励志的句子 · 作文 · 考古观后感
考古观后感

对于“考古观后感”这个话题,笔者认为它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一番。怎样才能写出一个真情实感的观后感,给作品起一个有心思的标题呢?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观看作品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内心却会产生许多感悟。写下观后感可以很好地表达我们在第一时间受到作品震撼的情感。希望您能够在本网页中找到对您有帮助的信息!

考古观后感(篇1)

《两周考古》阅读心得

学号:***方向:2014文物博物馆名称:蔡治东

《两周考古》是《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之一,作者是赵丛苍,郭妍利。该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两周考古学的发展简史,分阶段对每一时期的主要考古收获及进展做了简述;第二部分重在展现一些重要考古发现及资料;第三部分对两周考古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阐述。书中有41幅**,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现场实景图。

对于这本书,我认为我的知识有限,但我还是想用有限的知识来谈谈我对这本书的阅读经验。

一般来说,为期两周的考古工作经历了四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前。这一阶段的两周考古工作处于初创阶段。主要是:

(1) 青铜器研究经历了从金石学考释到新中国成立前的阶段和划分的综合研究,并逐渐融入中国考古学范畴。(2)田野考古工作基本限于一些零散的调查和较小规模的发掘,且集中于一定范围内的遗址和墓葬。这一阶段商周金文集大成之作,当为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

此外,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和《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创立了标准器断代法,建立了西周铜器的科学体系。

2、20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这一阶段的两周考古主要特点:(1)建立了两周墓葬的分期编年;(2)两周城址的勘察与发掘取得了不少成果;(3)一些文字资料和手工业作坊遗址反映了当时的重要史实和经济发展水平;(4)不少学者运用考古资料与文献结合的方法**当时的等级制度与礼仪制度。

但现阶段仍处于数据积累阶段,研究内容仅限于对个别城市遗址和公墓的分析。这一阶段重要的著作,为1959年《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报告出版,该报告是两周考古研究中的重要创举,第一,运用了分型定式法,为东周墓葬分期断代建立了重要标尺;第二,通过比较各项考古遗存间的变化,得出春秋战国之际考古学文化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结论;第三,通过排比发现了以鼎为中心的礼器随时间推移在各类墓葬中变化消长的现象。

3、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这一

查看更多>>
考古观后感汇编

如何让作品名称的观后感写起来更加真实呢?观后感能够真实地保留住此刻最真实的心情和感受,经过小编的搜寻终于发现了一篇让人眼前一亮的“考古观后感”。如果您能从本文中收获一些东西,我将非常开心!

考古观后感(篇1)

只听题目就知道是关于古代文物的,不过这千古文化是全世界的,不光是中国的。读完这本《文物考古之旅》之后,你会感觉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呀!当你翻开这本书时,就会发现你翻开的是大自然的一页页,是人类征服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段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你可以在这里尽情的遨游,得到知识的营养和生活的力量。1981年4月中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宣布,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所发现的楼兰少女古尸,死亡时距今2000年左右。

你们会问,发现古尸有什么稀奇的,但是这跟其他的古尸不一样。众所周知虱子是一种“趋温性”的寄生虫,它在人体保持着一定的温度时才能寄生于人体。而楼兰少女古尸的金发内藏着干的虱子,而且在身上还遗有瘪的臭虫。听到这有何感想,至于我,一身不舒服,浑身起鸡皮疙瘩。下面再看另一个“神奇的水晶人头”。在英国伦敦博物馆内,陈列着一件稀世珍宝~~一颗透明的水晶人头。它由大块水晶制成,重5公斤,完全仿人制作。令人吃惊的是,每当夜暮降临,人头则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变成了一个面目狰狞,龇牙咧嘴的“恶魔”。

水晶人头是1929年英国人米希尔海德吉兹在英属洪都拉斯考察卢巴安吐姆古城废墟时,在断墙碎砖下发现的。这样的例子,我可以举出很多很多,这里就包括了人类征服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等许多现象。在自然漫长的生命中,人类文明不过是转瞬即逝的,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不断地改变。让我们为了这个认识而壮大吧!人类加油!

考古观后感(篇2)

任何一种学问的入门,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方向搞错,南辕北辙;路径、方法不对,事倍功半。考古学尤其如此。新近出版的严文明先生的《考古学初阶》,就是一本深入浅出的考古学入门指南。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严文明先生在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长期讲授“田野考古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等课程的讲义,其中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两部分更是1976年为周原考古工地学员现场授课的讲义,讲稿曾多次打印分发。此外还有为一些重要论著所写的序言,体现了先生对诸多考古学分支学科的独到见解。很多中国考古学者,无论是否是北大考古专业的学生,都受到过严先生这些思想的影响。我就曾经

查看更多>>
高考1977观后感

打开电脑,我们能观看全世界优秀的电影和电视剧,观后感是我们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优秀的作品名观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以下是我们为您整理的关于“高考1977观后感”的实用知识,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1977观后感(篇1)

因为这部电影是和同学们一起看的,所以让我格外有感触,我们一起感受了上世纪70年代青年人的亲身经历。影片中展示了潘志友、陈琼等知识青年为获取知识、参加高考做了一系列努力并且最后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的青年人的风采。

是高考恢复的一年,1977年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考试。在1977年之前,有许多像潘志友、陈琼一样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希望。

在那种艰苦条件下,他们没有任何的高考复习资料,但是他们的复习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一边工作一边复习。这一代的青年人是艰苦奋斗的一代,也是值得敬佩的一代。他们有着对知识的渴望,更有着为祖国付出的勇气和毅力。他们知道,一个人,不能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一个民族,更需要文化、需要知识、需要科学。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离开人才、知识、科学与文化的根本思想。他们是无畏的,他们的青春是值得的!

高考1977观后感(篇2)

电影《高考1977》是一部纪念高考恢复举行30周年的故事片,该片以当年知识青年比较集中的北大荒为故事背景,叙述了当时北大荒某农场一批上海、北京等知识,克服以种.种困难挫折,终于参加了恢复高考制度后的1977年第一届高考考试。

整部片子充满着激情。是的,30年的高考,不仅仅改变个体的命运,更是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所以拍摄这样一部题材的电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承载着众多因高考恢复而改变人生的群体的回忆、感慨、叹息。

1977年高考恢复和-的复出有着密切关系,在-中-几经沉浮,在他下台的日子里,他依然在关心和思考着国家复兴大计,构思着振兴中华之伟业,在他重新上台任国务院副总理之前,也许心中已经有了全盘的规划。然而,他首先就想到的是恢复教育、科研方面正常秩序,其中就包括恢复高考,为国家选拔、培养急需的各种人才,没有人才,一切振兴国家的计划也就没有办法实施,可以说1977年,一位老人的决策,改变了众多普通老百姓的人生,也改变了国家、民族的命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歌颂他,不得不

查看更多>>
古都观后感分享

以下是励志的句子为您准备的有关《古都观后感》的内容,怎样避免自己的观后感变成流水账呢?与此同时,看电影时我们都会有许多个人的观点。观后感是我们与世界的交互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改变,观后感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都观后感 篇1

《古都》是川端康成一九六八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描写了一对孪生姐妹悲欢离合的际遇。姐姐千重子出生后,由于家境贫寒,无力抚养,即遭遗弃,幸而为一家绸缎批发商所收养,成了一个养尊处优的小姐。而妹妹苗子,虽未见弃于父母,却在襁褓中便成了孤儿,孑立伶仃,长大后自食其力,到山里种植北山杉。姐姐千重子优美,文雅,善于感受,赋有少女细腻的心理:春花秋虫,使她联想到大自然的永恒,生命的无限;高耸的北山杉,使她感悟到为人正直之道……而苗子,则仿佛是挺拔俊秀的北山杉,当雷雨袭来时,在杉林里无可遮蔽的情况下,她便毫不顾惜自己,以身体庇护姐姐。为了不影响姐姐的幸福,她宁可远遁深山僻壤,表现出动人的姐妹之情和美好的情操。

作者以大枫树上的两株紫花地丁,来比喻孪生姐妹的命运:咫尺天涯,虽相见有期,却终难聚合。姐妹二人几度相逢,却因境遇不同,实难一起生活。苗子自感身世凄凉,千重子也有人生孤寂之感。由于姐妹俩无力抗拒的命运,加之少女们多愁善感的情怀,使小说不仅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息,还蒙有一层诗意的感伤。

小说的主题,虽说是写两姐妹的命运,但从全书的结构和作者的旨趣来看,作品刻意表现的,显然是京都的风物人情。京都在日本历史悠久,千余年来,常为建都之地。优美的自然景色和四时风物,足可代表日本山河的妩媚秀丽。各种节令和风俗,体现日本人民自古以来与大自然搏斗的魄力与传统。一处处的名胜古迹与佛舍浮屠,更反映了民族的智慧与情趣。所以,京都堪称是日本传统文化的荟萃之地,是日本人民“精神上的故乡”。不论川端康成写作《古都》的本意如何,就其艺术效果而论,确是表现了京都的自然美和传统美。作者让读者跟着千重子去寻访京都的名胜古迹,欣赏平安神宫的樱花,嵯峨的竹林,北山的园杉,青莲院的楠木,领略一年一度盛大的祇园会,时代祭,伐竹祭,鞍马山的大字篝火……小说好似京都的风俗画卷,使人能体味到日本民族的情趣,日本民族的美。所以,从这部作品,很能看出川端康成的创作特色,即:以现代人的感受,用叹惋的笔调,描写日本民族的传统美。

查看更多>>
考古观后感
考古观后感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考古观后感、精选考古观后感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