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电影或电视剧,对一个人的影响可能贯穿一生。它们不仅仅给我们带来心灵上的震撼,更让我们在灵魂深处进行思考。一篇准确反映影片特点的观后感需要真实的评价。通过撰写观后感,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那么,在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时,应该从哪个角度入手,更好地描述影片呢?编辑为您搜集整理的“政治观后感”将帮助您解答这个问题,请您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政治观后感【篇1】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近期我特地读了一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书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也有了新的思考。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思政教育的概念和内容,思政教育被定义为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系统学习和认识,同时也包括了人民民主专政、法制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外政治制度等。

第二章讲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分类。按照分类的方式不同,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分为审美教育、形式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国防教育等。各种教育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以及高尚的品德。

第三章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首先是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马列主义理论,以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次,应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有信仰和担当;最后,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科学原则、引导原则、规律性原则、有机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等。只有坚持这些原则,才能够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第四章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展开论述。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和案例法等等。不同的方法有着不同的效果,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灵活运用,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介绍了思政教育的评价方法。在思政教育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评价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列举几种模式。 例如,名师点评、班级评比、学生评议和学业考试等。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这才能让评价更加科学。

在阅读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价值观念、性格发展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灵活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受益终身。

政治观后感【篇2】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当下社会在不断发展,与之相应地,各方面的变化也愈发显著。而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政治秩序的维持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本书通过对政治秩序的定义、形成、维护及其在变化社会中的作用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读完本书之后,我对政治秩序的认知与理解进一步加深,也对如何维护政治秩序有了更具体的思考。

首先,政治秩序是一个包含多重要素的概念。政治秩序并不仅仅指单一的权力结构,而是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基于规则、法律、制度等因素建立的相互约束关系。本书通过对“秩序”与“政治秩序”等概念的界定,构建了一个整体、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使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政治秩序的含义与内在规律。

其次,政治秩序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发展与壮大。图书对不同阶段政治秩序建立的历程进行了梳理。从传统社会中的氏族国家到西方代议制国家的建立,每一次的政治秩序建立都伴随着各种因素的交织,包括政治领袖、思想文化、权力结构等等。作者通过对世界各国政治秩序建立的历史回顾,提出了宏观上政治秩序发展的趋势及其相信机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面的启示。

最后,本书也对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我们处于一个日新月异,变化不断的时代,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都在为政治秩序的维护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作者特别关注了非西方国家的政治秩序变革,这是因为非西方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政治秩序的深层次变革是他们必须经历的一项重要任务。作者通过对改革与现代化国家的模式进行比较,认为政治秩序变革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各方面的因素相互协调,不断进行试错。书中举了一些亚洲国家的例子,在他们尝试变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比较具有参考价值的。

综上所述,本书深入剖析了政治秩序的概念、形成及变革、维护及其作用与对策等诸多方面。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政治秩序是需要长期发展和完善的。而在当今世界上,政治秩序变革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社会问题。读完本书之后,我对政治秩序变革这一话题有了更具体的思考,对于如何在变化社会中维护和建立新的政治秩序更加有了头绪。

政治观后感【篇3】

今天读了一下于建嵘的《岳村政治》,对于中国农村的乡镇政治又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而且对于农民的生存状况及镇级干部(好的)的一些疾苦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其实,他们的生活也很悲惨。他们两头受挤压(上面是国家和县级****,还有村干部和农民)。另外,我也对乡镇领导层内部的一些阴暗面,如用尽各种手段迫使农民上缴各种税收与提留,多方禁止有为青年人入党以维护其既得利益,等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觉得,作为国家最基层的国家行政机关,就如他们自诩的“八品芝麻官”,他们要想有一番大的作为,确非一件易事。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着下层民众,事事处处都要跟农民打交道,既为了保证完成国家税收任务,同时也为了保住自己头上的“乌纱帽”以及各种既得利益。农民大多生活贫困,权利观念和法治观念薄弱,容易激化农民与农民之间的矛盾。

究其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农民太穷了。如果农民真的富裕了,谁会在乎这两块钱,哪怕是牺牲了乡镇干部?

然而,平心而论,这些**们都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职责了吗?如果尽心尽力还没干好,这证明你能力不够或者处事方式不对头,那你就应该引咎辞职,或者及时改变处事策略;如果你虽然有能力但却不往正道上走,不是一心为民谋福利,而只是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观念,大肆敛财,中饱私囊,全然不将农民的疾苦放在心上,那么就应该坚决拿掉你。该坐牢的坐牢,该正法的正法。

王子犯法还得与庶民同罪呢?

这延申到另一个主题,即**和**设置的指标和任务。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在作怪,而其直接后果和影响便是以广大农民的“牺牲”为代价。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上,像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大跃进,等等,农民的这种无谓的“牺牲”实在太多太多,我们不想也不愿在国家新的建设时期中再次看到。

国家的初衷是好的。就是要促进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的繁荣。但是,它采取了错误的方式和方法。尽管如此,中间似乎缺少缓冲机制,这使得该机制缺乏灵活性和灵活性。如果这种思维方式和错误做法不能及时改变和纠正,后果将极其严重。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会议在贯彻亲民政策的同时,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政治观后感【篇4】

读科尔曼之《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有感

摘要科尔曼的生态政治观集中体现在《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一书中。在这本书里,科尔曼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生态和政治的相互作用为主题,论证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即集权、资本主义“不增长就死亡”的狭隘价值观,以及现代社会的异化。

要预防和克服生态危机,建设绿色社会,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基层民主力量为宗旨,加强绿色政治和可持续能源政策运动。

关键词:生态政治;价值观;绿色社会

abstract

kerman’s ecology politics is thoroughly expressed in his book “ecology politics: constructs a green society”. in this book, mr.

kerman offers a brand-new point of view, concentrates on the subjec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logy and politics, and finally proves the root cause of ecological crisis, which is the capitalistic value of “growth or death”, and it also probes the dissimilation of modern society. to establish a green society without ecological crisis, people should hold an upright sense of values, get united and enhance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s well 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ecology politics, sense of values, green society

为了将生态政治展示为一种生活方式,科尔曼在《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一书中以生态和政治的相互作用为主题,跳出了传统的“简单事情”思路范式,从全新的视角考察根源,提出了一些脱俗见地,并将人类的环境灾难植根于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之中,使公民的政治生活与自然生态交织在一个紧密联系的网中。

一、该书的结构

《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一书由前言、正文、后记三部分组成。前言部分阐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阐述了写作背景,并总结了本书的主要内容。正文又分为三部分,总的来说,第

一、二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正本清源,包括传统看法和“另类”观点,第三部分主要介绍的生态与政治的相互作用。

第一部分,即本文开篇的第1-3章,着重分析了**人口、技术的本质、消费者个人的责任,并分析了环境损害的原因。指出人口增长、技术失控和过度消费是造成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然后介绍了三个基本因素:权力、价值观和社区。

第二部分,正文第4-6章,继续分析环境危机的成因,提供新的视角,审视当前环境危机的制度和历史成因,并提出三套备选方案。其一是树立参与性民主,用以抵抗集权的弊端;其二是建立护生的价值观,意在抵抗资本主义“不增长就死亡”的狭隘价值观;其三是创立合作和社群意识,在于矫治现代社会的异化,正确扭转土地和劳动的商品化。

第三部分,即正文7—11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指出要改变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必须开展一场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壮大基层民主力量为宗旨的绿色政治和可持续能源政策运动。即方案和运动的有机结合,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科尔曼笔下的生态政治。

最后,作者在后记中强调,时间稀缺是实现生态社会的重大障碍之一。人类应该具有强烈的紧迫感,以日夜不夕的精神来应对和解决环境危机。因此,生态社会的种子终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该书的方法和结论

(1) 从资本主义制度看生态危机的根源

人们通常从生活方式上寻找生态危机的根源,认为生态危机是人口膨胀、技术失控和不当消费行为的必然结果。科尔曼从资本主义制度的角度**了当前生态危机的历史和制度根源。他指出:

资本主义有赖于独立的社会规范来调节其产生的不良影响,可它自己却在瓦解并摧毁着这些规范;资本主义有赖于一个健全的地球与生态圈,可它自己却破坏地球和生态圈,并把修复地球和生态圈的重任交给既无权、又无势的社群;资本主义有赖于企业的成功运作,可它自己却因唯利是图而制定并执行导致企业走向衰败的政策。作者对资本主义的批评可以用三点来形容。针头能看到血。虽然有些观点过于激进,但确实发人深省。应当指出,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也批判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环境问题上不负责任、不计后果的政策取向。

科尔曼认为,一味追随资本主义是没有出路的,在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条件下,仿效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除了使环境遭到同样的破坏外,不会有别的什么结果。科尔曼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某些发展中国家的批评超凡脱俗,耐人寻味。的确,唯利是图的本性、唯恐落后的心态使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盲目扩大生产,一味降低成本,无度拓展市场,过分消耗资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正是由此而产生。

(2) 开展社会政治转型运动树立生态价值观

人们通常是从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罗列环境问题及其政策方案”来寻求化解以至最后消除生态危机的对策。认为既然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出了问题,就应对症下药地解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科尔曼从宏观和整体上思考了这一问题,并寻求了总体方案。

他认为,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角度解决环境问题是必要的,但远远不够。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须“进行一场旨在改造社会和政治的运动”。通过社会政治转型运动,确立了生态保护、社会公正、基层民主、非暴力、分权、社群主义、女权主义、尊重多样性、个人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等生态价值观。

开展社会政治转型运动,弘扬以认同、归属、关怀、互助、协调为核心的合作精神和社区精神,开展社会政治转型运动,以公众参与和公民自治的形式扩大基层民主。在上述社会政治运动目标中,科尔曼更注重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科尔曼认为,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有效行动的支柱”,是弘扬合作和社群精神、扩大基层民主的保证,是“向生态社会演进的基础”。

应当说,科尔曼的上述设想是大胆的。人们虽然有理由对这一设想的可行性持怀疑的态度,但是即便如此,谁也不否认这一设想相对那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补漏式方案更具建设性。

(三)加强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人们通常把解决环境问题的最终办法放在自己的努力上。他们认为,只要产生环境问题的国家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环境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但科尔曼指出,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不仅取决于个国的努力,也取决于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他认为,人们很难想像只靠单个国家的努力就能解决诸如气候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生物种群减少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科尔曼主张“放弃那些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单独行动计划”,把着眼点、着力点放在“国际间的合作”上。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科尔曼建议建立一个机构健全、宗旨明确、活动规范、资金充足、权威性强、号召力强的世界环境组织,依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科尔曼的建议能否被采纳,人们不得而知。

但有理由相信,这一建议最终会因其合理性而被国际社会接受。

(四)区分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

人们通常将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看成同一个东西,认为前者是后者,后者是前者的另类表述,科尔曼却认为生态政治、政治生态虽都有“生态”、“政治”的字样,虽都是生态学、政治学的分支,但是两者在思考、**的问题上,在寻求的目标上,在倡导的原则上,在关注的重点上,以及在落脚点上都有所不同。生态政治思考、探索的问题是政治系统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采取的政策、应开展的活动,应担负的职责;而政治生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则是体制、机制、环境对政治系统的影响。生态政治是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寻求政治制度对生态和环境的保护,而政治生态则是寻求政治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良好的人与自然环境。

生态政治倡导的原则是无污染、少破坏、非暴力,而政治生态倡导的原则是民主、法治、公平、效率。生态政治关注的是如何唤醒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如何确定生态环境的保护机制,而政治生态关注的是公众对体制、法律、政策的认同率和对**的支持率,关注**对公众的影响率、号召力,关注政治系统所置身于的周边和全球政治和安全环境。生态政治将生态问题与政治问题结合起来研究,其落脚点是政治;而政治生态将政治问题与生态问题结合起来研究,其落脚点是生态。

科尔曼对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的区分为人们研究生态政治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五)生态政治是生态化的生活方式

人们通常将生态政治视为一种政治方式。认为既然生态与政治联姻,既然环境问题的深处隐含着复杂的政治原因,那么,生态政治说到底就是以生态方式表现出来的政治。科尔曼却提出虽然“我们作为公民的政治生活与我们所仰赖的自然状态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但是,就其实质而言,生态政治不是政治方式,而是“一种通过重温公民权利和社群合作,通过把地球理解为我们的家园而实现的生态化生活方式”。

科尔曼强调他写本书的目的是“将生态政治展示为一种生活方式”。他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自己、我们的社区和我们这个物种寻找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生态政治是生态化的生活方式是科尔曼的结论。

这个结论是否可靠,有待人们作进一步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它着实能引发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

三、直面科尔曼的生态政治观

(一)驳斥传统视角中环境危机的一般性根源

传统视角往往把环境危机归因于人口、技术和消费者的选择等,但科尔曼认为,这些原因都只是酿成环境危机的一般性而不是根本性原因。

1. 环境破坏由发达国家造成

人口的增长虽然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但人**炸现象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而多数的环境破坏尤其是那些具有全球后果的环境破坏,却是由人口已相对稳定的工业国一手造成的。而且,第三世界国家自己造成的多数环境破坏也往往导源于第一世界,因为第一世界的经济发展项目输出了危害环境的政策,造成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即被剥夺了足以维系自身生存的经济手段之后而呈现出的困厄。因此,根本原因不在人口。

2. 技术进步解决不了由技术造成的环境危机问题

资本主义追求经济增长和利润最大化的狭隘价值观一直决定着技术创新的步伐、技术的选用,以及技术向全球经济拓展的方式,资本主义的天性是增长、扩张市场和开发更高更利于经济利益的技术,因此,根本原因也不是技术。

3. 消费者责任被无限制夸大

美国很普遍的“消费者人人有责”的想法是一个谬论,在此谬论之下,商品制造商和企业以包装设计和包装材料为借口,使消费者的消费其实位于其次和被动的地位。

政治观后感【篇5】

《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西方世界第一部系统探讨政治原理及其实践问题的著作,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

这本书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教育。教育作为连接公私领域的纽带,被视为培养公民、实现和保障善治的基本途径。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通过对教育与政制制度、公民职业和伦理道德的关系的讨论,将教育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认识也成为西方教育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可见,在古希腊,政治、教育和伦理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了整个城邦乃至共同生活方式的基础,共同致力于追求理想社会和人的发展。

《政治学》共有八卷。第一卷和第二卷从家庭、国家的形成和前人关于理想城邦的论述入手,形成一个思想“爬高”的缓坡。第三章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公民作为政治基础的自然属性,从而确立了政治哲学的基础,达到了政治哲学的第一个思想高峰。

随后,论述具体政体的第四至第六卷成为第一个思想顶点之后的“高原区”。在第七卷开始,我进入了第二个思想高峰,讨论了个人的生活方式和道德伦理问题,即个人幸福,并将其与理想的城邦,即城邦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七卷后半部分至第八卷则是第二个思想顶点之后的又一个“高原区”,探讨实现个人和城邦共同目的的途径,也即公民灵魂教育和政治德性的培养问题。

在探讨体育和音乐教育之后,该书的论述戛然而止,但其论述的内在逻辑则引向伦理学主题,进而引导到《尼各马科伦理学》一书,而《尼各马科伦理学》在结尾也将对德性的讨论引向政体和立法,从而与《政治学》形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结构。这也是一种整体视野的体现。“这意味着,没有关于灵魂与德性问题的研究的‘政治学问’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学问,同样的道理,对于公民灵魂德性之塑造无动于衷的政治体制可能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政治体制。

政治技艺的本职就是教养灵魂。”

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昔日辉煌的希腊城邦由于相互的征伐、内部的党争以及执政者的本身的腐败堕落走到了了历史的尽头,再加上北方的马其顿的军事入侵希腊城邦时代上了一个句号,作为形体的和表现物的城虽然没有了,但是其作为人类史上的光辉时代的精神确是后人的思想源泉和制度蓝本,而作为这种精神的载体和人类理性的成果的代表之一,就是亚氏在希腊末期所著的《政治学》,其对后世的影响无需多述,因为今天的大都政治主流价值就是源自它。

作为一个生活在城邦时代的著名学者,更是作为一个在城邦中生活的公民,受其实际生活和生存的环境的影响,书主要是在一个城邦的范围内表达作者的思想和以此作为作者考虑各种问题的基础,还有受其当时的观念的影响所有的问题的讨论都是在一个公民的角度来讨论,换句话说就是作者的问题处理是排除了努力和外邦人的意见,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作者首先通过分析法和追溯法描述的是城邦的本质、城邦目的和形成。亚里士多德的在论证城邦的本质的时候使用分析的方法,分析城邦的构成因素并在“公民”这个要素上广泛的论述,在公民构成的城邦里,作者对“公民“的定义是:“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物和治权机构的人们”和今天以年龄分界不同,而这部分的人民参加和决定是城邦的最高权利和最重要的事情,这种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的人组成的就是城邦,所以城邦的本质就是一个民主的制度下的公民组成的共同体。

关于城邦的目的和形成作者是在把人类社会要达到三种“善业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这中间良好的道德即灵魂的善事本质性的,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与动物的关键,而这三种的“善”的实现只有城邦能做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或者说是“人是政治的动物”而这个人类共同体的城邦就是为了达到“至善”的目的“ 城邦是最崇高,最有权威,并包含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以,城邦追求的是至善。”其形成的过程首先,世间有着必须存在的结合体,他们一旦分离便不可能存在。即男人与女人,是为着繁衍、类的延续而必须结合在一起。

自然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为了保存也建立了联盟。这样两种结合体在一起,首先必然形成家庭。家庭是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自然形成的社会。

然后,通过繁殖,一个家庭形成了这个村庄最古老、最自然的形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早的城邦由国王治理。多个村落为了美好生活联合形成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乎自足时,城邦就形成了“如果早期的共同体形式是自然的,那么城邦也是自然的,因为这就是它们的目的。

”作者对政体的定义是:“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此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同时订立城邦即全体个分子所祈求的目的。”划分也是按照不同的标准,一种政体是只顾及统治者目的还是全城公民的目的:

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另一个是根据拥有最高权力的统治者的人数:一个统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

还有以上两个标准综合起来划分:君主制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这三个。把城邦的公共利益作为执政的目标的正宗政体,另外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这三个把执政者的利益作为执政的主要的变态政体。

尽管作者讨论和论述各种政体,但是他自己没有认为哪个一定是最好的,反而倒是觉得都是有问题的。最主要是怎么坚持“中庸”原则。

作者批判了柏拉图的《理想国》,认为不仅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同时对于柏拉图的”整体幸福”提出不同的认识,认为幸福应该是全体人或大多数的幸福而不应该排斥一些人。理想城邦的建设离不开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为国家培养受过教育的公民和政治家,而且在于发展个人的本性,使年轻一代能够发展,为将来更好的生活作好准备。

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他主张遵循灵魂的三个部分,从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对人进行教育。

关于体育,他认为体育的目的是使儿童健康、勇敢和意志坚强。在教育的三个方面,体育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公民参加政治活动、参战、过上好日子的基本条件。在道德教育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

当人的各种人才功能得到满足,并在理性的控制和领导下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人就是一个有德的人。换句话说,当一个人的感情和欲望被理性控制时,美德就产生了。他还认为,美德的特性就是“中庸之道”。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由适当的动机和适当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感觉,既是中间的,又是最好的,而这乃是美德所具有的”。关于智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智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理性灵魂”。他主张年轻一代要学习广泛的知识。

他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有用,而且是为了让人们善于利用闲暇时间。为此,他提出了“自由教育”的理论;他认为,如果单纯追求有用,就不能形成高尚自由的心灵。这个与西方的科学与技术发展历史颇像,就是一种不为功力,实用的原则的自然发展状态的追求。

“凡是属于最大多数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关注的事物”。人类从那时到现在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年轮也深深打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了,但是这样一个思想的现象在当代我们的生活中依然广泛存在的,人类的一个观念的转变的真实渐进是转变,但一定不是到最后完全的没有以前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想象一下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人类思想观念的一个习惯,就被一个智者不仅发现,注意到了,而且其可能产生影响都给准备的把握到了。

看到这些我们不得不从内心佩服、更是从心里尊重古人的智慧。

政治观后感【篇6】

这篇实际是我11.9课上的发言稿。

关于施米特,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政治是关于生存的。

政治的基础是敌友划分,敌对关系是国家间的常态,很多人将这种看似“冷酷”的观点理解为政治本质的邪恶或不讲人情,但施米特使我认识到,要从生存而非道德的角度评判“人性本恶”的观点,国家间敌对的原因不是参与政治必然导致人们道德沦丧,而是现实的生存需要必然导致普遍的敌对状态。在我看来,施米特眼中的政治更多是霍布斯视角下必然的生存需要而非卢梭视角下被建构的契约。也就是说,政治高于人,而非人高于政治。

这种观念使他的思想更实际、更现实。在他看来,自由主义的道德观念和浪漫主义的价值判断是对政治本质毫无用处的掩盖,他撕开这些外表的掩饰,探究不同的政治制度或宪政条例究竟会通向何方,探究在现实中政治的出路在哪里。举例来说,他分析魏玛民国时,关心的不是魏玛宪法的设计是否完美符合议会制的理想,而是议会制本身是否还有正当性、这部宪法在现实实践中究竟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在施米特的思想中,民主或专制只是政治的不同形式,关键在于政治的现实与本质。就像议会制沦为政党政治那样,如果这种政治的形式脱离了本质,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正当性。

在这种对纯粹政治现实的探究中,施米特始终保持的一点是,在政治领域排除道德判断。将道德与政治结合的第一个危害是,不能正确认识政治现实。中国的政治思想传统使很多中国人习惯于将政治评价与道德判断视为一体,在这种思想下,国家领导人时而是奉献社会的“父母官”,时而是不近人情只讲利益的纯粹“理性人”,时而是将国家作为牟利工具的坏人。在“道德政治”的评判体系中,国家实行政策的原因要么是统治阶级的“道德异化”,要么是统治阶级维护精英团体利益的考虑,要么是某种不为人知的“黑幕”。

这种道德评价体系所欠缺的是,它从未在将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上,从生存的角度考虑国家存在的正当性。在施米特的思想中,国际政治是绝对的无政府状态,每个国家都时刻处于和所有国家的战争中,国家间的敌对与竞争不只意味着精英集团的利益角逐,更意味着每个国家、每个人最根本的生存。将政治原因化约为简单的“好”“坏”判断看似能解释一切,实则无法真正认识政治现实。而坚持这种观点的人,甚至会消除自己作为个体的政治性:如果一切政治行为的背后都是统治者个人的主观性因素,国家不合理行为的源头是官员个人的道德败坏,那么政治现实就是无法改变的,我们也就根本无法对政治做出任何改良,每个普通人都会沦落为完全的被压迫者。在网络上或现实中,我也确实见到过很多人抱有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客观存在的法律或政治制度只是掌权者的工具,认为所谓的“社会黑暗”源于掌权者的道德败坏,进而感到绝望甚至愤世嫉俗。在我看来,这种对政治主观性的价值判断是错误且十分危险的。

将道德与政治结合的第二个危害是,加剧了政治的残酷性。我个人的理解是,当人与人之间的生存竞争不掺杂道德因素时,每个人都作为完整的、独立的、不同的个体存在,无论外在的竞争多么残酷,都不会危及个体本身的存在与性质;而当道德因素进入政治领域时,因为道德具有主观性,人与人之间的生存竞争就会延伸到每个个体的本质,从而威胁到个体的存在本身。这时,因为“道德”本身作为一种客体参与到了竞争的敌对状态中,道德就可以作为一种否定敌人的武器,又因为道德不是外在的因素而是组成个体独特性的内在的主观性因素,这种否定也就变成了对敌人作为个体存在的根本性的否定。

不仅如此,出于自我生存与敌对竞争的需要,这种思想会将自己的道德观念视作“唯一真正的道德观”,从而将道德作为寻求盟友、排除异己的工具。在这种情形下,人与人(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从外在的竞争变成了内在的竞争,作文而人与人(或国与国)之间的敌对关系,就像施米特所说,也从相对敌人变成了绝对敌人。

总的来说,对于政治,应该从现实的、本质的角度考察其作用,不能以某种“崇高的”价值观为指导而抛弃现实实践的考量。是每个人出于维护自身权利的需要建构了国家,还是国家是每个人生存必然的需要而具有正当性?对于施米特来说,答案显然是后者。

政治观后感【篇7】

《国家间政治读后感》

自古以来,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一直是世界上各国关注的焦点。国家间纷繁复杂的政治互动和博弈不仅决定了各国的命运,也影响着全球的和平与稳定。在现代社会中,国家间政治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视。本文将深入探讨国家间政治的本质、动态以及其中的利益纠葛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

首先,国家间政治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权力的较量和利益的竞争。各个国家在追求国家利益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这种冲突不仅仅是国际关系中所谓的“零和博弈”,也可以是“非零和博弈”。国家间的合作和竞争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政治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被广泛运用于国际关系中。

其次,国家间政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家利益的不断变化,国家间政治关系也会不断演化和调整。国际政治的演变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经济、文化、军事等。国家间政治的动态性使得国际关系常常充满了各种未知和不确定性。

此外,国家间政治也包含着一系列的利益纠葛。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核心利益和战略安全需求。当这些利益和需求发生冲突时,国家间的政治争端就会产生。这种利益纠葛常常导致紧张局势的升级和冲突的发生。因此,解决国家间的政治纠纷和冲突,需要各方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对话和协商,寻找各方共同的利益点,并通过合作来实现共赢。

在现代社会中,国家间政治的重要性愈发显著。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国际交往与合作变得更为频繁。各种全球性的问题和挑战也需要各国共同作出努力。例如,气候变化、反恐、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都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因此,国家间政治合作的意义愈发显著。

总结而言,国家间政治是一个复杂而充满变数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各个国家的利益、冲突与合作不断交织。了解和掌握国家间政治的本质和动态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开放的对话、协商和合作,各国才能为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只有通过互利共赢的方式,国际社会才能营造出更加公正、和谐与繁荣的世界。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和平与合作的方式推动国家间政治关系的良性发展。

政治观后感【篇8】

同时,马基雅维利非常重视机会,强调人们应该抓住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屈从于命运。“机会使选择的形式有了内容。没有机会,他们的意志力就没有用武之地;而没有意志力,机会只有徒然溜走”,“所以,机会成就了这些人的伟业,而卓越的才干使他们得以洞察机会,并利用这些机会, 使祖国日益昌隆”。

就像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观点,强调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结合,富有哲学意义。

作者在整本书中对政治有着深刻的理解,但我认为在许多细节上有两面性。例如他在书的前几章就提出的观点——“我们要损害一个人,这种损害要彻底不留后患”。这在政治层面上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延伸到其他方面,在道德层面上就太过冷淡和不可接受了。

但他也在其他地方提到了区分政治和道德德两个不同标准——不是道德不存在,而是应该有独立的判断政治的依据。比如,君主作为一个人,人们当然可以对他进行道德的评价,但作为君主,他以及他的臣民对他的行为进行判断的最重要的根据,是他是否能够成功地获得和扩大自己的权力,为他的国家带来和平和安宁。如果道德能使他这样做,那么他做圣人就没有坏处,但是如果道德阻碍了他的成功,那么他做一个卑鄙的人就没有坏处。

在书的第十七章,作者提到“一般来说人都是忘恩负义的”,这种观点过于绝对化了。此外,笔者所研究的国家也有局限性。讨论的主要国家是地中海沿岸国家,如法国和意大利。有些观点并不普遍。

《君主论》的某些观点与现在社会所重视的道德相矛盾,但是决不能否认这本书在政治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对于人生的启示,就像是猛的揭开了政治浮华的面纱,让我们看到了辉煌背后辛苦的付出或是肮脏的交易,马基雅维里丰富的思想是在历史的冲刷下熠熠闪光的,经久不衰。

政治观后感【篇9】

读了潘书记《打造黄骅阳光政治》的文章,深有感触。

打造阳光政治,是推**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具体实践;是增强黄骅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的思路;是实现黄骅现阶段发展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黄骅所面临的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

黄骅提出打造阳光政治。什么是阳光政治。我认为,阳光政治就是努力提高公共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俗话说,就是要让老百姓知道重要的情况。重大问题讨论后,邀请老百姓参与重大决策。老百姓要监督**的一举一动。各级**的重要活动和面临的突出困难,只有得到群众的理解,才能得到群众的充分支持和配合。**工作的重要情况,人民群众能够通过正常的渠道获得全面准确的了解,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提出自己的主张。

关键在于阳光政治没有完全确立,**和群众掌握的信息非常不对称。群众能得到的,不是真假难辩的轶事,就是出口转内销。这种状况不迅速改变,人民群众的意志和主张就没有适当的表达渠道和表达方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就要遭遇严重障碍,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人民代表大会反映人民呼声的职能也很难得到完全落实。

在党的领导下,丰富民主形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如何打造阳光政治。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条: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价值观。要做到心系人民,权力为人民所用,利益为人民所谋,权力为人民谋福利。把为人民创造了多少福利、为社会发展做了多大努力、为国家做了多大贡献,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终标准。

二是要用科学的制度去规范。制度是阳光政治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不断完善和完善阳光政治制度,使这些制度深入人心,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完善。

三是抓好落实。落实是关键。如果一个好的政策、好的制度不落实,那只是一张纸,一句空话。

要有抓落实的人、抓落实的举措、不落实的监督和惩罚。四是要充分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作用。要不断提高人民民主政治素质,提供参与机会,发挥监督作用。

这样,就能做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政治观后感【篇10】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卷三卷四读后感学术 2007-11-10 22:13:54 阅读3164 评论3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政体、城邦、公民的概念:

1、三者的概念看其三者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是以国家理论为基础的。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国家的主要形式是城邦。政体则是“关于城邦居民的某种制度或安排。

”“而城邦的含义就是由一定数量的公民形成的,简言之,是以维持自足生活的公民的组合体”

2、关于公民的讨论:

我们还要清楚公民的概念:从词源学上看,“公民”一词源于希腊文“波里德”(civis),原指属于城邦的人。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

他对公民的定义是:“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于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对于“公民”首先强调的是要有参与城邦权力机构的权利。

那么,哪些人可以享有这一权利从而能够成为城邦公民呢?在他看来,侨民和奴隶显然不得称为公民,儿童与老人也不能算做“全称公民”,因为这些人“只有诉讼法权或不完全的诉讼法权”。他进一步指出,“这个定义,对于一切称为公民的人们,最广涵而切当地说明了他们的政治地位,……那些人们如果一旦参加城邦政体,享有了政治权利,他们就的确是公民了”。

这里,“享有政治权利”第一次成为公民资格的必要条件。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对公民身份的严格限制,因为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即使剥夺了政治权利,也不一定同时丧失公民身份。然而在古希腊,就连职业的优劣差异也可以使得一个人不能成为公民。

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最优良的城邦型式应当是不把工匠作为公民的”,因为工匠不大可能具备“既能被统治也能统治”这一良好的公民品德。同样,“忙于田畴”的农民和“从事贱业”的商贩也不能作为理想城邦的公民,因为“他们没有闲暇来培育善德以从事政治活动”。这样看来,在一个亚氏理想城邦中,要成为公民须要具备有权参加城邦职司、既能被统治也能统治的善德、有闲暇以培育此善德等条件。

一般来说,从事政治活动和享有政治权利无疑在亚里士多德对公民权的定义中占有很大的份额。

好人的美德与好公民的相同或不同吗?

例如,水手有不同的功能,但他们都有一个目标,即航行安全。同样,公民尽管不尽一致,但整个共同体的安全则是所有公民合理谋求的目标。他们的社区是他们的政权,所以公民的美德于他们的政权有关。

所以,政体如果有多种形式,作为一个好公民,不必人人具备一个善人所应有的品德,公民的德行不必统归于一种至善的品德,但是善人统归于一种至善的品德,当然善人与公民的德行也有重合的地方。也就是说,在一些城邦,好人和好公民的美德是一样的。在同一个城邦,只有政治家和有能力领导公共事务的人才是好公民和好人。亚里士多德认为,很显然,在他看来,公民必定是属于某一个城邦的,这一点可以类同于现代定义中的“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国籍”。

亚氏反复强调的“既能被统治又能统治”的公民品德,也可以相应地被诠释为“既能忠实地履行义务又能充分地行使权利”。因此,亚里士多德对公民的定已似乎已经于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定义相吻合,或为现代公民的定已提供了原始的范式。这样,我们不妨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公民称做“原初公民”或“前现代公民”,对应于民族国家产生之后的“现代公民”。

二、政体的划分:

1、根据城邦所追求的目的对政体的划分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政治权力的载体。城邦的建立有其特定的终极目的,即追求公公利益,充分发展人性,弘扬美德,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愿望。统治者对国家终极目的的不同态度,形成不同的统治宗旨,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划分政体类型的第一个标淮:“以绝对公正的原则来判断,凡照顾到公利的各种政体就是正当或正宗或叫正确的的政体;而那些只照顾到统治者们的利益的政体就都是错误的政体或正宗政体的**(偏离)。

这一标准实际上是一种道德性标准,是从根本性质上对政体进行的分类.

2、根据政权形态对政体的划分

将政体进行了最基本的划分后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提出了第一个政体划分称准.即根据“政权形态”,在正当政体和**政体中又分别划分出三种不同政体:在正确政体中,也就是为共同利益着想的政体中,最高治权由一人掌握的是君主政体,由少数人掌握的是贵族政体,由多数人掌握的是共和政体;在**政体中,依照同样的人数标准,可划分为僣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

其中,**制度是君主制,寡头制度是贵族制,平民制度是共和制。但亚里士多德同时指出,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并非绝对的划分标准,“人数标准”还有两点补充原则:首先,人数与其它因素相结合原则。

人数并非划分贵族制与共和制/寡头制与平民制的准确依据,而要与其它因素相结合,共同构成一个严密的划分标准:在正当政体中人数因素要与才德因素相结合,少数人联系于才德之士,而多数人则与贫穷结合因此,‘平民政体’一词的确解应该是自由而贫穷—同时又为多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相似地,‘寡头政体’一词的确解应该是富有而出身(门望)教高—同时又为少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 其次,人数为辅的原则: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明确提出第二个标准,只是因为人数是一种方便的概括的直接的标志,但实际上,“人数这个因素应该为次要的属性……寡头和平民政体的主要分别不在人数的为多为少,两者在原则上的分别应该为贫富的分别。

与此相对应,“贵族政体的主要特征是以才德为受任公职(名位)的依据:才德为贵族政体的特征,正如财富为寡头政体的特征,自由人身份为平民政体的特征。” 第二个标准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性标准(阶级性标准)

3、根据法制性对政体更具体的划分

在具体分析各种制度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作了较为具体的划分。在这些特殊的小标准中,有亚里士多德制度的第三个划分标准——法律标准。所谓“法制性标准”,是指以人的意志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作为划分政体的标准,将政体划分为法制政体与人治政体这是在对政权的动态运作状况进行现实考察后提炼出来的。在城邦中,根据不同的劳动分工,划分出不同社会群体,如农民、工匠、商人、武士、行政、司法、议事机构等等,各群体在政权运作过程中影响力大小和行为为一式的不同又造成同类政体之间的差异,各自分化出若干变异品种,法制性原则就是划分这些变异政体的标准之一。

在平民政体中,按“人的意志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程度’又可以划分出五种政体,其中第

三、第四种政体属于“其治理完全以法律为依归的”法治政体。而最末一种极端的平民政体“其政事的最后裁断不是决定于法律而是决定于群众”,属于人治政体

同样,寡头政体中也包括人治政体(“权门政治”)和法治政体。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以君主政体的具体形式提到了人治和法治问题。

法制性标准在价值性标准和政治性标准的基础上,解决了统治依据的问题。

三、六种政体的评价

1、六种政体的特征

(1)君主政体:亚里士多德指出,主要特征有3个:王室的始祖由优异的才德和卓绝的功勋起家,建制的目的在于同平民群众相抗衡;一人掌握最高权力,全权统治着所有人民,管理一切政事,具有**的性质;王位的继承采取世袭制。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政体适合于古代。王权经历代削弱,在现代已不多见了。

(2)僭主政体的特征也有3个:僭主的权力的僭窃得来;对人民实行暴力统治,施政专以私利为尚,压迫贫民,消灭异己,没有任何人或机构可以限制他的权力;王位也采取世袭制。这是所有世间自由人全都不能忍受的制度,因此僭主制是短促的。

(3)贵族政体的特征在于:其统治者是少数贤良,以才德为受任官职的依据;从法制意义上说,已具备较好的法律,而且由于贤良为政,不会乱法。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在大多数城邦是难以建立的。

(4)寡头政体的主要特征在于:以财富为权力的实际基础,最高治权往往由少数豪门贵族掌握;他们因财富的优裕则要求一切方面都优先,追求着不平等;在他们执掌政权时,权力可以超越法律,既取盛名,又贪厚利,恃强凌弱,掠夺贫民;少数执政者往往是终身制,甚至是世袭继承。寡头政体难于保全,或由平民推翻或由于自相倾轧的内讧而发生变革。

(5) 公民**的主要特征是自由。自由体现在政治生活中,即每个人都成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表现在司法行政方面,有从全体人民当中选举陪审员、职官的任用制度,废除了职务终身制。

在议事方面,有抽签参加议事会的制度。平民政体的又一特征是实行公职的津贴制度,使贫穷的公民可以担任公职,鼓励参政。平民政体较接近于共和政体。

(6) 共和主义是指一种贫富混合的政体。在这种政体中,由中产阶级掌握了职权。这是因为中产阶级既不像穷人那样渴望别人的财产,也不像富人那样觊觎。

它能遵循理性生活,很少有野心。也就是第四卷中提到的最优的政体,所以亚里士多德把中产阶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化身,并认为“唯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共和党**考虑到了富人和穷人的利益,而且不倾向于人和目的。

因此这种政体消除了党派之争,避免了内讧,由内在均势而保持其稳定, 更为主要者,他认为共和政体崇尚法制,主张以法治国。在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当然是好的。

因为不论把治权寄托于任何人(或一组人),而个人则难免感情用

事,办事不公。他说,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他说:

“法律恰正是没有感情的。只有按照法律办事,才能做到正义即公平。亚里士多德认为共和**是一个理想的**,期望在每各城邦都能建立起来。

亚里士多德尊重共和政体。在方**看来,既有合理的辩证法因素,也有强烈的折衷主义因素。

政治观后感【篇11】

时事政治教育是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进行的。在课程标准中称“时事政策教育”,平时亦称“形势政策教育”、“形势政治教育”,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主要内容是学***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进行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教育,使学生了解、关心国际国内的大事,增强主人公责任感,排除各种干扰,坚定地同党**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努力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

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正确分析和认识国内外重大时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一、**时事政治教育的模式

目前,我省大部分中学的时事政治教育有序开展。一些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精神,认真贯彻执行。许多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政治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时事政治教育模式。笔者进行了初步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课前3-5分钟时政播报模式。这一模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教师为主导,上课前,授课教师把有关新的时政教育内容进行整合,有重点地在课堂上播报;一种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认真准备,把相关主题的时政内容提炼出来,进行时政专题分析。这些模式有一个活动主题,如新闻广播、政治分析、政治论坛等。

由于其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每周一节时政教育专题讲座模式。第一次模拟考式符合教育部的要求和课程标准的精神。但由于时间占用大,教师工作量增加,教学效果周期长,难以实施。

3、学校集中进行时政教育模式。学校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或本校在此方面有一定造诣的老师进行每月一期的时政教育专题讲座。这种报告式的政治教育在高校更具实践性,但在中学,由于组织难度大,涉及的细节很多,很少被采用。

4、设立时政学***模式。在学校窗口开设政治专栏,或在学校校园网开设专门的政治教育内容,由思想道德、思想政治准备小组编辑,每月一次,重点介绍本月时政新闻并发表必要的评论。

5、编写时政教育手抄报模式。在新课程实施中,很多老师除了课前3-5分钟讲授时政之外,还采用手抄报的方式进行时政教育,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获取信息,并进行整理,每月办一期手抄报的形式更能体现时政教育的普及性、实效性。

6、校园综合型学***模式。事政教育要与每年的全国重大节日、节假日相衔接。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具有教育意义的名胜古迹,也可以组织集体**与之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

7、编写时事政治教育小册子模式。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应该了解、关注时事政治的内容,校内进行必要的时事政治教育资源开发,每月编写时事政治学***子,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补充、丰富时事政治知识。

在学校时事政治教育的实践和探索中,新的教育模式将不断涌现,时事政治教育将成为新课程实施的新亮点。

二、落实时事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时事政治教育内容在中招考试中不管是实验区还是非实验区都要占到一定的比例。在过去这几年的中招考试中,一般来讲,只要在中招考试之前进行必要的突击性训练,就能够应对考试。为了提高当前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更新理念,突破常规。

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和心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时政教育模式。主动关注世界每一个时刻的重大时事,收集整理相关时事内容,形成全面系统的时时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激励和熏陶学生。

2、时事政治应该回归应有的位置。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就要创造性整合课程资源,把时事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多种形式、不同模式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检测,从而提高学生关心社会、关注时政的责任意识。

3、时事政治教育模式要符合校情、学情,追求创新,强调实效。第一次模拟考试不能死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及时改进现行的政治教育模式。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方法,每一种模式都在否定中不断改进和优化。

时事政治教育要避免形式化,强调实效性,着眼长远。

四。时事政策教育要求教师不断学习,自觉充电。

作为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老师就要及时地通过各种电视**、报纸杂志或其他方式,把握时政动态,关注重大主题,整合时政资源,形成一定的信息搜集和编辑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时政教育。

5、时事政治教育在中招备考中的策略。

毕业班中招备考的时间紧、任务重,单纯地依靠学生在课后去补充时政知识已经显得不太可能。作为毕业班老师必须进行时事政治教育的全方位梳理,按照中招考试的新要求,把时政内容按照能力要求的层次进行划分,把时政主题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整合,编辑成册,作为课堂讲义,既要在课堂上统一点拨,又要指导学生按照册子课后巩固。当然,这项工作很难开展。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作用,或开展跨校合作,提高恢复和效果。

一句话,实践是无止境的。作为一名基层事政工作者,要有远见,大胆实践,不断探索,敢于突破陈规定型,打破思维定势。要充分发挥时事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功能,把时事政治教育和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只有这样,时事政治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成为建构学生成长所需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才能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政治观后感【篇12】

毫不隐瞒地说,我在这本书面前无话可说。它快刀斩乱麻地夺走了我阅读考古学著作的第一次,它关于中国文明起源模式的猜想也让我目瞪口呆。作为一个美术专业生,依然不敢谈评论,只谈谈感想和疑问。这本书的线索十分明确,即论证中国文明的最初集聚,是通过政治手段而不是技术突破来实现的。在论证过程中主要分析了统治者获得权威的条件:集道德权威和强制手段为一体的身份(宗族地位及宗族权威的合法性――神话)、独占获取知识的手段――青铜器(文字和动物伙伴的高度集合)。其中引用了大量考古实例和前人的研究材料,也批判了一些狭隘的观点和中国考古研究对第一手材料缺乏关注。无论是在学术态度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是令人敬佩的作品。看完这本书之后,我非常有冲动想继续看它的“续集”,因为其观点似乎不能完全解释后来历史的发展。按照书中的理论,艺术是产生于政治需要的,至少在中国是如此。那么对艺术、文字之类沟通祖先的手段的独占是何时出现转折,以至于艺术的发展开始不仅仅服务于政治呢?丧失了独占的统治者又用什么样的方法继续拥有权威呢?另外,书中提到作为中国文明基础的分层社会是否是民主化最大的阻碍?中国文明是否只能存在于有层级组织的严整的社会结构中,而不可能真正重视个体的权利呢?还有,连续性文明的性质是否才是中国始终没有西方式宗教的原因?作者说连续性的文明是依靠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发展,始终没有超越和征服自然的欲望,那么是不是这种类型的文明在唐朝时候走到了它的顶峰,之后一直迂回而无法前进了?这些问题,其实是一直以来都存在于我心中的,很可能在所有的`阅读中,我都期望能够找到通向答案的道路。一直以来,也一直有学者致力于建造起中国自己的现代的文化体系,包括哲学的、历史的、建筑的、艺术的,并且通过和西方文明的比较来明确自己的身份,找到一条真正的延续之路。但是至今,这种身份和道路好像仍然是模糊的,或者依然在西方的阴影下。从与宇宙的关系来讲,我们的文明起源于连续性;而这种连续性却在近代遭到了很严重的断裂,也许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不是我们祖先曾经使用的,或者今天我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思考,我们只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小跑而已。我们需要重建的不仅仅是通往古代中国政治权威的途径,也是重新认识传统中国文明和现代中国社会生态的途径,在历史和现实中找到文化自我,需要我们亲自深入原初的资料、放弃对权威的迷信和不哗众取宠的努力。        

政治观后感【篇13】

此书可作为《东晋门阀政治》的前传。司马氏父祖三代通过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经营,逐步建立起足以问鼎天下的权力网络。司马懿凭借家族名望被同乡举荐,初涉曹魏政坛,曹操时代并不瞩目的他因加入曹丕集团得以跻身一流士族,通过与曹魏功臣家族的联姻和建立事功来巩固司马家族的政治权力,后发动高平陵之变,消灭曹魏皇族势力,奠定了魏晋嬗代的基础。

司马师掌权后,严格对内控制,铲除异己,消除了东关战败对司马家族的不利影响,形成了魏晋嬗代的基本格局。司马昭执政后,延续其兄的政治理念,借助灭蜀之战摆脱弑君所带来的道德舆论危机,拉拢曹魏功臣后裔,排挤忠于司马氏的寒族功臣,制定新朝礼仪、法制、官制,铺平了魏晋嬗代的道路。

司马炎作为受成之君,缺乏政治根基,只能依仗开国功臣和司马宗室来维持统治,又因太子资质愚钝,始终摆脱不了齐王司马攸对其皇位的威胁,后借助灭吴之战的胜利而重用外戚势力,继而对抗功臣和宗室,同时重新分封藩国,逼迫齐王就藩,这几项举措虽然加强了皇权和帝系实力,但使得政治局面趋向复杂,而后智力低下的太子即位,缺乏掌控政局的能力,外戚杨骏和贾后先后执掌朝政,最终引发八王之乱,埋下了西晋短促而亡的祸根。

  •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汇编十三篇

    在观影时,电影会为我们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观赏完一部电影后,我们常常会被留下深刻的感受和思考。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通过提供自己的感性体验来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他们感同身受。对于我所喜爱的作品《红色娘子军观后感》,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影经历和感受。这部电影以其引人入胜的剧...

  • 政治观后感通用12篇

    励志的句子的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些《政治观后感》资料。你对作品名观后感的基本格式有所了解吗?随着社会的发展,看电影成了人们消遣放松的一种方式,在获得感悟的同时让我们慢慢进步。写观后感可以表达我们对于作品的一些看法和心得体会,写观后感可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了解,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 玩的观后感(汇编十篇)

    “玩的观后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励志的句子也想发表一些见解。对于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观看电影时要关注其中的人生哲理,思考其中蕴含的深意。其次,选择那些触动我们思维的情节,回顾并总结它们对自己的影响。接着,将观影所激发的决心和理想转化为文字,写成一篇观后感。最后,这篇观...

  • 最新建党伟业观后感(汇编十三篇)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最新建党伟业观后感,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企法111班李振宇学号:***看完《建党伟业》之后,有一句对话印象特别深刻,“工人的工怎么写”“一横一竖一横”“没错...

  • 最新四渡赤水观后感(汇编十三篇)

    看完《四渡赤水》之后,大家感想颇多。首先,四渡赤水,充分展现了红军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共产党人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的创新精神。四渡赤水,最重要的是,红军选准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决定了革命的命运。这对今天、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其次,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

  • 行政介绍信(汇编十三篇)

    笔者耗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来归纳整理关于“行政介绍信”的所有重要资料,在我们的工作中,按时完成各类文档的制作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范文能够有效减轻我们的负荷。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了解行业知识和趋势。那么,在工作中如何找到实用的范文呢?...

  • 政治观后感(必备6篇)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经常会需要使用到一些范文,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也许"政治观后感"就是你要找的,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今天我们学习了《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给我了很大的触动。课文讲述了:“我”和朋友来到翠湖,看到一位老人正在给海鸥喂食。朋友告诉“我”:十多年来,每到...

  • 政治观后感精选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经常会需要使用到一些范文,不同的文章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观后感精选 ”,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东晋门阀政治读后感》 《东晋门阀政治》是一部分析东晋时期门阀的书籍。此书不仅对于研究东晋的门阀政治有极大的贡献,同时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