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句子大全

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会浏览到一些风格迥异,令人难忘的句子,每个人对短句的解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些值得借鉴的句子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股神巴菲特给股民的投资忠告,带给大家。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股神巴菲特给股民的投资忠告_

【忠告13:从利空消息中寻宝】

被誉为全球最出色的经理人彼得林奇表示: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选股者来说,在一片悲观气氛中,反而为寻找赚钱机会很大的股票提供了买人良机。

对于股市一个月或一年后会上涨还是下跌,我一无所知。但很可能发生的情形是,远在市场情绪或经济好转之前,市场就已走高了,也许幅度还会相当大。因此如果你等待知更鸟,春天就将过去了。

如果我拥有日本公司的股票,我肯定不会因为过去10天左右发生的事情而将其出售,像这样的突发性灾难事件确实创造了买入的机会。

【忠告14:从有强赢利能力的稳定行业中选股】

巴菲特认为,选股时一定不能因为价格的便宜而忽略了该公司产业的前景,否则很容易犯错。后来巴菲特花了很长的时间来对伯克希尔进行改造,将其变成了纯粹的投资公司。但这样的改造耗费了巴菲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他决定不再投资一家价格便宜但是产业没有前景的公司。他说:近年来,我的投资重点已经转移。我们不想以最便宜的价格买最糟糕的家具,我们要的是按合理的价格买最好的家具。

经验显示,能够创造盈余新高的企业,现在做生意的方式通常与其5年前甚至10年前没有多大的差异,当然管理当局绝对不能够太过自满,因为企业总有不断的机会可以改善本身的服务、产品线、制造能力等,且绝对必须要好好把握,不过一家公司若是为了改变而改变,反而可能增加犯错的机会,讲的更深入一点,在一块动荡不安的土地之上,是不太可能建造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而具有这样稳定特质的企业却是持续创造高获利的关键。

【产业吸引力】

产业吸引力,主要表现在产业平均赢利能力上。

当一个经历辉煌的经营阶层遇到一个逐渐没落的夕阳工业,往往是后者占了上风。

我喜欢的是那种根本不需要怎么管理就能挣很多钱的行业。它们才是我想投资的那种行业。

对于投资来说,关键不是确定某个产业对社会的影响力有多大,或者这个产业将会增长多少,而是要确定任何一家选定的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是确定这种优势的持续性。那些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企业能为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

【产业稳定性】

产业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化程度上。就像要在最安全、最稳定的地方盖房子一样,要在最安全、最稳定的行业选择股票。寻找长期稳定的产业进入一直是巴菲特投资选择的重点。巴菲特选择股票,选的都是已经存在了一个世纪以上的行业。

我们的重点在于试图寻找到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来来10年、15年或者20年后的企业经营情况是可以预测的企业。

巴菲特之所以会长期持有其所拥有的股票,那是因为他坚信他所投资的企业和产业在未来长期内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巴菲特的产业分析经验表明,主业长期稳定的企业往往赢利能力最强,而企业的主业之所以长期稳定,根本原因在于其所在的产业具有长期稳定性。

经验表明,经营赢利能力最好的企业,经常是那些现在的经营方式与5年前甚至10年前几乎完全相同的企业。当然管理层绝不能因此而过于自满。企业总是有机会进一步改善服务、产品线、生产技术等,这些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但是一家公司如果经常发生重大变化,就可能会因此导致重大失误。

研究我们过去对子公司和普通股的投资时,你会发现我们偏爱那些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公司和产业。我们这样选择的原因很简单:在收购公司和购买普通股时,我们寻找那些我们相信从现在开始的10年或20年的时间里实际上肯定拥有巨大竞争力的企业。至于那些迅速转变的产业,尽管可能会提供巨大的成功机会,但是它排除了我们寻找的确定性。

巴菲特发现这些超级明星股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大部分是非常稳定的老牌企业:

除了一家公司是高科技公司和其他少数几家是制药公司之外,总的来说这些冠军的业务都非常平凡普通。大多数公司出售的产品并不时尚也不新潮,几乎和10年前完全相同(不过现在销量更大,或者价格更高,或者销量更大而且价格更高),这25家超级明星公司的优异业绩历史记录证明:充分利用已经非常强大的经济特权,或者专注于单一领先业界的核心业务,往往是形成非常出众的赢利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而像可口可乐、卡夫、沃尔玛这样的公司,经营方式、主要产品和服务几十年不变。公司不需要更新产品,照样可以长期称霸市场,对于股东来说,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长期投资这样的企业,可以放心睡大觉,根本不用担心对手研发出新产品而丧失竞争优势。

而那些经常发生重大变化的产业,如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等,巴菲特则从不投资。即使在苹果创始人乔布新的领导下,iMac、ip。d、iph。ne、ipad、iTunes、AppSt。re,一个又一个创新,让苹果受到无数粉丝的追捧,收入剧增,利润剧增,股价暴涨。

对于一家随时都必须应对快速技术变迁的公司来说,你根本就无法判断其长期经济前景。例如在30年前,我们能预见到现在电视机制造产业或电脑产业的变化吗?当然不能。就算是大部分热衷于进入这些产业的投资人和企业经理人也不能。因此我们宁愿专注于那些容易预测的产业。

【延伸阅读:安东启波顿的选殷秘诀】

安东尼波顿,一个用28年的时间管理富达特殊状态基金,并将初始规模仅为1000英镑的基金增长146倍的欧洲顶级投资大师。在《泰晤士报》评选的全球十大投资传奇人物中,他的名字赫然在列,一同入选的还有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

◎了解一家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尤其要了解它的赢利方式和竞争能力。

◎识别影响一家企业业绩的关键变量,尤其是那些无法控制的货币、利息率和税率变化等因素,对于理解一只股票的成长动力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一家企业非常复杂,则很难看出它是否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宁愿投资于一家由普通的管理层经营的优秀企业,也不投资于由明星经理经营的不良企业。

◎尝试识别出当下被人忽视,却能在未来重新获得利益的股票。股市的眼光不够长远,因此有时像下象棋一样,只要你比别人看得稍远一点就能取得优势。

◎你拥有的消息来源越多,能够发现成功股票的机会也就越多。

◎忘记你购买股票时的价格。

◎做一个逆向投资者,当股价上涨时,避免过于看涨。当几乎所有人对前景都不乐观时,他们可能错了,前景会越来越好;当几乎没有人担忧时,就是该谨慎小心的时候了。

◎不随波逐流有时候会让你成为一个孤独的人,但事后你会发现,正是这样的反向操作给你带来了收益。

◎股市是一个绝佳的贴现机制。当经济转好时,股市通常会超额反映出基本面的利好,因为那时候股市已经有了很大的涨幅。当股价下跌时,人们往往容易变得更加沮丧。但是,一个成功的投资人必须懂得如何避免。

◎投资人的致命错误有两个,买在高点是一大错误,第二个错误则是卖在低点。既然错了一次,就不该再错第二次。

◎在看股票和估值之前,要先看公司具体情况,包括公司的具体业务是什么,什么样的因素可以影响公司的业务,公司发展的轨迹如何。

◎我们投资公司首先是为了收回成本,因此要看公司发展的轨迹。同时看公司搞的业务是否复杂,业务越复杂,风险越大。除了看公司业务,还要看公司管理。管理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只看管理层的某一个人的情况肯定不行,要从历史严格看管理层的情况,每个季度或者年度都要关注管理层的具体情况。

◎我们最关注的是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如果他做得很好,那么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是否有长远的发展目标,是否使企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他是如何对待产品的定价和制定公司发展战略。

◎接下来关注的是财务状况,这就要看首席财务官。有些情况首席执行官不一定都了解,但首席财务官必须把这些问题都搞清,否则就要出问题了。另外公司要有非常好的管理声誉。我们会看这家公司的业绩,如果这家公司的股票经常被抛售或经常出现动荡也是问题。管理层、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都非常重要,在投资时我们必须注意这些情况,包括企业交易的情况。

【入市要有50070的亏损准备】

我们在买入价格上坚持留有一个安全边际。如果我们计算出一只普通股的价值仅仅略高于它的价格,那么我们不会对买入产生兴趣。

j458.cOM更多句子大全编辑推荐

股神巴菲特投资理念_股神巴菲特名言


股神巴菲特投资理念_股神巴菲特名言_

【忠告3:购买机会在等待中出现】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被动地等待的,等待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主动,等待最好的时机需要最好的耐心。所谓不能被动地等待,就是说任何的等待都是有目的的。南美洲蟒蛇的身体实在太大了,所以它的行动速度不是很快。它为了捕食,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埋伏在丛林中间,等动物经过。通常是一天下来没有一个动物经过,两天下来没有一个动物经过,甚至一个礼拜下来都没有一个动物经过。但是它知道,只要在那儿等待,一定会有动物经过。最后终于有动物经过了,它就一跃而起,一口把动物咬住。因为它追不上动物,只有等动物走到它嘴边的时候才能跃起来。这个故事让很多人印象非常深刻。任何一个人对自己的机会、自己的未来,都需要等待,而等待一定要有方法。但是等机会到来的时候,一定要十分敏捷地去捕捉。从表面上看,大蟒蛇在那儿一动不动,完全是被动的,但实际上它每时每刻都很警觉,即使睡觉的时候都保持警戒,用身体感受着周围有没有动物走过。

蟒蛇比任何动物都更加清楚等待的重要性。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就像是一个体型巨大的蟒蛇,总会等到最佳的机会出现时,才会一跃而起。

巴菲特深知等待的意义。巴菲特是一个狂热的棒球迷,他非常喜欢美国著名棒球运动员、最伟大的击球手和外场手泰德威廉姆斯,他发现威廉姆新的击球原则和自己的投资原则一样:我们今后仍然坚持运用我们发展到如今庞大规模的成功策略,并且毫不放松我们的投资选择标准。泰德威廉姆斯在他的自传《我的生活故事》中解释了自己成功的原因:我的观点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击球手,你必须等到一个好球才去击打。这是本书中的第一原则。

在发现我们喜欢的股票之前,我们会一直等待。我们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才会行动,这就是我们的投资风格。

短暂的成功投资机会需要长期的耐心等待。

对于伯克希尔公司来说,过去几年股票市场上实在没有发现什么投资机会。1987年10月,确实有几只股票跌到了让我们感兴趣的价位,不过还没有买到对组合具有影响意义的数量,它们就大幅反弹了。到1987年底,除了作为永久性的持股与短期套利的持股之外,我们没有其他任何大规模的股票投资(5000万美元以上)。不过你们可以放心,市场先生将来一定会提供投资机会,而且一旦机会来临,我们十分愿意也有能力好好把握住机会。

在股票投资方面,我们依旧没有什么动作,查理(巴菲特的老搭档)跟我对于伯克希尔目前主要的持股部位越来越感到满意,由于被投资公司的盈余逐渐增加,同时间其股价反而下滑,不过现在我们还是无意增加持股部位,虽然这些公司的前景都相当不错,但截至目前,我们还是不认为他们的股价有受到低估的可能。

我们认为,这种看法也适用于一般的股市,尽管股市连续3年下跌,相对大大增加了投资股票的吸引力,但我们还是很难找到真正能够引起我们兴趣的投资目标,这可谓是先前网络泡沫所遗留下来的后遗症,而很不幸的,狂欢之后所带来的宿醉截至目前仍然尚未完全消退。

查理跟我现在对于股票持退避三舍的态度,但这并非天生如此,事实上,我们非常喜欢投资股票,我是说如果可以以合理的价格进行的话,在我个人61年的投资生涯中有50个年头以上,都有这样的机会出现,我想以后也还会有相当多类似的机会,只不过,除非是我们发现至少可以获得税前10%报酬的概率相当高时(在扣除企业所得税后,净得6.5%一7%的报酬),否则我们宁可在旁观望,虽然必须忍受短期闲置资金不到1%的税后报酬,但成功的投资本来就必须要有耐性。

【忠告4:在别人恐惧B寸贪婪】

我们确知的是贪婪与恐惧这两种传染痛在股市投资世界里会不断地传播,虽然发生的时点很难准确预测,但市场波动程度与状况一样不可捉摸,任何臆测终将徒劳无功,所以我们要做的事很简单,当众人都很贪婪时,尽量试着让自己觉得恐惧;反之,当众人感到恐惧时,尽量让自己贪心一点。

当我在写这段文章时,整个华尔街几乎嗅不到一丝的恐惧,反而到处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没有理由不这样啊,有什么能够比在牛市中股东因股票大涨赚取比公司本身获利更多的报酬更高兴的事?只是我必须说,很不幸的是,股票的表现不可能永远超过公司本身的获利。

反倒是股票频繁的交易成本与投资管理费用,将使得投资人所获得的报酬不可避免地远低于其所投资公司的本身获利。牛市或许可以暂时模糊数学,但却不可能推翻它。

一条简单的原则决定着我的买盘: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对于坊间一般投资人与商业人士相当迷信的政治与经济的预测,我们仍将保持视而不见的态度,30年来,没有人能够正确地预测到越战会持续扩大、工资与价格管制、两次的石油危机、总统的辞职下台以及苏联的解体、道琼斯指数在一天之内大跌508点或者是国库券获利率在2.8%~17.40/0之间巨幅波动。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曾经轰动一时的重大事件却从未让本格雷厄姆的投资哲学造成丝毫的损伤,也从没有让以合理的价格买进优良的企业看起来有任何的不妥,想象一下,若是我们因为这些莫名的恐惧而延迟或改变我们运用资金的态度,将会使我们付出多少的代价。事实上,我们通常都是利用某些历史事件发生、悲观气氛到达顶点时,找到最好的进场机会,恐惧虽然是盲从者的敌人,但却是基本面信徒的好朋友。在往后的30年间,一定还会有一连串令人震惊的事件发生,我们不会妄想要去预测它或是从中获利,如果我们还能够像过去那样找到优良的企业,那么长期而言,外在的意外对我们的影响实属有限。

【忠告5:要进行滚雪球式的长线投资】

投资明星企业不可能今天投下钱明天就能获得利润,我们应该看远一点,3年之后,或5年、10年之后,你再回头看看当初,也许你会发现原来钱是那么轻易赚来的。

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是:永远!

巴菲特选股的态度和选择终身伴侣的态度完全相同。

在伯克希尔所有的投资活动中,最让我和查理(巴菲特的老搭档)兴奋的是买入一家由我们喜爱、相信且敬重的人管理的、具有非常出众的经济前景的卓越企业。这种买入机会难得一见,但我们始终在寻找。我们寻找投资对象的态度与寻找终身伴侣的态度完全相同:我们需要积极的行动、高昂的兴趣和开放的思维,但并不需要急于求成。

投资很像选择心爱的人。你必须得苦思冥想,并且列出一份你梦中的她需要具备的优点的清单,然后慢慢寻觅。突然,碰到了你心中的那个她,于是你们就结合了。

我们始终在寻找那些业务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异,由能力非凡并且为股东着想的管理层来经营的大公司。这种目标公司并不能充分保证我们投资赢利:我们不仅要在合理的价格上买入,而且我们买入的公司的未来业绩还要与我们的估计相符。但是这种投资方法寻找超级明星给我们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机会。

如果你选股如选妻,那么你选股的态度就会很慎重;如果你选股时越仔细越认真地分析了解上市公司,那么犯下大错的可能性就越小,选到好公司、好股票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巴菲特一再强调,选股如选妻,选择股票的态度就应该像选择人生伴侣那样慎重,慎重,再慎重。

巴菲特曾经长期持有美国运通公司。1963年巴菲特发现了具有特许权价值的美国运通股票,在全国范围内,美国运通公司拥有旅行支票市场80%的份额,到1963年有1000万美国公民持有美国运通消费卡。巴菲特意识到,美国运通这个名字的特许权意味着独占市场的权利,它的价值是巨大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动摇它的地位。巴菲特的这一投资很快就获得了回报。1967年美国运通公司股票就狂涨到了180美元/股。此后几十年,巴菲特一直长期持有着美国运通公司10010的股份,成为美国运通公司的长期忠实受益人。

你必须完全明了有一种查理跟我可能会损及绩效表现的态度,那就是:不论价格高低,我们绝不会出售伯克希尔所拥有的好公司,只要我们预期它们能够产生一些现金流入,而我们也对该公司的经营阶层、劳资关系感到安心。我们希望不要重复犯下资金配置错误,这种错误导致我们投入次级的产业,同时也不要接受那些号称只要投入大量资本支出便能改善获利状况的公司,接受这样的公司也会导致我们投入次级的产业。对这种公司预测通常很乐观,支持的人也很诚恳,但到最后,额外的重大投资得到的结果就好像是在流沙上挣扎一般,尽管如此,打牌似的管理行为(每轮都把最好的牌丢出)并非我们的行事风格,我们宁可整体的结果逊色一点也不愿意花大把银子处理它。

我们长期持有的行为表明了我们的观点:股票市场的作用是一个重新配置资源的中心,资金通过这个中心从频繁交易的投资者流向耐心持有的长期投资者。

我们喜欢购买企业,我们不喜欢出售,我们希望与企业终生相伴。

需要说明的是,真正值得一生相守的朋友极少,真正值得一生相守的股票也极少,巴菲特一生只发现了3只。巴菲特在伯克希尔1986年年报中说:我们可以公开声明,我们希望永久地保留我们的3种主要持股: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华盛顿邮报公司。后来他卖出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换成可口可乐。

股神巴菲特关于投资的忠告精华名言


股神巴菲特关于投资的忠告精华名言

【好学但不迷信,辩证地求真理】

如果我只学习格雷厄姆,就不会如此富有。

巴菲特是个爱阅读,知识广泛的人。他读的书多,但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盲目的人,因为自从他在大学期间与马歇尔韦尔斯公司的股东路易斯格林交谈过后,他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巴菲特并不迷信他人的观点,而是甄别他人的理论,在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投资哲学。

众所周知,巴菲特的导师是格雷厄姆。他少年时代就阅读了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并在课堂上向格雷厄姆专门求教过。可以说,巴菲特投资的理念,最初均来自格雷厄姆。

后来,巴菲特读了费雪的两本书《怎样选择成长股》和《股市投资致富之道》之后,深有感触,就去找费雪当面请教。费雪非常像本格雷厄姆,为人特别谦逊,在精神上也非常慷慨,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老师。巴菲特从费雪那里意识到了聊天法的价值。

费雪的聊天法是指走出去,和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们交谈,彻底弄清楚一个行业或者一家公司实际上是如何经营运作的。巴菲特将其运用在自己的投资活动中,他说:当读完年报这些材料之后,问问自己:我还有什么地方不知道却必须知道的东西?很多年前,我经常四处奔走,对这家公司的竞争对手、雇员等相关方面进行访谈,我一直不停地打听询问有关情况。这是一个调查的过程,就像一个新闻记者采访那样。最后你想写出一个故事。一些公司的故事容易写出来,但一些公司的故事很难写出来,我们在投资中寻找的是那些故事容易写出来的公司。

巴菲特发现运用费雪的方法,详细了解企业,再结合格雷厄姆所传授的定量分析的规律,便使自己能够做出明智的投资决定。因此,巴菲特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策略,即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雪。事后,巴菲特说:如果我只学习格雷厄姆一个人的思想,就不会像今天这么富有。

巴菲特鼓励所有的投资人认真阅读和学习格雷厄姆和费雪的著作,但同时,他又叮嘱道:阅读格雷厄姆和菲利普费雪的著作,阅读公司年报,但是不要去理会里面那些带有希腊字母的公式。众所周知,公式具有普遍性,适合于解决同类关系的所有问题。但现实是,一种面试技巧不可能适合所有的面试官。所以,巴菲特认为不能照搬公式,而应该结合具体情况,思考制定出策略。

年轻人当前生活在一个快速多变且充满危机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这种状况就像斯宾塞约翰逊在《谁动了我的奶酪》里所讲的那样,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如果这时候我们完全地相信书本,很可能让思维越来越偏激,被变化的时代抛弃。

因此,巴菲特忠告年轻人要保持一颗思辨的心。书是教导我们知识的载体,在阅读时,年轻人要对其他人的著作或理论大胆怀疑,小心论证,摆脱本本主义,进而才能跳出局限,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中国的史学家傅斯年先生就是一个懂得批判书籍的人。在民国时期,中国史学界的研究方法大多都还是以发掘故纸,从旧有的诗书典籍中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为主。面对这种情况,傅斯年认为,旧有的诗书典籍也是人写的,既然如此就难免产生受主观因素影响出现曲笔、纰漏、断章取义等现象,那就不应对旧有典籍全盘接受,而是应该用一种怀疑审视的眼光去看待它们,最好要有实物实地的验证。

对于如何变成一个不迷信、有思辨心的年轻人,巴菲特给了我们启示,那就是多读。

为什么这么说?德国有句谚语:青年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这句话不是真理,可的确符合事实。现在,年轻人满怀希望,进取心强,求知心切,但由于经验不足,思维不周,盲目信书,结果受骗的也不少。相反的是,知识渊博的人见解比较深刻,思虑更加周密,而且,对事物发展的预测性也比较正确,能大大减少人生的弯路。

因此,年轻人在专业的同时,也要逐步扩大知识面而走向广博。比如,从看一个人的观点,到阅读与其观点相反的人的著作。再比如,学理科的,可以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可以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入的了解。久而久之,接触面宽,了解的问题便多,于是就越看越有趣,越有趣就越想看,成了良性循环。这样,知识之球便越滚越大,我们对于事情的真相也会越来越清楚。

一个公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一种面试技巧不可能适合所有的面试官。

年轻人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可盲目相信书籍或理论,应该有一颗思辨的心,辩证地去看待你的所知所学。

【忠告精华】时代在变化,每个年轻人都面临着与过去不同的挑战。他人的哲学或理念,可以借鉴,但不能完全照搬。越是渴求真理,年轻入就越是应该辩证地去学和思。

【一旦停止学习,世界就会从你身边呼啸而过】

每晚睡觉的时候都要比起床时更聪明!

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在指出巴菲特的成功时说:巴菲特的成功是多因素合力的结果,但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持续学习。从很多方面讲,沃伦在七八十岁时比年轻时更善于学习。而如果个人不停学习,就会拥有极大的优势。

芒格评价巴菲特的话,恰恰符合1万小时定律。所谓l万小时定律是说,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平,他的练习时间就必须超过10000小时。

任何行业都不例外,无论你是篮球运动员、作曲家还是小偷。仔细算来,1万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3个小时,或者每周练习20个小时,约持续10年。

这有点像我们老话里说的十年磨一剑。

事实上,巴菲特的人生的确是一部持续学习的历史:他7岁对股票感兴趣,8岁开始阅读父亲关于股票的藏书,10岁时读完了奥巴哈当地图书馆有关股票的书籍,11岁购买人生第一只股票,19岁阅读格雷厄姆的《聪明投资者》,找到了自己正确的投资方向,20岁时就读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拜格雷厄姆为师。到了25岁,创立合伙企业时,巴菲特已经研究股票投资18年,实际投资股票的经验15年,可以说,远远超过1万小时,已经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准。从那时到今天,巴菲特一直紧跟时代学习,并进行投资,所以他才能经历数次金融危机的考验而屹立不倒。

直到今天,即便是已经到了垂暮之年,沃伦巴菲特仍在有效地学习,持续地改善投资和管理。据芒格的观察,巴菲特在醒着的时候,一半的时间在阅读,另一半的时间在打电话或者见面,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巴菲特本人对学习非常重视,强调每晚睡觉的时候都要比起床时更聪明。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巴菲特不是个好学的人,停留在早期的认识水平上,他的投资纪录就会比现在逊色得多。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获得成功的人,或许天资不是最佳,甚至不是最用功的,但他们都是学习的机器。那么,年轻人此时不妨问问自己:现在,我是否还在学习?我今天是否比昨天聪明?我是否在天天向前进步?我是否有终生学习的决心?

年轻人,永远不要嘲笑学习是过时的。在未来你将面对更加复杂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必然需要持续学习更为复杂的应对社会的技能。如果你不持续学习,那将在社会竞争中被淘汰。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航天局航天自动控制专家梁晋才院士20xx年夏天曾这样说:有部电影,叫《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我想说的是:社会不相信眼泪。如果你们没有终生学习的欲望和能力,没有真才实学,即便是官二代、富二代,也会因在竞争中被淘汰而流泪。

当下不少年轻人有充电、上培训班的计划,比如,有些人学驾驶,学电子商务,学广告设计,学书法、绘画、器乐。纵览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我们发现,他们主要集中在技能和知识,其主要动机和目的就是增加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年轻人要注意以下两点:最好的学习,重点应该是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人们无法事先预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只能追随潮流去进行培训,而这种追随潮流的一大动机是功利。学习MBA成了热潮,大家一股脑地都去学习MBA。但是,有谁学以致用了?过分地讲究功利主义,反而达不到功利的目的。再者,大家都去学习一个东西,那个东西成了时髦,这里面的水分就要急剧膨胀了。就拿现在的电脑培训来说,有些所谓电脑培训,越培训越糊涂,出版了一堆的学习电脑的书籍,到底有几本能用呢?

所以,年轻人在选择终身学习的内容时,不能过分近视,不能追逐热点,应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特点,科学地选择和安排。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节奏地进行。

在专业领域要持续专注并与时俱进。巴菲特曾对自己的传记作者艾丽丝施罗德这样说:强度是卓越的代价。要变富,要成为行业里面的第一名,必须持续专注才能完成。所以,很多时候巴菲特都是在持续学习。而投资比亚迪和IBM就是他不断学习进步的一个证明。投资界和游戏界一样,发展飞快,必须不断学习进步,与时俱进,否则很容易被淘汰。

今天,信息和科学技术变化快,在一些非常专业的行业如果不能掌握先进的技术,或做到人无我有,那竞争力就弱了。曾是亚洲首富的李嘉诚就同巴菲特一样懂得这个道理。

李嘉诚1950年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专门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李嘉诚发现,自己生产的塑胶玩具在国家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没有足够生存能力了。怎么办呢?

一天,李嘉诚自修完当天功课,阅读最新英文版的《塑胶》杂志时,发现一则报道,说意大利一家公司用塑胶原料制造的塑胶花获得了欧美市场的青睐。李嘉诚结合香港人的需求,敏锐地意识到,一个塑胶花的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了。他一边做市场调查,一边购置大量款式不同的塑胶花品种,重金聘请海外塑胶专业人才进行研究,最终生产出既便宜又逼真的塑胶花。塑胶花在当时的香港还是个冷门产品,但很快,香港市民就接受了塑胶花,而李嘉诚由此成为了塑胶花大王。

年轻人,没有人能通过快速学习而成为一名伟大的投资者。要想成为行业里面的第一名,你必须要持续学习,要知道乌龟最终战胜兔子是持续努力的结果。如果你不进行持续的学习,没有终身学习的精神,那你基于已知世界的生命之路不会走得久远。一旦你停止了学习,其他人就会超越你,整个世界将从你身旁呼啸而过。

【忠告精华】要达到世界级的水准,必须达到1万小时的训练标准;而要维持世界级的水准,成为常胜将军,就要像巴菲特一样,成为一台持续学习的机器,活到老,学到老,而且要持续专注。

【一天的实践胜过几千年的空谈】

你真的能向一条鱼解释在陆地上行走是怎么一回事吗?在陆地上行走一天的经验胜过一千年的空谈。同样,实际管理一家企业一天的实践胜过一千年的空谈。

巴菲特鼓励所有的投资者认真阅读格雷厄姆和费雪的著作,并在投资中实践他们的理论。然而,他遗憾地发现,阅读格雷厄姆、费雪和自己的价值投资书籍的人很多,但真正实践的人却极少。

巴菲特发出饱含困惑的感慨:知道格雷厄姆的人那么多,真正追随格雷厄姆的人却那么少。我们无私分享传播我们的投资原则,并在我们年度报告中广泛地解读这些投资原则。这些投资原则很容易学,也很容易运用。但是,每一个人唯一想知道的是:你们今天正在买入什么股票?像格雷厄姆一样,我们被很多人广泛地认同,却很少被人真正追随。

其实,巴菲特的这段话,恰印证了当下年轻人的一种现状过于偏重于读书,而轻视实践。从小,父母老师就要求年轻人多读书,()于是年轻人使劲读、死命读。多读书有好处,可是,很多年轻人却把自己读成了书呆子。原因就是,读完书不实践。你读来的知识要知道怎么用,才能用得上。

如果不能,读再多书也纯属徒劳。

巴菲特特别重视实践问题。他曾说:你真的能向一条鱼解释在陆地上行走是怎么一回事吗?在陆地上行走一天的经验胜过一千年的空谈。同样,实际管理一家企业一天的实践胜过一千年的空谈。他鼓励年轻人读书,但坚持你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应该在读书之后去进行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巴菲特知道,只有实践才能检验投资理论正确与否,而且,现实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去实践才能积累经验,才能与时俱进,才不会导致失败。

巴菲特19岁时,读到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称自己就好像见到了光明。1950年巴菲特到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进入格雷厄姆门下学习。1954年,巴菲特到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

格雷厄姆退休后,巴菲特回到奥巴哈创立了投资合伙公司。此后,巴菲特完全模仿导师格雷厄姆的做法,寻找雪茄烟蒂式的便宜股票,通过套利、清算等操作手法投资股票。

虽然在1957~1969年13年期间,巴菲特的年复合收益率30.4%,远远超过了道琼斯8.6%的年收益率水平。不过,他也在多年的投资实践里,渐渐意识到格雷厄姆购买便宜货的投资策略的不足之处。在搭档芒格的影响下,巴菲特吸收了费雪投资优秀企业的思想,逐步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好的经营完善的公司与从价值角度上来看的股票廉价的公司是完全不同的。

1985年巴菲特说:我现在要比20年前更愿意为好企业和好的管理层支付更高的价格。格雷厄姆倾向于只是看重统计数据,而我越来越看重的是那些无形的东西。

随着时代发展,当人们利用电脑来寻找格雷厄姆所说的过于低估的价值股机构,并买人这样的价值股后,市场上真正价廉物美的价值股越来越稀少,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越来难赚到大钱了。然而,当时的巴菲特已经走出了格雷厄姆只投资于普通企业廉价股的局限。他听从芒格的建议,吸收了费雪投资超级明星企业的思想,最终使得自己的业绩非常稳定且非常高。

因此,巴菲特常鼓励年轻人去实践,并忠告说:在管理一家企业时,实践胜于空谈这一道理同样适用。

年轻人不妨回忆一下我们作为职场新人的见闻和经历。我们不少年轻人都是本科以上学历,甚至有些人还是博士。但是,你公司的老板却可能没怎么读过书,可能初中都没毕业。你心里不平衡,但是,要知道,老板或上司虽然读书少,但人家见识多,经历多,人家实践得来的知识比你纸上谈兵来得实际、有用。你说你刚毕业于名牌大学的管理学专业,要求公司让你管理一个部门,你觉得你能管好吗?十有八九是不成的。管理不仅是书本上那些条条款款,更多的是管人,是交流。你若没这方面的经验,很难让一个部门顺利运转。

经验不是凭空来的,而是得自实践。所以,年轻人别侃侃空谈,应该多去实践,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怎么去实践?去实习,去游学,去行万里路,去调研,去践行理论,去投资买股票说一尺,不如行一寸。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去检验,去完善。慢慢地,你就知道遇到事情该怎么处理了。在这个过程中,你所领悟到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是无价之宝。

不断读书,不断实践,不断改善,不断进步,是巴菲特一生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年轻人在储存知识、阅读书籍的同时,一定要像巴菲特一样多多实践,不断提升自我。

【忠告精华】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那样只会成为一个书呆子。你应该去实践知识,知道怎么用它们更好地完善自己。

【选择买进诚实正直者10%的佘生】

如果雇佣一个只有智力和精力却缺乏诚信的人,那会毁了雇者。对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你只能期望他变得愚蠢和懒惰,而不是聪明和能干,否则对你自己的伤害就会很大。

1998年秋天,巴菲特参加格雷厄姆一巴菲特教学捐款协会举办的活动。

他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发表演说,阐释自己的投资理念。演讲时,巴菲特提出了成功者的三个要素:诚信、智能和精力,并称:一个人优秀品质的重要性,远比智商等冷因素更能决定他是否成功。

巴菲特所强调的优秀品质就是诚信正直。他说,在奥巴哈,选择员工时,如果雇佣一个只有智力和精力却缺乏诚信的人,那会毁了雇者。对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你只能期望他变得愚蠢和懒惰,而不是聪明和能干,否则对你自己的伤害就会很大。

在演讲时,巴菲特邀请所有的听众玩一个游戏你愿意购买哪位同学的10q。的余生?巴菲特给了大家购买一位同学10%的权利,且规定不能选择那些家庭富裕、有富爸爸的同学,因为他认为每个人的成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

如果你是台下的一位听众,对身边的同学都有一定的了解,你会选谁呢?做智商测试,选智商最高,学习最好的同学?精力最旺盛,动力十足的同学?巴菲特认为答案可能就是那个你觉得最有认同感,最具领导才能,最能实现他人利益的人,他肯定是一个诚实、大方的人,愿意与别人分享功劳。年轻人,你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巴菲特又建议大家思考,如果你还要卖出自己的10010给另外一个同学,你希望这个人是谁?这个问题可能更容易回答,我们不会找一个智商低的,不会找那个自己讨厌的,不想和他打交道的人。这个人身上的自私、不诚实和虚荣都让我们对他避而远之。毫无疑问,我们会选择那些真诚可靠、正直无私的人。

所以,巴菲特在提出了上面两个问题并分析后,鼓励年轻人去拥有诚实、正直、勤奋、上进等好的性格和品质。他说:如果你愿意,你就可以拥有这些,它们并非遥不可及。至于那些你讨厌的品质,你一项都不想要的,如果你有,你就要很好地改正。

巴菲特尤其尊重那些敢于诚实对待企业问题的优秀管理者,他们敢于全面真实地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不利用公认的会计准则来隐瞒和包装企业的业绩。对于需要披露的信息,巴菲特认为应该包含以下三方面:公司的价值、公司将来的偿还能力、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及是否完成了任务。

1998年,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演讲前不久,他所投资的可口可乐公司才发布了对未来季度调低赢利预期的消息。而且,可口可乐公司也没有隐瞒自己在美国市场之外的很多问题,如亚洲的危机所引发的负面影响。它们没有向股东和公众撒谎。对此,巴菲特给予了充分的赞赏,说:我喜欢它们的诚实。

真正优秀的人物勤劳、正直、诚实,能够赢得社会的尊重、人们的信赖。一些公司会情愿付出昂贵的代价,用已去世数十年或数百年的人的名字来做公司的名字,那是因为名字就代表当事者,显示着他正直的品格,代表着信用,使人信赖。由于林肯一生都保持着正直的品格,从未玷污过自己的人格,从不糟蹋自己的名誉,所以林肯的名字,所代表的信用就像直布罗陀的岩石一样坚固不移。

那么如何做到诚实正直呢?巴菲特忠告年轻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坚持不说谎很多人都认为说谎话算不上是欺骗,且由于它是有利可图的,因而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常常谎言不离口。但是,巴菲特绝不会同意这一做法。在2000年致股东的信中,他就大大嘲讽了某些新闻刊物离开事实、肆意渲染,甚至颠倒黑白的倾向。

在教育子女时,巴菲特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成为诚实正直的人。当苏茜还是一个孩子时,巴菲特就教育她:作为一个淑女首先要诚实。他告诉女儿,不欺骗别人是诚实最主要的含义,若一个人诚实,生活就会变得简单,否则,你就容易因为编造谎言而把自己弄得很累。因此,诚实的最终受益者还是你自己。

不为利动,维护名誉现代社会是一个信用社会,诚信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它就像是一条自然法则,你违背它就会受到惩罚,而遵守它的人会踏上越来越宽广的道路。

所以,年轻人,当你的身边有人通过欺诈或投机的手段而暴富时,当有人摇尾乞怜,用逢迎拍马向上爬时,你要看清楚财富、名利、地位是否已经成为了陷阱。不要因为别人借助阿谀奉承而得到一个又一个成就而感到痛苦,不要同流合污。

巴菲特说得好:我们损失得起金钱,甚至是大笔的金钱,但是我们无法承受名誉的损失,哪怕是丝毫的名誉损失。

另外,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你就可以做出不正直的事情。一个人在众人面前或者有人监督时,应该正直,说一是一,不伪饰。更重要的是,在没有人看到或知道的时候,年轻人也要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这才是内在的正直,你自己心中应该有一个尽职的监督者。

不轻易许诺,承诺后要践行一个诚信的人应该是一个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的人。巴菲特就非常注重许诺和守诺。彼得的双胞胎女儿要来奥巴哈与祖父祖母一起过生日。生日当天,巴菲特却接到了奥巴哈市市长的电话,对方邀请他参加当晚的宴会。巴菲特毫不犹豫地谢绝了邀请,说:很抱歉。我已经答应了我的孙女们,今晚陪她们过生日。我不想失约。市长表示理解,不再强求。

不少年轻人,许诺把握不住分寸,逞能,轻率许诺,或者把话说死不给自己留点余地,结果弄得许下的诺言不能实现。因此,在许诺时,最好量力而行,问问自己:我真的能履行这些诺言吗?

还有一些人则是许诺之后不当回事,不负责任。这往往会给人留下坏印象,觉得你不可信,不靠谱。巴菲特的儿子霍华德一次与朋友约好要去图书馆,但是他当天又想跟着巴菲特去一位长辈家,就说:偶尔与朋友失约一次没事儿。对此,巴菲特严肃地告诉儿子:一两次失约,别人可能还会抱着试试的态度和你打交道,但是,不会再全然地信任你了。因此,对于已经允诺的事情,要认真地去实现它。

航海中的最高原则是相信罗盘,按照它的指示前进。年轻人,在人生旅程中,明智的人也是如此做的。我们应该时刻要求自己遵循道德准则,正直做人,始终不渝。

【忠告精华】诚实是做事情最聪明的做法,正直做人,诚信做事,我们才能够让自己心安理得地生活。

【不甘于平庸,始终坚信自己会富有】

我一直坚信我会成为富翁,对于这一点,我从来没有动摇过。

人生短暂,早立志是很必要的。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是漂浮在茫茫大海上迷失方向的航船,不知道驶向何方,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早立志的人,就比其他人更早地、更有针对性地朝人生的山峰攀爬。所以,当大多数孩子还满足于整天玩乐,喝着汽水的时候,巴菲特就已经为了赚钱成为富翁而作准备了。他捡起一个个被人丢弃的汽水瓶盖,认真地将它们分门别类,计算个数,以判断哪一种牌子的汽水卖得更快。同样的道理,有很多人为了以后当个钢琴家或画家在努力地练习。这种不甘于平庸,努力上进的精神值得嘉奖。

随着时光流逝,我们渐渐长大,迈人社会。年轻人,此时,不妨再看看,你是否走在了实现志向的道路上,还是正与随大流的人一样过着平庸的生活?

很遗憾,我们发现,坚定走在理想道路上的人不多。大部分人在抱怨,说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太骨感,或者说生活应付不过来,没精力去实现梦想了,甚至有些人已经在连番的求而不得中,失去坚持的信心,动摇努力的决心。

巴菲特没有忘记自己的志向。他说:我一直坚信我会成为富翁,对于这一点,我从来没有动摇过。26岁时,巴菲特决定开创自己的事业。他请信任他的亲友入股,凑了10.5万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业务马上不断增加,吸纳的资金越来越多,很快就走上了正轨。巴菲特在家中埋头在资料堆里,熟读一张张公司报表,研究每一种股票和债券,努力从中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小股票,然后将其买进,等待价格攀升。这些股票果然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巴菲特兑现了他成为百万富翁的预言。

从小就不甘于平庸,立下了自己的志向,这是一种巨大的优势,也可以称之为幸运。巴菲特自己也说过:我很早就开始滚雪球了,如果晚起步10年,就完全没有现在这样站在山顶看风景的优势。所以我建议学生们要蓄势待发这样做非常简单,但结果完全胜过起步晚拼命追赶的情形。所以,年轻人不要到老了后悔自己浪费了青春,悔恨自己人生过得庸常,我们要有上进心,有志向,始终坚持自己未来会有成就。

我们的老板也会喜欢这样不甘于平庸,努力上进的下属。最著名的管理者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杰克韦尔奇就是如此。每年通用电气公司做总结时,公司的高层都会把员工分成三类:其中,业绩优异的员工占20%,业绩良好的员工占70%,业绩一般的员工占10%。前面20%的人会得到公司的奖赏、培养和重用,中间70%的人会得到正常待遇和一番激励的话,而后面10%的员工往往会遭到公司的淘汰。采用这种领导方针,通用聚集了一大批真正的精英,企业一直保持着兴盛的态势。

有上进心,绝不是坏事。竞争如此激烈,要做出一番成就,年轻人应该比其他人更能争取上进。

【忠告精华】巴菲特的成功不仅靠过人的投资天赋,更关键是他那股不甘于平庸,始终相信自己会富有,并永不停歇的冲劲。

【扔掉不可能,人生起点并不重要】

意志力薄弱和信心缺乏是人最凶恶的敌人。如果你因为出身否定自己,那就没办法改变命运。

90后苏帆已经工作了3年,同学聚会后感慨道:那些家境好、运气好的,就是起步快,人家都开小汽车了,我还在挤公交车。以后,我的成就也肯定比不得这些人。

同苏帆一样,当下的很多年轻人可能在进入社会后,往往因为自己出身贫寒,家庭不富裕,没有可用的资源,而否定自己,自暴自弃地认为自己的将来难以有什么辉煌。巴菲特并不赞成这种想法,而是认为起点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巴菲特之女苏茜有一位叫艾玛的同学,家境不富裕,性格内向。一次,苏茜请艾玛来做客。艾玛想,苏茜家一定是金碧辉煌,高档奢华,可当她步入巴菲特家却震惊地发现,这分明是普通人家,房子并不大,家具朴实无华。

见巴菲特夫妇特别友善,艾玛就怯生生地问道:巴菲特先生,您说,我这样的人能成功吗?巴菲特严肃起来,他告诉艾玛,人的出身虽然有高低,但是和你的最终成就毫无关系。你的最终成就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一点点运气,与你的出身没关系。巴菲特给艾玛讲了拿破仑的故事。拿破仑被贵族学校的同学嘲笑为来自科西嘉的穷小子,受到各种欺负。他却用拳头狠狠教训了贵族子弟,树立了威信,并最终走向了称霸之路。

最后,巴菲特笑着说:很多人的成功在于志在成功,他们凭借自己的信心和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工作,最终达到了目标意志力薄弱和信心缺乏是最凶恶的敌人。如果你因为出身否定自己,那就没办法改变命运。

巴菲特的这些话,其实正是他奋斗人生的写照。巴菲特生在奥巴哈,打小就梦想成为全球著名的富豪。善意的朋友说他的雄心不可能实现。于是,年轻的巴菲特干了一件事:他买了一本最好、最全的字典,然后找到imp。ssible(不可能)这个词,用小剪子把它剪下来,扔掉了。朋友们都很震惊,再也不对他提这些建议了。

当然,你并不需要像巴菲特一样把自己字典里的不可能剪掉,而是要把某件事是不可能的从你的脑海中铲除掉。当有人告诉你你不行时,你更要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努力来获得成功。

对于不自信,有自我否定倾向的年轻人,巴菲特鼓励大家去发挥潜能。

他说:看看自1776年以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我们只发挥了一半的才能。我的意思是想象一下当我们发挥100q。的潜能,那将会是怎样一番场景。的确,如果数百年前有人告诉你拿出一个小盒子就能与千里之外的人说话,打开一个笔记本就能看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你也不会相信的。

巴菲特忠告年轻人在别人否定你时,不应该退缩,尤其是女性。他说:凯瑟琳格雷厄姆担任《华盛顿邮报》首席执行官一职时,股价上升许多。

她赢得过普利策奖。但她的母亲告诉她,她的丈夫告诉她,很多人告诉她:在商界,女性没有男性做得好。这是无稽之谈。巴菲特一直告诉聪明的凯瑟琳,不要看哈哈镜,要看真实的反映,你会成功的。凯瑟琳直到生命的尽头都一直很优秀。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次发挥自己潜力的机会。不要退缩。不要无视。年轻人,你应该抓住它。

在与巴菲特的办公时间职业网站Lev。League里,巴菲特就发挥潜能,不退缩一事分享了一个建议:让别人知道你。他说:有一个女人告诉我她去了哈佛大学商学院,那里女人不像男人一样经常举手。我总是举手,即使在我不应该举手的时候。所以你要推翻这种观念,你应该让别人知道你。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不免要谈及坐座位。无论是大学上课,部门开会,还是朋友聚会,你坐的位置往往反映出你是否自信。自信的人往往坐在第一排,他们坦然地接受别人眼光的探寻,并努力展示自己。所以,无论是老师、老板还是宴会的主人总是先知道坐在第一排的人的名字。遗憾的是,大部分年轻人总是往后排坐,往角落里挤。这样你的人生也必然总是不起眼。

所以,年轻人不要否定自己,勿因起点低而自卑。人生的起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最终抵达了哪里。这世上没有绝对的不可能,我们要扔掉不可能,发挥潜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

【忠告精华】每个人都有潜能,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不要因出身低就把自己限定在不可能的框框里。

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


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

【消极信息袭来时,避免反应过度】

上涨或下跌根本无从预测,我不知道,也没有其他人知道,只要不要在过高的价格买入,股价的波动可能反而是机遇。

美国911事件里,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毁纽约世贸大楼的情景深深地刺激了美国公众的神经。事后,人们心理上不自觉地夸大了航空旅行的危险性.倾向于选择其他旅行方式。然而,如果我们更理智地去看数据统计,就会发现,即使算上9.11事件的航空灾难,乘飞机出行仍是所有旅行方式中最安全的,其事故率是火车旅行的三分之一。遗憾的是,人们的过度反应冲击了美国的航空业,致其进入了大萧条期。

这种过度反应效应在投资领域更加鲜明,影响也更加巨大。在证券市场,投资者对坏消息有过度的反应,而对好消息的反应则比较迟钝。所以,一旦人们所投资的公司股票的短期获利情况不佳,或者传出股市有什么危机,那么投资者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做出过度的反应。而这一反应如同蝴蝶效应,煽动着股市的动荡。

举个例子,1979年,美国《商业周刊》发出担忧疑问:股票死了吗?

这期杂志之后不久,一个持续18年的牛市正式开始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市场上,有不少投资者特别倾向于锁定最新收到的消息,然后赶场,试图大捞一笔。在他们心中,最新能获利的数字就是未来更大的获利符号。另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所见到的是别人还没有看到的远景。这一理由是肤浅的,但是,人们还是很快做出了大举人市的投资决定。

巴菲特认为,消极的信息袭来时,人们的反应过度心理还使得投资者过度保守。那些参加退休基金账户的人,投资期为10年,但是,他们还是把自己资金的三成或四成投资于债券。这说明他们怀抱着严重的过度损失心理,否则,他们不会如此保守地分配自己的投资。

年轻的投资者还可能因为这种反应过度的心理而做错事,即毫无道理地抓着亏损股不放手。的确,没有谁愿意承认自己犯了错,但是有舍才有得,不抛出去你怎么重新买进呢?如果在坏消息出现之后,你能够抵抗住下跌恐惧所产生的过度感应,你将获得从输家变成赢家的机会。

巴菲特不会有反应过度的心理,反而把这种反应过度的心理当成机会。

他认为:股票市场下跌在某种情况下不是坏事,投资机会正是从投资退潮中显露出来。20xx年,80多岁的巴菲特在接受美国媒体访问时,警示股市依然会有大幅波动,投资者应该利用市场超卖或超买等过度反应,抓住投资机遇。

要理解巴菲特的处理方式,我们可以从一个小故事中获得启发。

一个年轻人去农场应聘。农场主问道:小伙子,你都能干些什么?年轻人回答:当天气变坏刮大风时,我依旧能够酣然入睡。这个答案农场主自然不满意,但他看年轻人身体强壮,算是优点,所以雇用了他。

年轻人干得不错,农场主很满意。但是,一天夜里,暴风雪来了,狂风大作。农场主吓坏了,担心自己的庄稼和牛羊。他睡不着,冲到年轻人的屋里。当他看见年轻人在睡觉时,很生气,推醒他,问:你怎么还睡得着?

年轻人就说:我应聘的那天就说了,当天气变坏刮大风的时候,我还是能好好睡觉啊。

农场主气得大叫:那我的庄稼和牛羊怎么办?

年轻人淡定道:庄稼在地里,你着急也没有用。牛羊都好好地待在棚里,干草也够吃。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一切都和平时一样,除了你有些激动之外。

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了,不为不能做的事情担忧,这就是这个年轻人泰然自若的原因。我们在股票市场遇上暴雪狂风时,若想如他一般安然,不因恐惧而混乱,那就应该做好心理准备和事前安排。

巴菲特防止自己反应过度的策略也是如此。20xx年,人们都在担忧新闻头条所报道的欧洲出现重大风险将影响人们未来的投资命运。巴菲特却根本不担忧头条新闻报道的风险。他说:如果我私人拥有一家企业,比如我拥有镇上最好的一家餐馆,我会担忧明天的新闻头条说什么吗?我持有一家大公司的股份时也是同样的道理。我根本不知道明天农场的市场价格会涨还是会跌,但我确实知道,如果是一家好农场,一个诚实勤劳的农夫租种这家农场,未来的收成肯定会有所提高。

因此,巴菲特忠告年轻的投资者,你只要拥有诚实能干的人管理得好的资产就行了。只要你不支付过高的买入价格,股市的波动对你来说没有大影响。如果你更睿智,反而可以利用其他股民的反应过度心理来成就自己。不过注意,这不并意味着在一家公司或一只股票不受欢迎时进行买人就是明智的投资;盲目的逆向投资策略如同盲目地追随大众的投资策略一样愚蠢。

【忠告精华】年轻人,在投资领域,你的对手可能是无数人组成的庞大市场。所以,避免过度反应是需要极大智慧的。由于你的反应不可能每次都比市场还快,因此,你所要做的就是依照自己认真思考过的方式,做好稳妥的准备。这点自制力能令你在股市刮起寒风时安心睡觉。

【保持理性,去一间没有任何人的屋子考虑投资】

那些可以摆脱市场情绪的感染和左右的人,才是理性的投资者,他们具备成功的条件。

很多年轻人进入投资领域时,都对自己的智慧、知识和技能充满信心,觉得自己是个聪明的投资者。那么,请你听听巴菲特那个著名的演讲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

他谈及长期管理资金基金的破败,说:原本这里有高智商的团队,所有人在业界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他们的经验加起来可能要超过400年。另外,这个团队的16个人在金融业有着极大的关系网,所以有充足的资金。这个团队占有了一切优势,但是他们破产了。这真是不可思议。

巴菲特说:如果让我来写这本书,我的书名肯定是《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他们破产的原因是在投资时,忽视了高风险,做出了非理性的连番举措。

年轻人,不要把你的聪明当成你的资本。你可能不知道,股市上那么多数学家、经济学家和财务专家出身的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还达不到市场的平均水平。

你可能阅读过金融投资的书籍,对那些数学公式和复杂模型烂熟于心。

它们也是许多基金公司用来进行投资管理的法宝。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采用这些你所敬佩的法宝的基金公司的业绩早已经输给了市场。

投资学与我们熟知的自然科学不同,它不是纯粹的智力游戏。一方面,投资的结果影响着投资人的未来利益,甚至有时候的盈与亏有天壤之别。另一方面,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很多,又很不确定,而且几乎都不为我们这些投资人所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投资就像是赌博了,你的智商和数学知识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如果投资是一场赌博,那么胜利的关键就是你的心态。如果你的心态不佳,你很有可能会觉得买一只股票比选择一个爱人更难。而且,你很可能被某种情绪冲昏头脑,做出非理性的举措来。巴菲特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出的结果是:事实上,人们充满了恐惧或者愚蠢的念头。年轻人,人们并不像理论上假设的那样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的理性,存在着非常多的认知偏差。

你不妨回忆一下,自己投资中最大的亏损。大部分都是因为听信了小道消息,或者过于相信股评的预测,只想着贪婪地赚一笔,而没有理性地分析。愚蠢和贪婪的念头导致的后果是不可预测的,你可能亏得一塌糊涂,肠子悔青了也无济于事。

巴菲特在数十年的投资中,目睹了多次这样的悲剧。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忠告年轻投资者,一定要保持理性。

巴菲特保持理性的一个办法是排除干扰,去一间没有任何人的屋子里冷静思考后做决定。巴菲特认为华尔街那种环境里,人是没有办法保持理性的,因为每隔几分钟就互相叫一次价,甚至是人们都想跑到你鼻子底下报价。在这种环境里,你每天总想着要做点什么才好,这样的话你就很难坚持你的初衷了。巴菲特对此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如果你接受了医生的建议,每天更换处方以保持健康,你很快就会发现,医生烧光了你的钱,钱都进了他的腰包,你不但得不到健康,还病得更重了。

所以,年轻人应该离开这种不利的环境,离得越远越好。巴菲特是怎么做的呢?他在回奥巴哈之前,每半年就列出一个单子,上面有他要去做的事情,有很多要考察的公司。做完后,他就回到奥巴哈,仔细思考自己的投资。

今天,中国的大环境是股市热。越是如此,年轻人,你越是必须思考中间的风险,了解它,掌握它,从而避免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忠告精华】投资不是智力游戏。你的智商可能超过160,但你不一定能击败一个智商120的人。理性才是你投资成功的关键。

【追求财富,但不可变成金钱的奴隶】

我想要的并不是金钱。我觉得赚钱并看着它慢慢增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财富。加上现在个人生活的改善,自我价值的体现,都是以财富的增长作为衡量标准,所以,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财富的追求充满着热情。但,正如一句俗话所警示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如果我们无法正确地追求财富,就会被财富所伤。

为财富所伤,可不是一句虚假的恐吓。不少年轻人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丧失了理智,把法律及道德置于脑后,不择手段地谋取财富:有的人以权谋私,利用工作之便贪污受贿;有的人铤而走险,贩毒走私以牟取暴利;有的人造假卖假,出卖良心来骗取钱财这种种不法行为都必将受到重责,而我们的人生也将被毁坏。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对于财富过于执著,甚至把追求财富、积聚财富当成是人生的唯一目标。这样的话,一旦失去财富,他们就失去了整个精神支柱。这样的人生无疑是可悲的。《哈佛家训》中讲到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盖尔65岁,一人独居,没有儿女,非常有钱。每天天刚亮,盖尔就开始拼命地赚钱,一刻不停。他从来不肯轻易花掉一美分的钱,所以为了避免婚礼花费,他放弃了结婚的念头。一天,一个穷人来找盖尔借钱,承诺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但盖尔仍然拒绝了。后来,他因耐不住这个穷人的纠缠,忍痛借给了对方十美分。因为日夜思念着那十美分,盖尔最终竟生病去世了。所以说,如果年轻人没有正确的财富观和金钱观,你就很有可能因迷恋金钱而最终沦为金钱的奴隶。

天天与金钱打交道,被称为富豪的巴菲特对财富和金钱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巴菲特年轻时就宣称自己想要成为富人,但他说:我并不是想要很多钱,我只是觉得让钱慢慢增多会是十分有趣的事情。

事实上,巴菲特从来没有为金钱而不择手段的想法。从小,他就牢记父亲的告诫不要做任何可能会登在报纸头版的事。也就是说,不要做违反道德与法律的坏事。巴菲特一生追逐财富,却从不以非法的或其他不正当的方式赚钱。

就拿缴税来说,今天很多人或有意或无意地逃税漏税,甚至越有钱越要逃税。但是,巴菲特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主动纳税了。一天,巴菲特的父亲发现他在房间里填写一份表格,就好奇地询问。巴菲特说:噢,我在填写纳税申报表,爸爸。我已经向政府登记了我的收入,现在正在清算应缴税款。巴菲特的话,让父亲霍华德既意外又惊喜。他认为儿子的行为应该受到鼓励,就高兴地说:也许,我可以帮你缴纳第一笔税款。但巴菲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不,爸爸,我有收入,我交得起税,这是我自己的事!

你可能认为巴菲特现在已然是富豪,说他不迷恋金钱,对那些渴求财富的人来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巴菲特的回答是:我有一块黑色的画布,我还有许许多多的颜料,我得到我所想要的。现在我拥有较大数目的财富,但是,在多年以前,当金钱的数目较少时,我也拥有同样多的乐趣。

巴菲特希望年轻人创造和追求财富,但忠告年轻人不应该为金钱而疯狂,不要赚不正当的钱。他建议年轻人:不要有贪执财富之心巴菲特说过:活着,快乐最重要,亿万财富不会给人能力和成长,反而会消磨你的激情和理想。从一定意义上讲,金钱只是一串无意义的数字,只有拥有乐观、自信、勇敢、勤于思考的品质才能收获快乐而丰富的人生。

所以,年轻人不要把财富看成人生的目的。我们要认清财富的实质,了解财富的无常不定,而不是把它看成永恒;了解财富在人生中的局限性,而不是把它看成唯一。否则的话,没钱时我们会因贫困而烦恼;有钱时又会因为担心财富失去而烦恼。这必然会让人生变得非常不幸福。

追求财富只是我们追求幸福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今天多少对你我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我们不会改变什么,只不过是我们的妻子会过得好一些。其实,更多的幸福来源于心灵和精神的愉悦。

正确追求财富像巴菲特所说的追求财富,就是说年轻人要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

只有通过勤劳、智慧获得的财富,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不必有任何后顾之忧。所以,在赚取金钱时,我们既要有金钱眼,又要有道德之慧眼。也就是说,我们既要能使自己已有的财富增长,又要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不被金钱迷惑。

【忠告精华】追求财富是没有错的,但年轻人要取之有道,通过正当渠道获得财富。爱财也是没有错的,但年轻人要爱之有度,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

【不管你有多少钱,少花点钱】

如果你想知道我为什么能超过比尔盖茨,我可以告诉你,是因为我花得少,这是对我节俭的一种奖赏。

2008年,股神巴菲特的个人财富从之前的100亿美元飙升至620亿美元,因此一举超越领衔《福布斯》全球富豪榜13年的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BC电视台的女记者贝基奎克给巴菲特打电话,祝贺他当选新的全球首富时,巴菲特幽默地表示:如果你想知道我为什么能超过比尔盖茨,我可以告诉你,是因为我花得少,这是对我节俭的一种奖赏。

以节俭致富?这可不是玩笑话。作为大富豪,巴菲特的生活可不是我们想象的豪华又豪华,奢侈又奢侈,反而是简朴得近乎抠门。就连比尔盖茨都承认巴菲特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当BC电视台的女记者贝基奎克发邮件告诉盖茨巴菲特的言论后,盖茨幽默而谦逊地回复道:我很高兴将首富的位置让给沃伦。上周末我们一起打高尔夫球时,他为了省钱居然不买高尔夫手套,而是用邦迪创可贴。虽然打起球来不好使,但他省了数美元。我想这才是他当选首富的主要原因。本周末我们再一起打高尔夫时,我必须连邦迪创可贴也不用,一定要胜过他。

不少年轻人可能好奇巴菲特到底有多么花得少,我们不妨翻开他的传记《滚雪球》去看看。

巴菲特的生活比较简朴,一辆车子,一座多年没有翻新装修的房子,经营一家公司。他衣着很随便,西服总是挑选非常保守的裁剪方式,外套和领带没什么搭配可言。鞋子常常穿到磨损得很厉害。巴菲特曾经穿过一套价值1500美元的意大利西装,但只在极少数场合下他才会穿。妻子苏珊抱怨他不把衣服穿到非常破旧是不肯换的。周末,他通常会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T恤衫度过。

当第一个孩子苏茜出生时,以节俭著称的巴菲特把一个梳妆台抽屉改装成摇篮。第二个孩子霍华德出生时,他借来了一张婴儿床。

1960年,巴菲特前往纽约跟客户签合同,请客户拿出数十万美元给他打理投资。当时,他从纽约的广场饭店打电话给一位朋友,要这位朋友带给他6罐可乐,原因是这样他就不必为喝可乐而支付客房服务费。

哪怕是很少的钱巴菲特也斤斤计较。平时,他习惯以最优惠的折扣大量购买可口可乐,每次买50箱,每箱12罐。所以,他的车库门口总是堆放着很多可口可乐的箱子。而且,他十分留意自己生活中的开销费用,如手机费、房地产税、房屋修缮费,等等,他都会尽量控制并减少。

巴菲特一直开着一辆大众汽车,直到他的妻子认定这不利于他的形象,因此把他的座驾升级为一辆凯迪拉克。巴菲特换车之所以选择凯迪拉克是因为它有两个安全气囊,可以保证开车人和乘客的安全,而不是因为它贵。

奥巴哈共同基金总裁奥康纳回忆说:巴菲特总是说自己不需要打字机,一点也不需要,我向他推销了很长时间,最后他勉强答应购买一台。不过.

他并没有购买昂贵的总裁型打字机,而是选择了标准型打字机,就是那种公司的职员办公室都会放上十台八台的那种机型。

1999年,巴菲特在一次慈善拍卖会上,拍卖了他用了20年的钱包。他解释说:这个钱包没什么特别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的西服是旧的,钱包是旧的,汽车也是旧的,1958年以来,我一直住在旧房子里,所以还保留着这些东西。

你可能对巴菲特的节俭感到吃惊,甚至怀疑他可能如葛朗台一样是守财奴。并非如此。巴菲特的节俭只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这种节俭是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创造财富的手段。

巴菲特这种优秀的作风呈现在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面前,给人低调淡然的感觉。他让股东们都知道,巴菲特是我的合伙人,正在为我勤劳地工作。

他没有拿着我们的共同财产去为自己购买私人奢侈品,没有徒劳地浪费我的一分钱。这自然为他带来了良好的声誉,赢得了人们的信赖。当然,不管你有多少钱,少花点钱,其实也是巴菲特保住现有财富观念的体现。他把钱袋子捂得很紧,并把自己节俭下来的钱用于理性投资。所以,巴菲特以节俭致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说得通的。

众所周知,勤俭节约一直是我们推崇的美德,但遗憾的是,今天这个词似乎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了。现实是,大部分年轻人在溺爱中长大,享受着过多的美食和金钱,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早在2005年,《纽约时报》上就刊登了一篇题为《在中国买东西直到扛不动》的文章,写道:商店摆满了奢侈品中国人纷纷把钱花在了购买皮包、鞋、衣服甚至是主题公园郊游上。

的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已经对自己的浪费行为有些麻木了。

食物浪费随处可见,为追求面子不惜一掷千金,结果工资开下来,吃喝玩乐购,到了月底就成了月光族。没有储蓄,没有财务核算,一旦经济不景气,我们突然失业,生活就难以为继,或者如果有疾病,需要大额支出,我们就很难承受。所以,不管是为了节省钱生活,还是为了省下钱投资,我们都需要学会节俭,少花点钱。比如,只买必需品,不买奢侈不实用的东西;在打折的时段购买商品;买日化选家庭装;尽量在家吃饭,在外面用餐时坚持光盘原则,或者多余打包要注意,节约、爱惜物品绝不是坏事,但要有度。真正的节俭是把钱花得更有性价比,而不是把自己的生活质量搞得一塌糊涂。年轻人应该以既不压抑合理消费需求、又不张扬奢侈浪费为标准,践行巴菲特少花点钱的忠告。

【忠告精华】节俭不是不花钱,做守财奴,而是,少花钱,不浪费。你的钱每花出一分都要确保有两分的利润,然后才可以花出去。像巴菲特这位奥马哈先知那样精打细算过日子,最终你会找到通往富裕之路的大门。

【远离信用卡,不要预支明天】

信用卡看似方便快捷,但养成刷卡的习惯并非好事。它会像滚雪球一样让你最终负债累累!

信用卡的出现,给许多年轻人的消费生活带来了便利。持卡消费已经成为了当前人们的一种时尚。但是,在舒爽地刷卡消费之后,年轻人是否意识到其中的危机呢?

张林是销售业务员,刚工作时,他看到办卡有礼品送,就办了自己的第一张信用卡。开始时,张林的月收入只有一两千元,所以他每月只刷个一两百元,还总会提前全额还清。久而久之,他就觉得信用卡真是方便实用,所以,陆陆续续地又办了11张卡。信用卡越来越多,刷卡消费又很痛快,张林越来越依赖信用卡。对于还款,他总觉得能还上最低还款额就行。他不知道,那些没有还上的信用卡债正在慢慢累计利息。

6年转眼过去,张林工作仍不太稳定,也没有储蓄。其间,他还全脱产学习了一年,而这一年里他花钱全靠信用卡,还钱则全靠拆了东墙补西墙,刷了A卡,用B卡提现还账。上个月,张林已经还不出信用卡的最低还款额,并累计欠下了各家银行本金加利息累计达20万元,正遭到银行催债的夺命连环caU。多家银行称,如果张林再不还钱,银行将以信用卡诈骗的罪名起诉他。

张林无钱可还,悔不当初。当初只知道有了信用卡,可以今天花明天的钱,哪想到后来债越背越多,越来越还不起信用卡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但是,如果我们不控制自己花钱的欲望,那么刷爆信用卡的坏习惯总是让我们背负越来越多的债务,让我们变成卡奴,导致个人财务崩溃。这些债务影响了我们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如果还不上,我们还可能有牢狱之灾。

巴菲特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不赞成年轻人使用信用卡。当女儿苏茜看到身边的同学都用信用卡时,她也决定申请一张。但巴菲特劝告她,信用卡的年利率高达18%20%,不留心使用的话,会让她破产。

20xx年,巴菲特在自己亲自策划指导配音的动画片《巴菲特神秘俱乐部》里,化身神秘俱乐部的主任,与几个有想法、有激情的孩子一起讨论如何投资和理财,其中就谈到了信用卡。

巴菲特问狂刷卡的小男孩周安仔:你想过怎么还卡上的欠债吗?周安仔满不在乎,因为他的信用卡还款最小额度几乎是零。

巴菲特心知最小额度还款意味着高额利息,如果延期还不上还有超额罚金,所以他严肃地说:用信用卡,就像是一个人坐在漏水的船里一样,海水不断地涌入,却用一个非常小的茶匙从船里向外舀水。不等舀完,船就沉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无节制地刷卡消费,就会如一个半身浸水的遇难者那样,欠钱的利息会像海水一样渐渐漫过头顶,而他怎么挣扎也难以逃离!

所以,他建议周安仔:与其付给银行利息,不如开~个账户,每月往里存钱,然后再买你想要的东西。这样,银行反而得付利息给你!

股神巴菲特远离信用卡的忠告,提倡的是一种善于理财、适度消费的理念,这种理念无论对任何人都是必要的和善意的,对于当今的年轻人尤其重要。不过,由于要买房买车,年轻人可能并不能如巴菲特所忠告的那样完全地拒绝信用卡。所以,年轻人应该谨慎冷静,合理地使用信用卡。

建议使用一张或最多两张信用卡,按时全额还款,让额度慢慢累计提高就是够了。巴菲特的女儿苏茜发现朋友办了很多信用卡,平时拆了东墙补西墙,苦不堪言。她想起父亲的教诲,但彻底不用信用卡又不方便,就决定只保留一张信用卡,平时尽量用现金。

这种给信用卡瘦身的行为是很明智的。因为如果你有若干张信用卡,那么总的信用额度就会超过合理的范围,造成年费浪费,并有可能负债过多。

此外,持有不同银行的银行卡,容易造成资金分散,对账、换卡或挂失,又要奔波于不同的银行,无端浪费精力。

对于信用卡的使用,年轻人最好计划清楚,可以是一个月内的各项固定支出。如果使用信用卡购物时,要加倍小心,量人为出,做好还款的规划,不要扰乱自己的生活。

总之,年轻人要想实现财务独立,应该谨慎对待信用卡。节制消费,不要成为卡奴。

【忠告精华】使用信用卡应该谨慎,放开刷可能会让你破产。千万不要对对账单置之不理,要及时还款。

【即使只有1美元,也不借钱举债】

即使在只有1美元的时候,我也不去借钱。

我们上一辈人不喜欢借钱,更喜欢存钱,因为更多的存款意味着更安全和更富有。在他们看来,借钱,是难以启齿的,是贬义词。但是,如今年轻人的金钱观与父辈们大相径庭,更多的年轻人开始热衷于借贷。除了向父母借钱或向银行贷款来购买车房,不少年轻人可能还申请了银行的消费贷,网上人人贷等。

公务员戴明就是如此。大学毕业后三年,戴明已经获得了身为一名青年人所需的三大成功要素:一份政府工作,一套房子和一个好老婆。但是,只有戴明夫妻知道,他们的美好生活有个阴影,就是为了买上海的房子,戴明申请了一大笔抵押贷款。现在戴明工资的一半多要用来还月供。平日里购物、下馆子这些消费都不可少,节假日还要出国旅游,因此经济有点紧的戴明又申请了消费贷。眼看债务变多,戴明决定贷款炒股,让钱生钱。

任何形式的贷款,都是供我们在资金周转不开时使用,以实现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如果你沾染上贷款的瘾,或借钱举债过多,你的经济稳定必将受到威胁。就算你有经济能力一次性付清全款,但若过度使用借贷,利息和管理费也是一笔花销,可能并不划算。

可能有些人会说:我借钱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投资,通过买房或者买股票等来赚取更多的钱。这种说法看似很聪明,但是理财高手巴菲特却没有做过用借来的钱去赚钱这种事情。他知道这样做其实风险很大,因为没有人能保证每一笔生意都赚钱,如果没赚,本金也损失掉了,那么这个大窟窿怎么去填补呢?最终,你只得沦为债务的奴仆来偿还。

所以巴菲特忠告年轻人,无论何时不要动借债的念头。借钱去买证券或股票并希望快速挣钱的决策其实是一种投机,并不理智。

在经营公司的时候,很多年轻人在创业或管理企业时,可能认为运用财务杠杆是谋求公司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即使付出较多的利息也是情愿的。

但巴菲特不这么认为。巴菲特同样坚持尽量避免负债,觉得如果利息支出的比例过高,可能会使一家公司破产或倒闭。

贝尔斯登银行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贝尔斯登成立于1923年,曾是美国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和全美最大的债券承销商,股价最高时达到159美元每股。贝尔斯登的银行债务的杠杆比率比较高,2006年资产负债表就显示该年利息占营业收入的70%,到了2007年末贝尔斯登因次贷危机的冲击,利息支出已经高达营业收入的230%。即使贝尔斯登把公司所有的营业收入都拿出来也填补不了这么大的缺口。2008年初,客户出于谨慎纷纷撤资,贝尔斯登面临资金流尽而死的命运。最终,美国摩根大通银行以每股10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贝尔斯登这一古老而辉煌的企业,避免了其破产的噩运。

身为企业的管理者,你必须考虑每个决定背后的连锁反应。如果你大举借债,却无法按期偿还,结果是危险的。其实早在1987年,巴菲特就曾对是否举债有过清醒的认识。1987年,他在给股东的信中写道:尽管我们对于通货膨胀持悲观看法,但我们对于举债的兴趣仍相当有限。可以肯定的是,伯克希尔可以靠提高举债来增加投资报酬,即使这么做我们的负债比例仍相当保守,就算去应付比1930年经济大萧条更坏的经济环境我们也有信心。但是,我们还是不愿意去这样做。我们要的是百分之百的确定,因此,我们坚持一项政策,那就是不管是举债或者是其他任何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在最坏的情况下得到合理的结果,而不是在预期乐观的情况下,得到更好的效益。

在巴菲特看来,只要是好公司或好决策,就算不靠投资杠杆,也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事实上,巴菲特投资的可口可乐公司每年的利息支出仅占营业收入的8%,箭牌公司的利息支出仅占7%,波仙珠宝公司没有负债,利息支出为零。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一点额外的利润,就把企业最重要的东西暴露在不必要的风险之下。借钱生钱的说法并不正确,尤其是持续借钱,非但不会生钱,还可能使公司陷入债务泥沼。这是愚蠢的、不适当的行为。

上述道理放在家庭财务或个人财务的情景中同样适用。就拿年轻人现在最热衷的信用卡、房产贷款和购车贷款来说,使用银行卡,其实也是一种借钱,虽然方便,但仍需付出利息,使用不当很可能负债。向银行按揭买房,是很多年轻人的选择,但之后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件苦恼的事情。鉴于目前房产是生活必需品,还有投资的价值,这一项还算可行。

最可怕的是汽车贷款。汽车是个纯粹的消费品,而且还在不断贬值,贷款期越长,汽车价格下降速度越大,你就越可能陷入尴尬。再加上每个月养车要一千多,再还贷一千多,这样每个月大部分的收入都砸在车上了。万一再碰上你工作变动、生病住院等情况,还款就出现了问题。所以,年轻人最好不要借钱买车。如果要买,最好的办法是合理存款或精打细算理财,以筹集资金买车。

简而言之,年轻人要慎重对待借贷问题,牢记巴菲特的忠告,尽量避免负债,要从长远考虑,平日里多储备一些备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这样不仅会减少做奴的感觉,也会感到生活中的轻松和美好。

【忠告精华】年轻人尤其要慎重对待债务问题。即使是为了投资的目的而去借贷,风险也是很大的。

【今天节俭1美分,未来理出10亿元】

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钱找人胜过人找钱,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

20世纪80年代的某一天,沃伦巴菲特在电梯的地板上捡起了一美分。

所有人都惊讶不已,大富豪还在乎这一美分?巴菲特笑着说:这是下一个10亿美元的开始。

在巴菲特看来,节省下来的都是利润,都是赚的。但仅仅是这样还不够。节省下来的1美分只放在钱包里可不能变成10亿美元,应该让钱生钱。

试想一下,如果巴菲特把所有省下的钱都放在家里,今天他可能不会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富豪。

年轻人千万不要以为有钱了才能谈得上理财。对于时下的月光族,没有任何储蓄的年轻人来说,你首先要做的是削减消费,强制储蓄。银行理财产品动辄上万的投资门槛,使大多数年轻人只能望之兴叹。不过,如果你不做点什么,那未来几年你将面临结婚、子女教育、购房购车等问题,开支会逐步加大,负担会更重,因此,我们应该先打点好自己的财务收支。

一个好办法是养成记账的好习惯,即把你每天的花费都记在账册上,月底分析你的钱花在了哪里,并有针对性地削减不必要的开支。比如,通过记账,去统筹自己在外出就餐、休闲娱乐及服装饰品的花费,如果比例高,年轻人就必须削减每月不必要的消费支出,将每月日常开支占比下调。久而久之,我们就既能保证正常生活开销,又能节制一时冲动的购物行为,省下不必要的开销。记账变成习惯后,每月就会形成较为固定的结余,可以为实现未来的理财目标如养老、子女教育金做准备。注意,人情往来和再教育的资金应该相应留存,为以后的生活和事业打好基础。

有了钱就存起来,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但是,把钱存在银行反而亏钱,在今天已经是事实了。如果我们继续把钱放在银行,只是在慢慢削减我们的财富。巴菲特建议年轻人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投资。

在苏茜和霍华德少年时,巴菲特夫妇都给孩子一定的零用钱。苏茜和霍华德懂得攒钱,不过霍华德是把钱放在盒子里,而苏茜则把钱拿去投资朋友的生意一个卖柠檬水的小摊子。柠檬水的生意不好做,顾客只是几个同学和家长,苏茜勉勉强强拿回了本钱,遭到了霍华德的嘲笑。

巴菲特听说了此事,夸奖了苏茜,因为苏茜的生意虽然不顺利,但有投资头脑,这就很好。如果一个人像霍华德那样只把钱攒起来,钱没有创造新的钱,甚至还会随着通货膨胀贬值。

所以,待年轻人有了一定的储蓄,你可以先选择门槛低的理财方式。比如,每月用工资的20%进行基金定投及货币基金。这两种投资方式资金的起点都比较低,收益稳定安全。就拿基金定投来说,基金的购买起点低,而且每月从银行卡里直接划走需要资金,这样既能避免多消费、乱消费,还能以每月的小积蓄为将来做打算。当然,这一阶段,你总的投资金额不要超过工资收入的1/3,以保证你的生活不受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银行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在所有曾参与定投的投资者中,能坚持下去的只是小众,然而正是这些小众的收益非常丰厚。所以,年轻人做基金定投,应该像巴菲特做价值投资长期持有一样,坚持下去。

若是年轻人有充足的资金,此时投资理财要牢记巴菲特的一些原则,比如明确安全边际。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投资,不投机,不迷信,找到属于自己的理财方式。

建议年轻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八道风险承受能力测试题,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明确自己属于哪一类型的投资者。很多年轻人觉得股市挣钱,就把钱全部都放在股市里,没有考虑到父母、子女,没有考虑到家庭责任,这个时候他的风险偏好偏离了他能够承受的范围,是不正确的。了解你的个人风险承受度,合理分配自己的储蓄、股票、债券、基金、信托、保险、不动产等各种金融产品,最大程度地获得保障和增值。没有最好的理财方案和理财产品,只有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案和理财产品。

年轻人,仅仅满足于用努力工作换来高薪,却不关心如何有效地将高薪花出去,用钱来挣钱,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就算你是工作狂,若不懂节俭,不理财,不制定具体的收益支出及投资计划表,多年后你也实现不了财务自由。巴菲特说得好,金钱是一种可伸缩的资源,让它流动起来,才能成为我们的摇钱树。所以,越早开始投资理财,你越早能收获财富。

【忠告精华】省下来的每一分不必要花费的钱,都使你多一分钱为未来做投资或花在你更喜欢的事情上去。

【财富是时代的票根,应投放到社会中去】

钱就是一把票根,应该投放到社会中去。我不主张把钱留给孩子,特别是在我们的资金可以有助于60亿比我们贫穷的人之时。

2006年6月26日,巴菲特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捐赠仪式上,宣布将在未来几年中逐步向部分基金会捐赠自己资产的85%,在当时共计370亿美元。

其中5/6将捐赠给全球最大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他要求自己捐赠的资金必须通过各个基金会造福于人类,而不是供基金会维系自身的长期生存之需。

在捐赠仪式的发言中,巴菲特这样说道:50年前,我的几位家人和朋友坐在一起,把10.5万美元合伙交到我手里,断定我会比他们在积累财富方面做得更好。50年后的今天,我坐在这里思考的是谁在分散财富方面可以比我自己做得更好。这很合理。遗憾的是,人们总是没有坐下来想这个问题,而总是说谁可以经手我的钱。人们把钱交给某位专家,却似乎没有想要在慈善方面做点什么我一直认为钱就是一把票根,应该投放在社会中去,我不主张把钱留给孩子,特别是我们的资金有助于60亿比我们贫穷的人之时。

而且,我的妻子支持这样观点。

慈善事业首次出现如此规模的捐款,巴菲特的决定震撼了亲人和世界。

因为早年巴菲特曾以抠门闻名,对自己、对亲人莫不如此,就更别提对外人了。然而,巴菲特并不迷恋占有财富,他赞同安德鲁卡内基的观点从社会获取的巨大财富必将有一天重归社会所有。他曾说过:在50年前,我和太太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我们获得的财富已经可以使这个家庭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所以我希望能将赚到的钱回馈给社会。因此,他不主张把钱留给孩子,而是决定死后把钱捐出来。巴菲特之所以强调死后捐赠,是因为他认为钱留在他手里实现复利增长,要比直接捐赠出去对社会更加有益,这样他就有更多的钱去回报社会。

然而,2004年,在心爱的妻子苏珊离世之后,巴菲特开始转变想法。巴菲特说:最初我考虑我太太一定比我活得长,一方面她更年轻,另一方面女性比男性长寿,因此当时我设想遗产多半由我太太支配,很有可能成立一个名叫沃伦巴菲特基金的慈善基金。对此我非常放心,因为我太太乐于助人,她喜欢将财富捐赠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在这方面她做得非常好,我完全没有顾虑。现在,苏珊早亡,巴菲特必须自己来完成这项任务了。而且,巴菲特意识到死后才捐赠就好像是白王后的明日果酱,也就是说捐赠一直在延期。他开始考虑是否要在今天兑现明日果酱。

随后,在2005年12月,巴菲特在哈佛商学院的一次讲座中表明,他觉得自己继续保持基金会的复利增长不是在对社会做贡献,所以他考虑更多的是把这些钱捐赠出去。当时,这只是一个想法,还没有形成具体的计划。经过半年多的思考和筹划,2006年夏天巴菲特最终做出了上述的决定。

然而,在中国,大多数人对公益事业则表现得比较冷漠。胡润报告显示,20xx年中国前100位慈善家总计仅捐款8.9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前50位慈善家去年共捐出77亿美元,其中仅Faceb。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妻子就捐献了近10亿美元,超过中国前100位慈善家的捐款总额。

今天,无论我们的资产多少,大部分人还是把钱花在了购买DRC葡萄酒、爱玛仕手袋和凯迪拉克汽车上。回馈社会这个词在大部分人的心中,还是一个很生疏的词,甚至根本没有这个意识,也不会把财富当成一种责任。

年轻人,不妨想一想我们是多么幸运。如果我们出生在几百万前,只能当了野兽的食物。如果我们早出生六七十年,可能葬生在战火的硝烟中。幸运的是,我们出生在当代,有好的父母,享受良好的教育,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虽然我们未必有巴菲特挣得多,但我们仍然很幸运。

我们的幸运其实是来自前人栽下的树。个人的成功,更离不开社会的关爱和协助。正如巴菲特所认为的,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是这个社会给予的,和我的付出相比,我得到的物质财富多到不成比例。

很多人和我一样是良民,可有的人去伊拉克战场服役,有的在自己园区辛勤劳作,不像我一样得到疯狂的回报,我已经拥有了生命中的一切。

所以,巴菲特建议年轻人,在享受这份惬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种更多的树。

年轻人,想一想那些在山区、在非洲的人,他们没有像我们一样中卵巢彩票,命运坎坷,没有办法饱腹,无法接受教育,甚至身体都不强健。

难道我们不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吗?在追求财富积累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有一份责任感。只有拥有了责任感,财富才能发挥更加积极的意义。

慈善事业不只是哪一个年龄段,或者是哪一个阶层的工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可能非常关注企业的发展,但是并不是说慈善就做不了。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大家做慈善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国情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方式,但是我感觉大家的心是一样的。

很多时候慈善事业被称为富人的奢侈品,是富人才能享有的通过金钱改变他人命运的专利。所以,年轻人都觉得做慈善、做善事是有钱人的事情,自己没什么钱,慈善跟自己没关系。

巴菲特不这样认为,他希望年轻人牢记一点,慈善本身与金钱和地位没有关系。慈善的是心,而不是金钱。

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庄园里举行一场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的慈善晚宴,邀请当时的社会名流和富商参加。巴菲特也在其中。

晚宴将开始时,一个名叫露西的小女孩捧着自己的储蓄罐希望能将其捐赠出去。因为她没有请柬,保安不让其入内。露西说:这里不是举行慈善晚宴吗?我们是来表示我们的心意的,难道不可以吗?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对吗?正巧巴菲特看到了这一幕,他深受感动,带着露西进了慈善晚宴。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女孩露西成为了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慈善的不是钱,是心这句话也成为了当晚的主题。

的确,爱心是不应该区分高低贵贱的。只要有行善之心,即使你物质上一无所有,精神上也是一个百万富翁。当你资助他人的时候,同样捐出的还有救人济世的美德、善解人意的真诚,以及温情守望和社会责任。汶川地震时,成都市中心的义务捐赠现场,捐赠的人络绎不绝。在拥挤的捐赠人群中,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将自己积攒的硬币和一张百元钞毫不犹豫地全部投进捐赠箱并默默离开。这名乞丐的脸上展现幸福的笑容,他为自己还有能力做善事而感到满足。

你看,每一份捐助都是可爱的,无论多寡。你捐助数目可能不是很大,但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和牵挂,饱含对他人的深切关怀和同情。这种捐赠哪怕数量不大,也能让他人得到巨大的心灵安慰。

然而遗憾的是,在扭曲、庸俗的慈善观下,大多数年轻人对慈善有很多错误的认知和做法。有些人觉得捐得多自己没那能力,捐得少又觉得没面子。有些人虽然捐钱,但是更多是一种展示或炫耀,缺乏体温一样的关怀,甚至还有一种功利性心理。这种捐款所能表现的人道主义情怀早已大打折扣,不值得提倡。

要知道,慈善的本意其实就是彼此关爱的一种心意,应该是一种纯心,即最真诚、最自然的回馈。我们不应该将一些功利性因素,如社会荣誉、功利回报等夹杂到捐赠追求中。巴菲特在这一点上是年轻人的榜样。他没有建立什么沃伦巴菲特基金会、巴菲特医院辅楼,没有把自己的名字冠到一项大学奖学金或一座大楼上。

当记者问:为什么你从来不将自己的名字贴在医院墙壁上,也不曾在慈善聚会上坐在最前排的显眼位子上?巴菲特坦诚而幽默地说:对于我的名字是否出现在捐款名册上或者某个纪念碑上,我认为毫无意义。这并不是谦虚或者仁慈的表现,而是从心里我根本就不在乎。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投资取得骄人财富是一项成就,但是利用这些财富在建筑物上刻上名字或者让别人感激你、赞美你谈不上是成就仅仅把慈善看成富人的特权这件事,也是年轻人的一种片面认知。巴菲特曾举出很多数据证实了平民慈善或小额慈善的重要性。

巴菲特说:在美国,如果深入统计数据,你会发现国民生产总值的2%都进入了慈善领域,而中产阶级的捐款相对他们的收入其实比富豪更加慷慨。他还说道,犹他州的捐款比率在全美国是最高的,因为当地有摩门教。

这并不是因为摩门教徒更加有钱,原因是他们的信仰支持捐款行为,于是教徒们贯彻信念。巴菲特认为在大众关注和受益的领域,例如医学研究的投入上,中产阶级的捐款所占比重最大,富人反而不及。甚至,如果仅仅从收入上看,富人反而是最不慷慨的。

所以,年轻人不要把慈善公益当成富人、名人或显赫人士的特权。只要我们有公益之心,能帮助他人就是一种好事。当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能参与慈善,无论是参与当地的教育、医疗、环保,或是其他领域的慈善工作,这种行为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会是巨大的,而且从长远来看,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行为模式。

想一想,在汶川地震时,名人或名企的确捐了很多钱,但不可忽视的是,红十字会或其他公益基金会筹集的钱,多来自全国各地普通人的捐赠和全球爱心人士馈赠。他们可能根本没有什么积蓄,或者只是稍稍宽裕。但是,当他们意识到这些钱或物或许能帮助地震中受难的人时,他们放手捐了出来。正是这一笔一笔的捐款,最终变成了一笔巨大的物资,改善了不幸人们的生活。

不通过慈善谋求个人表现,这或许是巴菲特阅尽世事后,油然而生的一种内心确信。希望年轻人能牢记巴菲特的忠告,有关爱之心,用心去捐赠,无论捐助多少钱,你都是在做慈善,你就是慈善家。

【忠告精华】如果我们的社会多一些用心捐赠的慈善者,少一些用钱捐赠的慈善者,多一些真诚的捐助活动,少一些工于心计的捐赠秀,那才是真正的慈善。

【尽己所能去关爱他人】

我们不能光坐在弱者的面前唱赞美诗表同情。

年轻人有仁慈怜悯之心,同时也要有行善之力和救人之举,正如巴菲特所说我们不能光坐在弱者的面前唱赞美诗表同情,仅此这样如何去改善不幸人的生活呢?

有句话说得好,有多少种爱的方式,就有多少种慈善的方式。巴菲特建议年轻人,找到你自己关爱的点或希望帮助的对象去提供你力所能及的帮助。

早年,巴菲特做慈善的主要方向是防止核扩散。在他看来,核战争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人类最终都要面临这个问题。降低它发生的几率是一件值得去尝试的事情,它可能会使这个世界变得完全不同。所以,巴菲特每年都给泰德特纳的核威胁倡议组织NTI捐赠500万美元。后来,由于核问题解决乏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巴菲特将慈善的目的主要集中在人口控制问题上。他声称:即便是人口过剩,我也不会剥夺女性生产的权利,即便这个星球只有两个人,我也不会剥夺其选择的权利。即使我有7个孩子,我也不会把孩子的数量和人口过剩的问题扯在一起!现在,巴菲特把钱捐赠给了相信每个生命都有平等的价值的盖茨基金会,致力于在全球健康和教育领域减少不平等,改善人类的生活。

巴菲特的慈善捐款真实地显露出他的价值观和信仰。这种更人性化的回馈与仅仅填写一张支票的做法不同,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开端。

事实上,我们读过《滚雪球》会发现,巴菲特家族每个人在不同的领域和问题上用自己的方式帮助着不同的人。比如,巴菲特的姐姐多丽丝创办了阳光女士基金会,主要帮助那些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生活贫困的人和面临危机的家庭。巴菲特的大儿子霍华德擅长的是农业,他在世界各地尤其是非洲开展各种项目,亲自传授当地人耕种的技术。巴菲特的小儿子彼得巴菲特通过所擅长的音乐引发人们去关注印第安人的现状。后来他与妻子建立了N。V。基金会,援助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两个西非国家的女童。

所以,做慈善其实有很多方法和模式。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慈善仅仅定义为富人捐款。在我们当前的社会中,有很多人从生活和经历中受到启发,自发组织或参与到捐助活动中。

在厦门打工的80后女孩汤玲玲从小就喜欢看书。她得知山区的孩子缺少书籍,不希望山里的孩子因贫困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就决定为孩子们捐献图书。汤玲玲说:大事交给大能耐的人做,为孩子们建一个可以看书的地方,我们小能耐的人,应该能把它做好。

为了帮助孩子们找到有帮助的、有用的书,汤玲玲和其他朋友亲自挑选书籍,还就每一本书和书商们讨价还价。而为了帮孩子们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户,她从月租1200元的单身公寓,搬到了月租200元的民房;为了多给孩子们买一本书,她基本不买化妆品。

迄今为止,汤玲玲和其他志愿者购买和募集数万图书,在甘肃、四川、贵州、广西等山区筹建了14个中小学图书室,还打了一口井。

汤玲玲做这些不求回报,她最后说:孩子们不需要知道我,只要记得,在他们弱小的时候有很多人帮助过他们,小小的心里种下感恩的种子,他长大了就是个很棒的人了!

当我们踏上社会时,时时刻刻能够帮助他人为别人让个座,在别人需要时伸以援手,这些微小的事情也是一种慈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并且把爱心以实际行动传递给别人,就会发现,自己真的很快乐。而且,自己的行为无形之中会影响其他人,让其他人也来效仿。当你找到一群志趣相投的人,一起默默去做,就可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潮流。巴菲特对此非常赞成,他认为一旦我们开始了,捐款和善举都会随时日增多。

也许一个微小的慈善只是一片绿叶,可是当绿叶汇聚成森林,我们的社会还会不美好吗?

【忠告精华】年轻人不仅要有善心,更应该把善心变成行动,尽己所能去改善不幸人的生活。

【健康是最值得投资的股票,越早开始越好】

健康是最值得投资的股票。

当下许多年轻人认为,青壮年时期正是精力充沛、积累财富的好时机,所以他们拼了命地奋斗。然而,在为了梦想拼搏的时候,他们往往忽视了一个关键的东西健康。

29岁的蒋擎在深圳工作,是一家外企的中层管理人员。他每天都在为生活为事业奔忙。蒋擎早上7点30分起床,不吃早饭就赶到公司。到公司后,他对着电脑一坐就是一上午。中午时间紧,他从不出去吃饭,要么叫外卖吃盒饭,要么就泡点方便面凑合。晚上下班,蒋擎常有应酬,得陪客户喝酒、泡吧,一般午夜才能回家休息。

父母常责备说蒋擎不注重健康,但蒋擎无奈,他说:我当然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但每天工作太多,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唯独没有时间去考虑健康,更别提实行健康计划了。

如果按照蒋擎这些年轻人的思路,我们大致可以把人生划分成年轻时拼命,年老时享受这样两个阶段。不过,等到我们年老、想享受人生时,却往往遗憾地发现,自己的身体早已经不堪重负了。

最新的医学研究甚至告诉了我们更残酷的事实,即由于年轻人的生活不合理,许多疾病的患病对象开始年轻化。例如,冠状动脉疾病,一般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的人都是50岁以上的人,但是现在患有该疾病的年轻病人越来越多。不容忽视的是,这些年轻人在心脏病发作后,死亡率比中年病人要来得高。

巴菲特认为这种40岁前用命换钱,40岁后用钱换命是年轻人最亏本的一项投资。巴菲特最重视健康,他忠告年轻人,健康比财富和名誉更重要。因为一旦我们没有了健康,就失去了享受财富与名誉的资本。而且,巴菲特从投资者的角度认为,健康是最值得投资的股票。

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就能明白巴菲特此话中的投资智慧。20xx年,巴菲特的身家是470亿美元,而之前一年,他以敏锐的投资洞察力为个人资产增加30亿美元。如果按照过去45年平均20%以上的投资收益率来算,巴菲特健康的一年就能多为他创造100亿美元的财富,这相当于他前65年人生创造的财富总和。

身为公司的CEO,巴菲特的年纪已经非常大了。绝大部分投资大师和世界富豪早在80岁之前就退出日常经营管理,巴菲特却依然战斗在第一线。

2009年参加伯克希尔股东大会,79岁高龄的巴菲特连续工作一整天依然神采奕奕,连续回答问题4个半小时依然侃侃而谈,思维敏捷。20xx年,他仍以82岁的高龄掌管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当时公司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

对此,他的看法是人健康,脑不老,就算年纪大了,也是企业的珍宝。

巴菲特幽默又睿智地说:超级明星经理人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稀世珍宝,我们怎么能够仅仅因为生日蛋糕插满太多的蜡烛就将其抛弃。多年来,我们的经验表明,新出校门的MBA工商管理硕士和这些老年明星经理人相比简直差远了。他们的学术研究成绩看起来好得惊人,作为经理候选人求职时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但是他们往往缺乏老经理人那种个人对公司的全身心投入,也缺乏老经理人那些基本的商业智慧和实际经验知识。事实上,巴菲特不但不言退休,80岁大寿时他还告诉《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我打算工作到100岁以后。

年轻人,牢记巴菲特先生的忠告关注健康,投资自己,是回报最大的一项投资。要知道,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先决条件。一个虚弱、没精打采的年轻人,虽然有可能过上一种令人羡慕的生活,但是,他很难成为一个领导者,也几乎不可能在任何重大事件中走到前列。有良好的健康状况才可以提高我们个人的生产力。

提升自己的健康状况,年轻人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改变态度,要像重视投资一样重视健康。

我们常说,态度决定行动。对股票投资不重视,把买股票当成买彩票、不懂得认真经营的人,是几乎不可能仅凭运气成为富豪的。如果健康是一只股票,我们就应该重视它,长期地拥有它。所以,年轻人要改变之前那种自以为是铁人,完全不把健康当回事的态度。事实上,我们最初忽视健康,源于一种盲目的自信,即自以为钢筋铁骨。有些人连着通宵一周,一天只吃一顿饭,疲惫至极时小睡几个小时后,就又是满血状态。这使得他们有一种我身体很好,很能折腾的意识。但是,等到有一天身体抗议的时候,年轻人才明白再厚的底子,也有挥霍完的一天。

只要你现在意识到了健康问题,并及时调整作息,就能保持一种健康的平衡。养成每天固定时间的锻炼习惯,每天锻炼一小时,身体就会大大不一样了。

万科的总裁郁亮在公司里被戏称为万科运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自己也非常享受这个称号。据说,20xx年,郁亮意识到了自己的健康问题,决定开始锻炼,并把登上珠峰当作自己50岁的生日礼物。20xx年,他50岁生日还没到,这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了。而郁亮也一改之前的中年发福的形象,显得瘦削干练。有人请他对自己如今达到的人生高度做出评价,是3000米、5000千米,还是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郁亮认为自己站在珠峰大本营的5200米处,他解释说:我现在体重回到大学时代,体能比年轻时还好,感觉自己是青春再出发。

年轻人还要认清的一个事实是,你不是没有什么时间去提升自己的健康,而是你就算有时间也不去考虑健康,做健康的事情。比如,晚上有些人宁愿坐在电脑前看肥皂剧,也不愿意去小区或街心花园散步。所以,别说加班忙、累、没时间,你有时间去和朋友豪饮,有时间去唱卡拉。K,难道真的没时间去关心一下自己的健康吗?

此外,大多数人把提升健康当作是一项很花费成本的事情。事实并不是如此。你没有必要花重金去健身房,或者去买高级装备登山。只要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有度,适当锻炼,有效休息,那就有一定效果了。

年轻人,别等到只能像个老人一样慢慢行走时,才嫉妒别人能登山、下海;别等到只能躺在床上吃药打针时,才后悔透支了自己的健康。我们应该早早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越早开始投资健康越好。

【忠告精华】忙碌的年轻上班族要对健康抱有正确的认识,即健康比财富更重要,关注健康就是积累财富。

【照顾自己唯一的身体,要像保养汽车一样细心】

应该像保养汽车一样保养你的身体,这个回报是超出预期的。

20xx年9月,80岁高龄的巴菲特乘坐10多个小时飞机,跨越大半个地球来到中国。一落地,他便马不停蹄地展开三天近40场活动的行程,全程精神抖擞,未露一丝疲态。央视《对话》节目采访巴菲特时,人们发现,巴菲特走路大步流星,握手非常有力,对话过程中对各种问题反应迅速而且表达清晰流畅,令人惊叹。巴菲特的敬业和健康的体魄给中国媒体和企业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多年轻人可能会问:巴菲特如此高龄时,他的身体和头脑还如此健康,精力充沛,思维敏捷,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巴菲特的答案就是像保养汽车一样细心照顾自己的身心。

巴菲特曾经给大学生演讲,讲到16岁时,他只关心两件事:女孩子和车子。和女孩子交往不是巴菲特的强项,于是他把心思都放在了车子上。

然后,他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16岁那年的某天晚上,一个神仙出现在他面前,说:不管你想要什么样的车,我都会给你。明天一大早,这辆车就会扎上红绸彩带送到你家里。巴菲特欣喜之余,谨慎地问:怎会有这样的好事,有什么条件?神仙回答:只有一个条件。这是你这辈子能够得到的唯一的一辆车,你要用上一辈子。

年轻人,如果你是巴菲特,只能拥有唯一的一辆车,你会怎么对待这辆车呢?

巴菲特回答说:我会把操作指南仔细地研究好几遍,我绝对会把它老老实实地停在车库里,绝不会任其在外风吹日晒。哪怕稍微碰了一点点小坑,或者稍微有一条细细的刮痕,我都会马上去修补好,因为我担心会引起生锈腐蚀。我会像照顾婴儿一样去照顾这辆车,因为这是我这辈子唯一的一辆车,我得用上一辈子。

巴菲特顿了顿,忠告年轻的大学生说:对待你的身心,你应该和对待这辆车一模一样。你只有唯一的一颗心,只有唯一的一副身体,你得用上一辈子。如果你好好对待自己的身心,很容易会用上很多年。但是如果你不好好照料自己的身心,过了40岁之后,你的身心就会成为破铜烂铁千疮百孔,就像一辆开了40年却没有好好保养的老爷车一样。

看到这里,年轻人,你是不是有所感触呢?

不少年轻人都认为自己身强体壮,免疫力强,抵抗力好,能吃能喝能睡就没病。即使患了小病,坚持一下就挺过去了。甚至,有些年轻人把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吃不规律的三餐,甚至几天几夜不睡觉当成引以为豪的事情。这种种认识无不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

你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是这种不良的、无知的生活方式正在让我们付出代价。一项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死亡率最集中的年龄段是30岁~50岁,高等知识学历的人的平均寿命仅58.5岁。那些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缺少户外阳光运动和饮食结构不均衡的年轻上班族,患上颈椎增生、骨质疏松、微量元素缺乏和脂肪肝等的情况尤为突出。可以说,大多数不注重身心健康的年轻人,实际已经陷入健康负债之中。

年轻人,身体是我们一出生就有的巨额财富。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听话,而忽视它的存在。正如巴菲特所说的,身体只有一个,我们要照顾好它。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有三心二意,即要多一点细心,多一点关心,多一点耐心,还要加一点留意,加一点注意。

具体来说,你可以把身体当成自己的朋友,多关心它,加深与它的感情。身体讨厌生病的心情和我们是一样的,它只有在无计可施的时候,才会使用病这个笨办法来提醒我们对它的关怀和关注!所以,在日常生活我们要多关注身体的反应,了解它的需求。

比如,酒喝高了,狂吐一番,要多难受有多难受。这就是身体给我们的信号。也许你用几粒应急的胃药就缓解了不适,但你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更不要暴饮暴食,这才是对身体的关心。下次,我们一定要留意,做到节制,不要让同样的事情发生。

巴菲特把这称作是只有生病时才会明白的道理。一次,巴菲特的女儿苏茜去参加同事的升职庆祝会。在聚会上,苏茜没管住自己的嘴巴,把冷热食物混在一起吃,加上又喝了酒,结果回来后上吐下泻。苏茜遭了大罪,对巴菲特说:爸爸,这次我明白了两个道理,一是控制自己,了解自己能吃什么东西。二是健康是福,天气这么好,我却只能躺在床上。巴菲特笑了,说:这可是只有你生病时,才会想起来的道理,你可不要忘记了。

想一想,我们平时是不是一会儿冰激凌,一会儿馋嘴蛙,一会儿羊肉串,一会儿三文鱼刺身,如此没规律没节制,即便是铁打的肠胃也受不了。

所以,要想让身体健康舒服,年轻人应该少做,甚至不做伤害它的事情。比如,眼睛酸涩时,不顽固地盯着电脑;颈椎酸痛时,要做颈部运动;不要为了减肥,过度节食让胃部绞痛。

此外,巴菲特的乐观心态,也对他的健康状况有积极的影响。20xx年5月5日,在股东大会上,已经确认患上癌症的巴菲特用幽默的口吻说,自己感觉好极了。他开玩笑说:我有4名医生,其中至少一两人持有公司的股票。他们提出各种治疗方案,没有一个人建议我入院治疗,也没有要求我休息。

巴菲特的乐观心态,恰恰契合了医学界所提及的引导健康的说法。

曾任美国精神治疗协会会长的卡特博士认为:正确地运用肯定态度将有助于改善你的健康,延长你的寿命,使你精力充沛,倍感幸福,从而在各方面取得成功,并且还能替你保持一件最主要的东西心灵的平静。身心是不可分割的,要得到健康的身体,我们也要有积极的心态,务必让自己在工作、娱乐、休息、饮食和研究方面,都培养良好而平衡的健康习惯。

巴菲特始终不忘健康长寿,他希望人们记住的既不是他在投资领域的非凡成就,也不是他与众不同的投资理念,而是投资之外的健康、长寿和幸福。在健康快乐中进行工作,在工作中享受健康快乐,应成为更多年轻人的共同追求。

【忠告精华】年轻人,千万别等到身体发怒的那一天才记起它的存在。你要细心照顾自己的身体,多倾听身体的话,并按照身体的指引去做。你会发现,这对你,对身体而言都绝对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对话!

【工作和休息从不矛盾,懂得休息的人才懂得工作】

休息等待也是一种投资方式。

巴菲特的确是一个工作狂人,但是,他并不是一个不懂得休息娱乐的人。

巴菲特始终关注健康长寿,自然懂得把休息娱乐加入工作间隙或生活之余。艾丽斯施罗德在《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中写道:周五晚上,沃伦巴菲特穿上一件夏威夷短袖衫,陪着妻子苏珊一起去参加在公寓旁的网球场上举行的传统泳池派对。在灯火通明的奥林匹克泳池前,苏珊会伴着火炬灯的光影,演唱怀旧歌曲,成为派对的焦点。

巴菲特也喜欢演出。20xx年他抵达中国的当晚,就在比亚迪公司宴会上现场表演才艺,弹着吉他唱歌。

此外,每年,巴菲特都会邀请全美的经济学高材生来他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访问一天。这天,他与学生座谈,并陪他们参观自己的企业,而其中最精彩的节目就是巴菲特游戏。巴菲特曾应学生的要求与他们换眼镜戴;被要求学某种动物尖叫声;被要求表演拳击、跳迪斯科;被要求模仿《小鬼当家》的某个经典动作;被要求扮作小偷去偷在座的某个人的钱包此时不苟言笑的巴菲特像换了一个人,荒唐怪异的举动让学生们捧腹喷饭,笑成一团。在这种游戏中,巴菲特自己也感受到了欢乐。

当然,巴菲特最重要的娱乐是打桥牌和会朋友。大多时候,桥牌和朋友是相互交叉的。他和朋友有时会打上几个小时。

其实,我们同样也能从巴菲特的一条投资理念看出他对休息的看法,这条理念即休息等待也是一种投资方式。在巴菲特看来,由于欲望驱使,投资者和股民总是忙碌交易。要是他们掌握着有投资价值的行情固然好,行动能收到成果,但现实是,很多年轻人根本没有发现市场行情,或者看不懂市场,所以这个时候的行动无疑是盲目的。承认自己没掌握行情,或看不懂形势是有意义的,至少它让我们懂得了休息与等待的价值。巴菲特认为,休息和等待也是一种投资策略,休息就是修补,而且还能让自己更慎重地考虑自己要做的事情。

因此,39岁的巴菲特在1969年底宣布自己将暂时隐退,原因就是他感觉整个股市的形势疯狂得让人无法掌控。巴菲特的这次退并不是我们认为的清仓离场,而是他停下来对自己和公司进行了组织调整,实则是为了以后更加有力的进。

所以,巴菲特忠告年轻人,一个人若是苦心孤诣地投身于一件事情,期间没有休息和消遣,那是难以达到最佳状态的。因为这样会打破机体的内在平衡,过度支出体力和精力,有损于身心健康。

遗憾的是,当下很多年轻人认为休息是耽误时间、影响效率。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懂得休息的年轻人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收获我们希望的效果。

珊妮是美国IMG的业务员,工作是在高尔夫球场及网球场的新人当中发掘明日之星。珊妮非常赏识加州的一位网球选手,希望招揽对方加盟到自己的公司。为了打动对方,每天必须在纽约办公室忙碌12个小时的珊妮总是抽出时间关心这位选手的受训情况。当对方在欧洲比赛时,她也会趁周末之际乘飞机飞到欧洲探望对方。有好几次,她居然连续一周都未合眼,忙着飞来飞去,追踪这个选手的进步状况。

当该选手参加法国公开赛时,珊妮为赶去巴黎,忙碌了几晚没合眼,下飞机时,她已经累得大脑空空了。在当晚的一个宴会上,这位年轻选手希望珊妮帮自己引荐偶像瑞士名将伯格。伯格是IMG公司的客户,珊妮自然认识。

然而,令人难堪的事情发生了。珊妮向伯格介绍这位选手时,居然忘了这位年轻选手的姓名。她实在是精疲力竭,过度疲劳使她大脑刹那间一片空白。好在柏格有风度,尽力设法打圆场,解决了尴尬场面,可是这位年轻选手却面红耳赤、张口结舌,心中更是难过得不得了。

珊妮的失误毁了她之前的苦心和努力,她失去了这位年轻选手的信任。

后来这位年轻的选手真的进入了世界排名前十,但遗憾的是,他再也不是IMG公司的客户了。

年轻人因不注意休息而让自己体力透支,因为过度劳累而导致精神不济,是很不明智的。如果你觉得手头的工作渐渐变得棘手,开始厌倦它们。

这不是因为你变懒惰了,而是你早已疲惫不堪。不过,你的内心并不希望自己就这么把该做的事情糊弄过去,所以强迫你自己机械地完成任务。这时,恰恰是你最需要去休息娱乐的时候。

对劳累的天文学家来说,一场轻松愉快的球赛有助于天文学家发现新星。备受困扰的商人也许在乡村呆上一天,烦恼就会迎刃而解。在这里,休息就如清新的空气一样沁人心脾。可以说,劳逸结合这种方式,能让人们养精蓄锐,储存能量,更好地持续发展。

巴菲特的儿子彼得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常常废寝忘食。巴菲特不反对他这种认真和执著,不过也不认同这种透支健康的行为。他时常告诫自己的孩子,无论如何都要以重视身体为第一,并在这个基础上专注事业。

至于怎么安排工作和休息才算劳逸结合,这里有四点建议:年轻人要根据工作的性质和条件的不同来决定一个人的身体比较娇弱,承受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度低,那么他就需要更多一点的休息。否则,超过了身体承受的限度,那工作就如沙盘磨轮,会磨损你的生命。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互补适量的体力劳动是有益身心的,适量的脑力劳动也有一样的作用。一个人若脑力劳动过度,也违背了身体自然发展的规律,就像运动员试图完成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高难度动作一样,也会伤筋动骨的。所以,在脑力劳动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做一些日常的、机械的体力活有时也是一种解脱方式。比如,在电脑前工作久了就站起来做做运动。这是劳动中的休闲。

保障充足睡眠在工作日里睡眠不足,这已经成为现代上班族的通病。年轻的上班族希望通过休假补足睡眠负债的做法不但没起到作用,反而影响了健康。很多人借口工作忙而没时间睡觉,但这并不是真正原因,拖延症,或宁愿留点时间给自己玩乐也不愿早睡才是不少人不睡的因由。

不要觉得每天8小时左右的睡眠是浪费,听听巴菲特的回答:如果是把睡眠当作一项投资或者是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做的话,任何人都会觉得承担得起,就好比一个商人正在做一项生意,起初他不愿意花100000美元投资,因为害怕承担损失,但是如果每年都有24%的回报,那事情就不一样了,他会很乐于投资。充足的睡眠就是这样有高回报的投资。

所以,年轻人应该重视睡眠,在工作日里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周末规律作息,不再赖床;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间;用小睡片刻的方法改变疲惫状态,或在睡前关掉手机,平复情绪,营造好的睡眠环境。

休息可不是无所事事,也并不只是睡觉,或者吃喝玩乐这种纯粹的休息只能使人空虚郁闷、寂寞无聊,身体带来的损耗会比过度劳动对身体的磨损作用还要大,就像暴饮暴食之后,人会感到十分难受。

所以,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放假的生活比正常上班的日子还要累。这就是休息不当引起的。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安静、愉悦的环境,做到放松自己、舒缓身心。

简而言之,巴菲特认为工作和休息并不是对立的。休息也是工作的一部分,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所以,他建议年轻人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不要透支自己的健康。

【忠告精华】一切人、事、物都有休养生息的过程,能量充足之后,你才会走得更好。所以,年轻人,要把握紧张工作与放松休息之间的正常循环,做到劳逸结合。

【饮食要简单,体重须控制】

谈到食物,我只是遵循一条很简单的原则,即如果三岁小孩不吃的东西,我也不吃。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健康长寿之道和他的投资成功之道,其实都非常简单。多年来一直坚持简单饮食的原则,几乎到了偏执的地步。因为在他看来越复杂,越难懂,越难做到,越难坚持。

巴菲特的饮食到底有多简单呢?平时,巴菲特最喜欢吃由面包、肉、蔬菜三合一的汉堡。

据说,他受邀参加由《华盛顿邮报》女老板凯瑟琳格雷厄姆举办的晚宴时,与美国总统、政府部长、国会议员、大企业家等社会名流一道进餐。

但是,当一道道世界各地的美食依次上来,他却一口不动,原封退回。负责晚宴的厨师长不解,亲自来询问原因。巴菲特说:我只吃汉堡和薯条。

1995年,巴菲特夫妇跟随比尔盖茨夫妇做了首次中国之行。当盖茨的团队人员问巴菲特想吃什么,巴菲特写道:汉堡和炸薯条。其他什么都不吃。他甚至在什么都不吃下面画线以示强调。

巴菲特尽量不去高档饭店吃饭,有时候他去奥巴哈当地的一家只供应牛排和土豆的餐厅吃饭,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家餐厅。餐厅老板说他常点一杯樱桃可乐作为开胃酒,又点一些牛排,几个厚厚的多汁汉堡。

此外,巴菲特经常吃些爆米花、薯条,在观看球类比赛时,也会时不时地抓一把爆米花津津有味地吃着。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巴菲特逐渐对垃圾食品有所收敛,但油炸玉米饼仍是他的主食。

其实,巴菲特的饮食简单原则并不难理解。国内外最长寿的老人很少是那些什么山珍海味、奇珍异宝都吃过的富翁,而是山野乡村的农夫,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吃得简单,想得简单。当然,巴菲特这种西式的饮食内容我们并没有必要照搬,但其原则值得我们借鉴。

至于饮料,众所周知,巴菲特唯一钟爱的就是樱桃可乐。他也饮酒,但是非常节制。因为巴菲特发现很多人因为过多饮酒而导致人生失败。他说:你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但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事情,对于大多数公司和大多数个人来说,命运往住在你最脆弱的环节把你猛然击垮。根据我一生的经验,我发现人的两个最脆弱的环节是过度饮酒和过高财务杠杆,因为我看到太多的人由于过度饮酒和过度借债形成的过高财务杠杆而惨遭失败。

据说,一次晚宴聚会上,主人拿出一瓶60年的法国红酒,价格非常昂贵,特意请巴菲特先生品尝。谁知,巴菲特却紧紧捂住自己的杯子,说:我还是喝我的可乐,你把这杯红酒折成钱给我吧。

巴菲特不贪杯,饮食有度,自然有利于健康。反观现在不少年轻人仗着自己年纪小,还很有本钱,就很豪爽地往肚里灌。他们或者是由于饮酒过度而伤害到了健康,或者是因酒精中毒而危及了自己的生命。2002年夏天的《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研究报告就指出,35岁以下的男子与55岁以下的妇女饮酒对健康不利,他们哪怕是喝酒不多,与完全不喝酒的人群比起来,面临的死亡危险要更高一些。

所以,年轻人应该慎重对待饮酒问题,尤其要从健康角度应对生意场上流行的酒桌文化。

巴菲特非常注重控制体重,节制美食。他曾开一张面额1万美元的支票给他的女儿苏茜,打赌只要他的体重增加,就可以随时兑付。于是女儿想方设法拿冰琪淋来引诱他,或是死活拽着他去麦当劳,但这些都没用。

在巴菲特看来,控制体重可不仅仅是因为形象,而是由于肥胖是一个健康问题。它会引起许多一系列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痛风等。

当巴菲特的女儿苏茜成为家庭主妇和孩子母亲之后,变得越来越胖时,巴菲特决定和女儿做一个买卖。这个买卖是,如果苏茜能够减肥成功,她将获得一个月内购物免单的机会,所有的购物支出都由巴菲特支付,且不设上限。但是,如果苏茜的体重反弹则要把所有的钱退回给巴菲特。

苏茜为了赢过一向吝啬的老爸,开始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经过一时间段,她果真瘦了下来,得意地对巴菲特说:爸爸,我减肥成功了,你可要兑现承诺了。巴菲特看到女儿瘦下来,很高兴,爽快地为女儿的购物消费签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强度的降低,社会肥胖人群不断扩大。很多年轻人久坐不动,又不注意适当饮食,往往变得肥胖。因此,控制体重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

另外,要注意,巴菲特所说的控制体重,并不是要年轻人为了减肥而刻意节食,一天三餐什么都不吃,而是说要控制自己的食欲,不要暴食,不要多吃。过度节食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导致人们贫血,身心疲惫,甚至会造成神经性厌食,可谓得不偿失。健康地控制体重的方式应该是多吃水果、鱼类和新鲜蔬菜,少吃高脂类食物。而且年轻人还要加大运动量,久而久之就能看到效果了。

年轻人,尽管你现在还身强力壮,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身体健康,就纵容自己大吃大喝,过多饮酒。合理饮食,你才能让自己的身体保持最佳状态。

【忠告精华】良好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是身体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健康的饮食应该是秉持简单原则,不贪吃,不贪杯,适度适量。 ()

【不一定要做运动发烧友,但要坚持体育锻炼】

你知道我们寿命长短取决于父母这件事?我认真地观察过我母亲的锻炼和饮食情况,她在跑步机上走了4万英里。

20xx年5月4日至6日,美国东部的奥马哈无疑是全世界最受瞩目的小镇,因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大会在这里召开。82岁的巴菲特去年被诊断出前列腺癌,人们都纷纷猜测他还能坚持多久。巴菲特可不管这些,5月6日这天,他出人意料地为股东们安排了一项特别的活动-5000米长跑。

他把这次长跑命名为投资于自己,说自己在宣扬一种健康有活力的生活方式,并认为公司的股东需要财富同时也需要健康,而运动特别是长跑无疑能给两者提供不错的动力。他甚至说,明年自己将是长跑比赛的参赛者。

毋庸置疑,在巴菲特眼中,运动与健康密不可分。虽然严格来说巴菲特并不是一位运动发烧友,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有限的闲暇里,他确实是一个喜欢运动、乐于锻炼的入。

巴菲特在奥巴哈的办公室内外就装点了不少的体育元素。他的传记作者艾丽斯施罗德在传记中写道:在办公室外面的走廊上,摆放着内布拉斯加玉米剥皮者橄榄球队的照片屋里还有一个用人造荧光树脂做成的棒球手套。此外,他的办公室门上写着今天像冠军一样投资的标语,这其中的灵感来自圣母大学橄榄球队更衣室中的标语:今天像冠军一样踢球。

数年前,为了保持健康,巴菲特每周都会参加3次健身课程,而跑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他也因此减去了5.4公斤体重。

不过,巴菲特最喜欢的运动是乒乓球。艾丽斯施罗德记载:8岁的时候,巴菲特的父母送了他一套拳击手套,他上了一堂拳击课之后就再也没有戴过它们,唯一让他从小迷恋的运动就是乒乓球。巴菲特没日没夜地在球桌上打球,甚至拿过小学乒乓球冠军,即便在大学里,他也是数一数二的乒乓好手。

75岁生日时,巴菲特的生日礼物就是一节乒乓球课。当时,他的教练是9岁的华裔少女邢延华。从此,邢延华就成了巴菲特的御用对手,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中,与巴菲特打上几局乒乓球。如今已经成为美国乒乓球队队员的邢延华曾客观地评价了老对手:巴菲特喜欢打削球,削球并不容易掌握,他打得非常不错,看得出他很喜欢打乒乓球。

20xx年5月的股东大会上,82岁的巴菲特就和伯克希尔的董事、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一起打起了乒乓球,其间,巴菲特还多次上演大力扣杀。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搭档双打,也被称作史上身价最高的乒乓球赛。

除了乒乓球,巴菲特高中时经常练习举重,大学里参加过划艇俱乐部,现在也会偶尔玩玩网球、手球、棒球和高尔夫。他高中和大学都是高尔夫校队的成员,他经常打高尔夫,和老虎伍兹是好朋友。他是个棒球迷,78岁高龄时,还担任波士顿红袜队和坦帕湾魔鬼鱼队的开球嘉宾,投出了一记好球。了解巴菲特的人会知道,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和棒球也脱不了关系。他从40年代的红袜队打击之神泰德威廉斯那里学到了投资的秘诀,即投资的好处,就是你不用每一球都挥棒,如果球投得太高或是太低,就不要挥棒,没有裁判会判你出局,你可以慢慢等。

体育运动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巴菲特的生活。如果不是保持锻炼,我们很难想象80多岁高龄的股神能够有如此旺盛的精力,把投资神话续写至今。

巴菲特希望他的家人、股东和社会上的年轻人多多参与体育锻炼。然而,在当下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广场上花园里都是老年人在锻炼,根本不见年轻人的身影。年轻人都在做什么?下班之余,他们只顾着打游戏、上网、发微信、吃零食。当问及他们为什么不出去锻炼时,一些年轻人优哉游哉地说:这样舒服,一边看电影一边吃东西,除了去方便我都不用起来,多好啊!

舒服享受是一时的,不运动的坏影响却是长久且严重的。天气一转变,不运动的年轻人身体适应不过来,就容易出现感冒、咳嗽等病状,常令年轻人免疫力下降。一旦体力不够,睡眠不足,年轻人就会精神萎靡不振,办事情效率低,给人颓废的感觉。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多运动能够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消耗身体内多余脂肪,并且能够锻炼心肺的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所以,年轻人应该从电脑前离开,到室外去运动。

当然,要想锻炼有效果,年轻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需要改变以下三个观念。

误区一:没有时间锻炼。一说到锻炼,不少年轻人张口就是:天天那么忙,哪有时间锻炼啊!其实,健身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占用时间,我们每天从打游戏、看肥皂剧或浏览网页中抽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够了。资深的健身教练张长峰说:平时一周抽出两三次的时间锻炼,一次锻炼一个半小时,只要坚持下去,也一样能取得不错的健身效果。歌手庾澄庆就特别爱运动。他只要没有演出,每天运动的时间不会少于3个小时,每天骑车2次,此外他还参加其他的户外运动,如爬山、游泳,等等。

误区二:一定要去健身房才能运动。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认为运动就要到健身房之类的场所。但其实,做锻炼并不一定要去这些场所,在家里或者上班路上都行。像快乐家族中的李维嘉、谢娜,一有时间就会在家做瑜伽。李维嘉就多次在自己主持的节目中展示自己的瑜伽动作。他坦言:做瑜伽对调节身体非常好,尤其是在工作不规律的时候,对身体恢复非常好。另外,平时出门尽量步行,上楼梯尽量不乘坐电梯,工作之余做做健身操等等,日积月累都能增强自身的健康状态,对身体产生良性影响。

误区三:随便放弃锻炼。健身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够达到效果。但是,现在年轻人主要是为了塑身、美体,稍微一有点效果就不再坚持了。还有些人是锻炼了一段时间没见什么效果,更是不坚持了。锻炼要有毅力,这是一生的事情,刚开始可能会坚持不下去,可是只要过了那道坎,你就能找到其中的乐趣,打造健康有活力的身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最大的业余爱好是打桥牌。每周,巴菲特都会空出6小时玩牌。他甚至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一个监狱的房间里有3个会打桥牌的人的话,我不介意去坐牢。巴菲特认为打桥牌是锻炼大脑和思考的最好方式,这和投资策略很相似,因为每10分钟,你就得重新审视一下局势。可以说,桥牌是巴菲特脑力运动的方式。

年轻人,牢记巴菲特的忠告,你不一定要成为运动员或运动发烧友,但你要动起来,去运动。

【忠告精华】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这是巴菲特健身的原则。你不一定要尝试花样繁多的健身项目,请至少选择一项运动坚持下来。

【重友谊,结交优秀的朋友是一种幸运】

半个世纪前我认识了一个叫查理芒格的人,从那时候到现在我们就成了特别好的朋友。

人是群居动物,一生不能没有朋友。有了知心的好友,你就有了滋润人生的源泉。巴菲特非常重视友谊,有不少知心的朋友。他从朋友那里得到了快乐、支持和有益的教导。所以,他希望年轻人要广交朋友,多觅知己。

众所周知,沃伦巴菲特有很多至交好友。1984年沃伦巴菲特与比尔鲁安在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课上结识,1969年巴菲特邀请鲁安来管理部分投资者的基金。2005年,鲁安去世,巴菲特称其为一生的好友。业余桥牌高手的巴菲特和世界桥牌冠军莎朗奥斯博格在纽约的一场桥牌比赛中结识,自此结成了深厚友谊。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是忘年交,巴菲特与比尔盖茨惺惺相惜,他在捐出身家时,说选择盖茨基金会的一个原因是盖茨和梅琳达是他十分信任的朋友。而且,巴菲特还把比尔盖茨安排进董事会,目的是在其离职后保护该公司的文化和价值。

但要说到巴菲特的知己,我们必须要谈谈查理芒格。1959年,巴菲特与芒格在奥巴哈俱乐部的一次晚宴上结识。芒格大巴菲特六岁,当时的职业是律师。两个人见面开了玩笑之后,很快对彼此产生了兴趣。他们分享了投资理念,看起来很合拍。结束这次会面后,巴菲特和芒格经常打电话,讨论不断,关系开始亲密起来。后来,芒格加入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成为了巴菲特的搭档。现在,每年春天的伯克希尔年会上,他俩并肩坐在台上,向近3万名股东和崇拜者传播关于投资、商业和生活的心得。

巴菲特和芒格可谓性情相投。他曾对自己的传记作家艾丽斯施罗德说自己和芒格简直是连体婴。确实,他和芒格走路时都斜向一个方向,步态同样笨拙,同一款灰西装僵硬地挂在身上,连他们那灰白色头发的梳理方式都一模一样。他们以相同的方式思考,对投资着迷。巴菲特坦言:我们都讨厌那种不假思索的承诺,我们需要时间坐下来认真思考,阅读相关资料,这一点与这个行当中的大多数人不同。两个人非常有默契,能读懂对方脑子里的东西,无须说话,靠心灵感应就行。

当下有些年轻人自觉能力强、个性独特,认为自己不需要朋友。这样的想法是危险而错误的,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事业上,一个人能找到一个志同道合、可信赖的搭档和朋友是幸运的,这比起在单打独斗的困顿中艰难跋涉要轻松得多,而且取得成功的机会也将更大。

芒格对于巴菲特来说无疑就是这样的朋友。而且,在巴菲特的心中,芒格更是一位老师,在关键时刻为巴菲特指点迷津,在其失意时给他支持并为其分担忧愁。巴菲特当年跟着偶像本格雷厄姆学习,一度偏向低价证券。

查理.芒格告诫巴菲特说:这种投资理念不对。长期赚大钱的方法是投资一家好的企业,坚定不移地持有它,或许还要为它增加更多好的业务。对巴菲特来说,这是相当大的改变。

事实上,芒格一直被视为伯克希尔公司的镇山之宝。巴菲特的长子霍华德巴菲特曾说过,他爸爸是他认识的人中第二聪明的,查理芒格才是第一。巴菲特也多次高度评价芒格:我在生意上乐事多多,然而,如果我未曾与查理结伴的话,相信将不会有这么多。他以他的芒格主义带来了愉悦,并显著地塑造了我的思维方式。虽然很多人给查理冠以商人或者慈善家的头衔,我却宁愿视其为一位教师。而且,很显然伯克希尔公司正是因他的教诲,才更富有价值并备受推崇。而芒格则把一切首先归功于巴菲特,说他在过去近50年的投资长跑中,他始终表现出超人的聪颖和年轻人般且与日俱增的活力。

朋友是我们需要借鉴和依靠的人。一个朋友扩大了你的生活圈和见闻,并且协助你探索这个世界。他给你介绍了其他的朋友,他向你推荐了好的书籍或者有趣的论坛,他告诉你哪里可以吃到美食或买到廉价的衣服,他教会了你某项运动的诀窍,或者做生意的门路可以说,朋友使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同时提升了自己。

如今,巴菲特和芒格都已经步入高龄,两个人之间的互动和相处也时时显出情意。20xx年,巴菲特和芒格访问中国,接受记者采访。芒格视力听力不好,但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每次坐在主席台上发言往往忘了翻译的存在。

这时候,巴菲特就会拉拉他的衣袖,然后指着翻译站的方向,提醒芒格注意停顿给翻译时间,几次之后,芒格竟然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巴菲特一碰他,他就会马上停下。

一枝一叶总关情,巴菲特和芒格的友谊以及因此释放出来的人性光辉,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在将近50多年的时光里,他们保持着心态的平和,以及彼此之间的信任、理解、适应和包容。所以希望年轻人也能找到相伴一生的好朋友。

那么年轻人应该怎样赢得让自己受益终生的友谊呢?巴菲特忠告年轻人以下几点:以真诚的态度结交朋友很多人结交朋友是出于功利性目的,这样的友情很难长久。真正的友谊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喜爱,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如果你抱着虚伪的心与人交往,对方很有可能避而远之。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见面之前都只闻其名,甚至还对对方有很深的偏见。盖茨认为巴菲特小气,不懂技术,靠投机发财,巴菲特则觉得盖茨是运气好,靠时髦的东西赚了钱。但是,他们见面,真诚地沟通过后,都开始欣赏起对方了。

尽可能结交优于自己的人有些人年轻人有虚荣心,喜欢结交不如自己的人,以炫耀自己。这种想法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年轻人应该有见贤思齐之心,这样才能受到好的影响,提升自己。

注意,这里的优于自己,并不是指家世显赫,地位超然,而是指有内涵,让人称道。比如,巴菲特的朋友都对工作热忱、正直、爱读书。有这样的朋友,他的人格可以反映和校正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这是一种好朋友。此外,对于那些赞美你的缺点,或者谄媚你的人,尽量不要结交。

年轻人,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完全离群而独居,人总要与其他人交往。向巴菲特学习,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信赖和扶持一生,将使你的人生更加幸福。

【忠告精华】人活在世上几十年,应该去结交朋友,对朋友信赖、关怀,心怀感激。朋友将回报你信赖、关怀,给你带来快乐和成功。

【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是跟什么人结婚】

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是跟什么人结婚,只有在选择未来伴侣这件事上,如果你选错了,会让你损失很多,而这个损失,可不仅仅是金钱上的。

当下年轻人在婚恋上有些草率,不愿花时间和精力与对方相处了解。有时候,仅仅见过几次或因对方条件不错,就闪婚。结果,生活背景和经济条件的差异下,婚后的生活并没有一帆风顺,幸福闪婚往往变成悲伤闪离。

巴菲特对于这种轻率的结婚非常不赞同。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对选股的态度看出来,因为这二者是一致的。他说:在伯克希尔所有的投资活动中,最让我和查理兴奋的是买人一家由我们喜爱、相信且敬重的人管理的、具有非常好的经济前景的企业。这种买入机会难得一见,但我们始终在寻找。我们寻找的投资对象与寻找终身伴侣的态度完全相同:我们需要积极的行动,强烈的兴趣和开放的思维,但并不需要急于求成。

巴菲特不会一听报纸上说哪一只股票好,就马上去买。他认为这种草率会造成投资决策上的重大错误。在选择妻子上,他也同样很慎重。

在巴菲特与苏珊汤普森结婚之前,他的约会对象是1949年的选美冠军内布拉斯加小姐范尼塔梅布朗。她很漂亮,有着绚丽光环。但在两个人相处的过程中,巴菲特发现,与范尼塔纠缠得越深,越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范尼塔能够让自己表现得很得体,但是在公众场合,她总想令巴菲特尴尬,也确实这么做了。

多年后,在谈到婚恋时,巴菲特坦诚说:我年轻的时候曾与州最漂亮的女孩约会,但最后没成功,她后来离过三次婚,如果我们结婚在一起,无法想象未来会怎么样。年轻人,结婚这件事不能当成儿戏。在选择伴侣上一定要慎重,因为如果你错了,将让你损失很多,而且,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你毁坏的可能是你的人生。

幸好当时,巴菲特的妹妹伯蒂为其介绍了苏珊汤普森。

苏珊是伯蒂在西北大学的室友,人很成熟,善解人意,巴菲特深深为苏珊倾倒,并离开了范尼塔。遗憾的是,当时苏珊另有所爱,对巴菲特并不是很在意,所以巴菲特就去打动苏珊的父亲,每晚带着夏威夷四弦琴去苏珊家。苏珊的恋情最终无果而终。在与巴菲特的接触中发现,巴菲特并不是她所认为的那种享有特权、傲慢而自信的人,反而有着自卑的内心。两个人的感情慢慢好起来。巴菲特在给姨妈的信中写道:苏珊已经把我深深迷住了,她只有一点不好,丝毫不懂股票,但是其他方面,她真是无与伦比。不过我想我可以不在乎她这个缺点。再后来,巴菲特用他在戴尔卡内基课程班学到的口才向苏珊求婚了。

结婚后,巴菲特发现了妻子苏珊在自己生活中扮演的充满力量的角色。

苏珊意识到了巴菲特的脆弱,认识到他是多么需要有人安慰和慰藉,所以,她总是围绕在他身边照顾他。

巴菲特很感激,他说:我身上有很多自我保护的东西,她能理解,而我却不能。她也许看到了我身上别人看不到的一些东西。她知道需要时间和肥料,它们才能萌发出来。她让我感觉自己身边有一个拎着小喷壶的人,而这个人将保证花儿的成长她的确拯救了我的生活,让我获得新生。

巴菲特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并常在公共场合里表现出来。他记得她约会时穿的衣服,常回忆她的温柔和种种有趣的往事。

毋庸置疑,苏珊是个好妻子。她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与人打交道,给巴菲特和孩子们足够的关爱,教导出了三个优秀的孩子。她热衷的是奉献,以付出为快乐,因此她成立了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去帮助其他不幸的人。这让巴菲特对她非常敬爱。遗憾的是,苏珊2004年因患口腔癌离世。巴菲特悲痛欲绝。巴菲特说是苏珊把他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人,是妻子的爱情把他的灵魂和心灵融合成一个整体。

要想拥有幸福的婚姻,选择人生的伴侣是非常重要的。你选择伴侣的态度越是慎重,过程越是自信,越是认真地了解对方,犯下大错的可能性就越小,选到合适伴侣的机会就越大。

但是,我们所说的选择,并不是说要列一大堆标准,必须长得好看或帅气,必须有钱有房有车。我们关注的点应该放在性格是否相合,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否一致,是否能相互喜欢、关爱,并包容在一起生活。也就是,你和另一半是否灵魂契合。一场完美的婚姻,应该是来自内心深处一种真切的渴望,一种实在的归宿,而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相依和安慰或者物质上的享受。

今天是速食爱情的时代,但希望年轻人牢记巴菲特的忠告,慎重选择结婚对象,这事关我们一生的幸福。

【忠告精华】选择跟什么样的人结婚和选择投资什么股票一样,都不能草率,不应着急。而且,就像永远持有喜欢的股票一样,希望年轻人能和心爱的人相伴一生。

【关爱孩子,成为儿女心中的英雄】

你付出的爱越多,你得到的爱才会越多。

一个3岁的女孩,有一位经常加班的爸爸,天天不在家,更无暇陪她。

一天,小女孩怯怯地问:爸爸,我是不是没有加班乖?

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我们今天的家庭里并不少。大部分年轻的父母生活压力大,都忙于工作,所以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短。有的年轻夫妻把孩子托给年迈的父母照顾,结果孩子对父母很陌生。

不少年轻人可能觉得这没什么,自己辛苦工作,孩子才能衣食无忧。

就算自己平日里对孩子关心少,孩子也应该能体谅。但是,事实是,孩子的世界若是缺少父母的关爱,不利于他的人格的形成与完善,甚至,还可能造成孩子将来的叛逆,表现出消极的性情。如果我们关注青少年犯罪的新闻,就会发现,这句话并非无的放矢,不少青少年走上歧路就与缺少关爱有关。

说实话,巴菲特在三个孩子的幼年付出的关爱确实不多,因为他看起来太忙了,没有注意到孩子对关注的渴望。如果有要求,巴菲特会在学校的重要场合露面或者在橄榄球场边徘徊,但很难主动提出和孩子做游戏。好在苏珊是个关爱孩子的母亲,艾丽斯施罗德在《滚雪球》里形容她就像是一个种了太多西红柿的园丁,任何时候只要有需要,她就会提着水壶跑过去。

幸运的是,巴菲特有了改变,并开始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常常以宽容、鼓励的态度,让孩子去经营自己的人生。小儿子彼得经由《华盛顿邮报》发行人的一封推荐信,进入了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学习。彼得跟巴菲特说,若自己不是巴菲特的儿子,就不会遭到别人的质疑。巴菲特则鼓励彼得: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来证明你当之无愧呢?再说,你不是一直想要挣更多的钱吗?读这所大学的商科是最好的起步。

彼得受到鼓励,埋头努力学习,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将20门基础课全部修完。

但是,彼得发现学商并不能让他快乐,于是决定辍学去搞音乐。他问巴菲特:爸爸,如果我辍学,您是否会觉得脸上无光?巴菲特知道儿子有非凡的音乐天分,也愿意给他自主的机会,笑着说:你的姐姐和哥哥,不也是这样吗?人们顶多说你步了苏茜和霍华德的后尘。

彼得刚做音乐时,总是忍不住向父亲解释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计划。有一天,巴菲特告诉彼得:儿子,我们做的是同一件事情,你是以音乐为画布。

伯克希尔公司则是我的画布,我很乐意每天在上面添上几笔。我希望你也是。这是巴菲特送给他最好的祝福。

一般来说,由于母亲与孩子相伴的时间比较多,孩子和母亲更亲近。不过,与母亲相比,父亲通常在独立、果断、坚强、自信、开朗、宽容、勇于克服困难等方面都更有优势。如果有父亲的教导,这些个性特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孩子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巴菲特忠告年轻人应该多和孩子相处,且不要把教育孩子当成妻子的责任。

这里说的关爱,不等于溺爱。在中国,很多父母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为了让孩子吃一口饭而追着孩子满世界跑。结果呢,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凡事总以自我为中心,经受不住一点打击。巴菲特认为对孩子过分地宠爱和纵容并不是对孩子真正的关心和爱护,反而让孩子经历挫折和坎坷,鼓励他们战胜困难才是真正的爱。

巴菲特对儿女的吝啬是出了名的。他不会让孩子们肆意挥霍,认为这是给孩子们胸口插上金匕首。因此,当30岁的彼得向巴菲特开口借钱,以换一个大房子给妻子和女儿住的时候,沃伦巴菲特摇着头说:金钱会将我们纯洁的父子关系变得复杂。你应该像其他美国人一样贷款买房,然后凭自己的能力把贷款还上。

彼得很沮丧,父亲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富豪,为何却不肯借钱给儿子?

他一气之下贷款买了套大房子,每个月负担几万美金的贷款。几年之后,他不堪贷款的压力,遂将大房子卖掉换了套小公寓。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父亲巴菲特这么做,只不过是想让他自己去经历和懂得生活。父亲没有给予金钱,但是给予了深沉的父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彼得越来越理解巴菲特,他对父亲有一种仰望和自豪感,因为巴菲特凭借自己的努力工作和卓越智慧,成为了世上富有而受尊敬的人。而且,当2006年巴菲特捐出巨额财富给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时,彼得很真诚地对巴菲特说:爸爸,我真为你骄傲!彼得和父亲每年最多能见四五次面。平时,他们会经常打电话,告诉彼此最近在于什么,遇见了什么有趣的人和事。这种亲密的关系加深了他们之间的父子感情,让他们都感觉到幸福。

年轻人,不要把儿女看做是不谙世事的孩子,不要忽视他们。我们应该用爱去关心他们,用理解和沟通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

【忠告精华】不要因为工作而忽略孩子,或仅以物质代替爱。一个人是否成功,不仅要看他的事业,还要看他对子女的教育。我们应该靠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格,来教导孩子知书达理,明辨是非。

希望您能喜欢这些唯美的句子,优美的说说,在您的朋友圈能经常分享值得与他人分享的句子。励志的句子网j458.com向您推荐更多好内容,请阅读神墓的伤感句子,希望您有一个好心情!

  • 股神巴菲特投资理念_股神巴菲特名言

    股神巴菲特投资理念_股神巴菲特名言_ 【忠告3:购买机会在等待中出现】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被动地等待的,等待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主动,等待最好的时机需要最好的耐心。所谓不能被动地等待,就是说任何的等待都是有目的的。南美洲蟒蛇的身体实在太大了,所以它的行动速度不是很快。它为了捕食,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埋

  • 股神巴菲特投资名言

    1、经验显示,能够创造盈余新高的企业,现在做生意的方式通常与其五年前甚至十年前没有多大的差异。  49、关于宏观分析我们将继续对**预言和经济预言置之不理,这些东西对于许多投资者和商人来说是代价按规的...

  • 股神巴菲特关于投资的忠告精华名言

    股神巴菲特关于投资的忠告精华名言 【好学但不迷信,辩证地求真理】 如果我只学习格雷厄姆,就不会如此富有。 巴菲特是个爱阅读,知识广泛的人。他读的书多,但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盲目的人,因为自从他在大学期间与马歇尔韦尔斯公司的股东路易斯格林交谈过后,他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巴菲特并不迷信他人的观

  • 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

    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 【消极信息袭来时,避免反应过度】 上涨或下跌根本无从预测,我不知道,也没有其他人知道,只要不要在过高的价格买入,股价的波动可能反而是机遇。 美国911事件里,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毁纽约世贸大楼的情景深深地刺激了美国公众的神经。事后,人们心理上不自觉地夸大了航空旅行的危险性.倾向于选

  • 巴菲特简介_股神巴菲特简介

    巴菲特简介_股神巴菲特简介_ 【股神巴菲特简介】 他一生最喜欢股灾;他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原则;他靠着100美元起家,在45年的时间中创造了4300倍的投资收益神话,他因而也成为100年来华尔街最伟大的一个投资大师,他是纯粹靠投资成为巨富的。 当他说话时,全世界都在倾听,所有人都在追寻他投资成功的秘密;

  • 股神巴菲特名言

    1、你的人生起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最终抵达了哪里! 2、把每支投资的股票都当作一桩生意来做。 3、在短期内,市场是一台投票机,但在长期内,它是一台称重机。 4、头脑中的东西在未整理分类之前全叫垃圾! 5、没有一种成功模式可以被所有人接受,或在任何时空都受到推崇。 6、若你不打算持有某只股票达十年、

  • 股神巴菲特经典名言语录 巴菲特投资理财炒股名言大全 巴菲特励志名言

    巴菲特经典名言 1、风险、是来自于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2、若你不打算持有某只股票达十年、则十分钟也不要持有。《股神巴菲特》 3、投资的秘诀、不是评估某一行业对社会的影响有多大、或它的发展前景有...

  • 股神巴菲特经典名言

    巴菲他,美国投资家、企业家、慈善家,从事股票、电子现货、基金行业。20xx年10月,沃伦·巴菲特位列《福布斯》杂志“美国400富豪榜”第3名。下面由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巴菲特的经典名言名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钱找人胜过人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