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句子大全

现在是信息时代,每天都在传递信息,我们是不是会分享一些句子到微博或者其他地方,好的句子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知识渊博的可以带我们感受下好句子的魅力吗?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关于杨武之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关于杨武之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每饭勿忘素爱永, 有生应感国恩宏。一杨武之给儿子杨振宁和儿媳杜致礼的话。

【简介】

杨武之(1896-1973年),原名杨克纯,号武之。安徽凤阳人。

中国现代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长期在清华大学和两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任教授、系主任或代主任,培养和造就了两代数学人才,对中国现代数学的贡献很大。他是我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父亲。

父亲杨武之是杨振宁除了物理系专业领域老师教授外,给予他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杨武之是一位教学极为认真的教授,也是一位教子极为严格的父亲。他早就在日常生活中,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将不少数学知识传授给了儿女们。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杨振宁后来说:父亲对我们子女们的影响很大。

从我自己来讲:我小时候受到他的影响而早年对数学发生浓厚的兴趣,这对我后来搞物理学工作有决定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杨振宁一直留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也因为当时的政治原因,一家人远隔万里,不能团圆。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后,和妻子杜致礼及孩子杜光诺去瑞士日内瓦。杨振宁写信请父亲也去日内瓦和他们见面。杨武之以带病之身,经北京、莫斯科、布拉格,一路住医院,于7月初飞抵日内瓦,一家人短暂重聚。在日内瓦期间,杨武之有一天写了这两句话给杨振宁和杜致礼。杨振宁在后来的同忆里说:今天的年轻人恐怕会觉得这两句话有一点儿封建味道,可我以为封建时代的思想虽有许多是要不得的,但也有许多是有永久价值的。

此后,杨振宁的父母义和他们在日内瓦两度团聚。杨振宁同忆说:日内瓦的三次见面,对我影响极大。那些年代在美国对巾国的实际情形很少知道。i次见面使我体会到了父亲和母亲对新中国的看法。记得1962年我们住在RoutedeFlorissant,有一个晚上,父亲说新中国使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从前不会做一根针,今天可以制造汽车和飞机(那时还没有制成原子弹,父亲也不知道巾国已在研制原子弹)。从前常常有水灾旱灾,动辄死去几百万人,今天完全没有了。从前文盲遍野,今天至少城市里面所有小孩都能上学。从前,今天。正说得高兴,母亲打断了他的话说:你不要专讲这些。我摸黑起来去买豆腐,排队站了三个钟头,还只能买到两块不整齐的,有什么好?父亲很生气,说她专门扯他的后腿,给儿子错误的印象,气得走进卧室,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我知道他们二位的话都有道理,而且二者并不矛盾:国家的诞生好比婴儿的诞生,只是会有更多的困难,会有更大的痛苦。

杨振宁于1964年春天加入美国籍。他在论文集中这样写道:从1945至1964年,我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9年,包括了我成年的大部分时光。然而,决定申请人美国籍并不容易。对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成长的人,作这样的决定尤其不容易。一方面,传统的中国文化根本就没有长期离开中国移居他国的观念。

迁居别国曾一度被认为是彻底的背叛。另一方面,中国有过辉煌灿烂的文化。她近一百多年来所蒙受的屈辱和剥削在每一个巾国人的心灵巾都留下了极深的烙印。任何一个中国人都难以忘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我父亲在1973年故去之前一直在北京和上海当数学教授。他曾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游历甚广。但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j458.cOM更多句子大全精选阅读

关于杨荫杭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


关于杨荫杭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没什么该不该,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就是自己的共乏所在, 就是自己最相宜的。父亲杨荫杭告诉女儿杨绛的话。

【简介】

杨荫杭(1878-1945年),字补塘,又名虎头,笔名老圃。江苏无锡人。中国法政学家。1902年日本东京专门学校(今早稻田大学)本科毕业。

1907年7月在早稻田大学获法学士学位。回乡后与同学在无锡创办理化研究会。后赴美留学,1910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1 1年辛亥革命后,经张謇推荐,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长。

1916年被任命为京师高等检察厅长。杨荫杭主张司法独立,1917年5月调查津浦铁路管理局租车购车舞弊案时,曾传讯交通总长许世英,轰动一时。1919年辞职回无锡老家。1920年移居上海,任《申报》副总编兼主笔。1923年迁居苏州,任开业律师和自由评论家。

1937年迁居上海法租界,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上海私立大同大学教书。有《老圃遗文集》行世。

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作家,戏剧家、翻译家。丈夫钱锺书是著名文学研究家和作家。

杨绛从小聪颖机灵,但上学考试很少得100分,父亲从来没冈此责备过她。上高中的时候,她还弄不懂平仄声,她自己很着急,父亲对她说: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有一天,杨绛果然四声都能分辨了,父亲晚上踱过廊前,敲窗考她某字什么声。

杨绛答对了,父亲高兴而笑;没答对的,父亲也不责备。

杨荫杭的教育理念来自孑L夫子的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这种顺其自然的育人办法,培养了杨绛广泛的兴趣和深厚的素养。杨绛从小喜欢文学,如果她对什么书表示兴趣,父亲就把那本书放在她的桌上,有时他得爬扶梯到书橱顶层去拿:如果她长期不读,那部书就会不见了这就等于谴责。父亲为她买的书多半是辞章小说,这些都是杨绛的最爱。

1928年秋,杨绛考入东吴大学。大学一年后,涉及分科问题,她拿不准主意,只好带着问题回家求教。

我该学什么?她问父亲。父亲说:没什么该不该,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就是自己的兴之所在,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有了父亲的这番话,杨绛内心释然,于是,在文理科之问选了文科。

杨绛曾经说过,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

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巾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

言传不如身教。父亲说话人情入理,出口成章,在《申报》的评论一篇接一篇,浩气冲天,掷地有声。我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父亲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我学他的样子,找父亲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读书入迷。

有一次,父亲问杨绛: 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不好过。杨绛说。

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一星期都白过了。

父亲笑道:我也这样。

人生成长免不了会有各种诱惑,但杨绛对身外之物都看得很淡。杨绛很明白:假如我们对某一件东西非常艳羡,父亲常常也只说一句话:世界上的好东西多着呢意思是:得你自己去争取。也许这像鼓励个人奋斗。我私下的反应是,天下的好东西多着呢,你能样样都有吗?她的淡?白名利的性格,就是这样在家庭的熏陶下形成的。

关于朱自清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


关于朱自清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自然,人的好坏与成败,也不尽靠学校教育:说是非失学半业不可,也许只是我们的编见。在这件事上,我现在毫不能百一定的主意;特别是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知道籽采怎样?目前所能做的,只是培养他们基本的力量胸襟与眼兄:孩手们还是孩手们,自然说不上高的远的,慢慢从近处小处下午便了。这自然也只能免按照我自己的样子: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光辉也罢,倒媚也罢,平凡也罢,让他们各尽各的力去。朱自清《儿女》。

【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北京大学毕业,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现代散文家、诗人、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文笔清新,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吴晗先生在《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一文中回忆】

道:这时候,他的胃病已经很沉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一点就要吐。面庞消瘦,说话声音低沉。他有大大小小七个孩子,日子比谁过得都困难。但是他一看了稿子,毫不迟疑,立刻签了名。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的签上他的名字。直到弥留之际,朱自清还谆谆嘱咐妻子说: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过名的,以后,不要去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这件事也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朱自清的次子朱闰生常会对人说:父亲给我的教益足够我一生受用,他是个真正的君子。是父亲的死使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的正义感和强烈的爱国心深深地震撼了我。

朱自清有段生动的教子名言:要让孩子爱在正路上闯,不能让他们像小鸡似的在老母鸡翅膀底下,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

朱自清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白南知识分子,当然他希望孩子们也如此。他的三儿子朱乔森还在读高中时就参加了中国民主青年同盟,同年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高中还没毕业就服从组织安排参加了革命工作。他同忆道:晚年的父亲,在我们子女的感觉巾,的确是纯净得不能再纯净了。他尊重我们的政治选择,从不干涉。他要求我们为他做任何事时都要说请,说谢谢。这不是一般的礼貌,而是源于更深刻的对我们人格的尊重和关心。父亲所留下的这种正气,确乎是我们终身受用不尽的。

关于杨虎城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


关于杨虎城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爱国爱民,做一个真诚的人。孙子杨瀚谈爷爷杨虎城倡导的家风。

【简介】

杨虎城(1893-1949年),原名虎冬、忠祥,后更名虎城。陕西蒲城人。中国军事将领,西安事变领导者之一。曾任中华民国中央监察委员、西北绥靖公署主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1936年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后被囚十二年,1949年9月6日,被害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爱国爱民是杨虎城倡导的家风,从他给我父亲取名杨拯民就能体现出来。杨瀚说。杨虎城出生于陕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父亲杨怀福因参加反对满清政权的秘密集会,遭仇人陷害,于1908年被满清官府绞死于西安。

从此,15岁的杨虎城在乡里组织贫苦的农民成立中秋会,干一些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事情,为了改变社会的不公平,后来信仰了三民主义,追求更大的政治目标。1936年12月,与张学良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因此,杨虎城将军被称为有大功于抗战的千古功臣。

杨拯民是杨虎城将军的长子,也是杨将军被害后唯一在世的儿子。读小学的杨拯民开始对自己的名字拯民两字的意思有了一点了解,但是义不十分清楚。

一次,放学回到家里,问父亲给他取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什么?杨虎城摸着儿子头,并告诉他说,孙中山先生有两句名言拯斯民于水火之中,登中国于富强之域,这两句话我也非常喜欢。出于对孙巾山先生的敬重,同时也为了表示自己对儿子的殷切希望,于是截取这两句话中拯民二字,作为儿子的名字。

杨虎城律己很严,家里一直没有固定的住所,在当了陕西省主席后,为母亲和弟弟等家里人租了一套房子,但是他仍然住在兵营里。

每天要看部队出操,给军人讲政治。当时有卫兵和家里佣人称杨拯民为少爷,杨虎城听后专门强调不许这样叫,只许叫名字。生活上很简单,吃饭就是两菜一汤。

杨拯民曾经告诉杨瀚,爷爷一直要求子女认真学习,爱国爱民,做一个真诚的人,这是基本的家风。

1938年,杨拯民来到延安,很快就加入了巾圉共产党。投身到民族解放斗争之巾。经过战斗的洗礼,杨拯民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事人才。

1949年后,杨拯民来到玉门油田,玉门油矿是当时国家重点油矿,也是最大的油矿。杨拯民到任后,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油矿生产的恢复工作之中。

经过几年的努力,杨拯民领导的玉门油矿发展很快,到1957年底,玉门油矿南新巾国初的年产量十几万吨,发展成为年产100万吨的大油矿。杨拯民当之无愧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代功臣。

读了“关于杨武之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您get到快乐和感悟了吗?这些短句很有收藏的价值,值得您发发朋友圈。j458.com小编推荐您阅读七夕的诗句杨璞,希望您喜欢。

  • 关于杨荫杭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

    关于杨荫杭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没什么该不该,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就是自己的共乏所在,就是自己最相宜的。父亲杨荫杭告诉女儿杨绛的话。 【简介】 杨荫杭(1878-1945年),字补塘,又名虎头,笔名老圃。江苏无锡人。中国法政学家。1902年日本东京专门学校(今早稻田大学)本科毕业。 1907年7

  • 关于李嘉诚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

    关于李嘉诚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以谦虚的态度为人处世】 工商管理方面要学西方的科学管理知识,但在个人为人处世方面,则要学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不断修身养性,以谦虚的态度为人处世,以勤劳、忍耐和永恒的意志作为进取人生的战略。李嘉诚告诫儿子们的话。 【简介】 李嘉诚(1928-),原籍广东潮州。香港企

  • 关于罗荣桓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

    关于罗荣桓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不能对我有其他依靠】 你爸爸20余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巳成终身职业,面不会如你想的是在做官,更没百财可发。你爸答的生活,除享受国冢规定的待遇外,一无所有。 你弟妹们的上学是由固家直接供给,不要我负担,我亦无法负担。因此阵阜簪未此,也只能帮其进入学校,不能对我有其他

  • 关于杨虎城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

    关于杨虎城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爱国爱民,做一个真诚的人。孙子杨瀚谈爷爷杨虎城倡导的家风。 【简介】 杨虎城(1893-1949年),原名虎冬、忠祥,后更名虎城。陕西蒲城人。中国军事将领,西安事变领导者之一。曾任中华民国中央监察委员、西北绥靖公署主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19

  • 关于朱自清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

    关于朱自清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自然,人的好坏与成败,也不尽靠学校教育:说是非失学半业不可,也许只是我们的编见。在这件事上,我现在毫不能百一定的主意;特别是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知道籽采怎样?目前所能做的,只是培养他们基本的力量胸襟与眼兄:孩手们还是孩手们,自然说不上高的远的,慢慢从近处小处下午便了

  • 关于老舍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

    关于老舍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诚实的车夫强于贪官污吏】 我想,他们(孩手们)能粗识几个宇,学点扣减法,知道一点历史,便已够了。只要身体强壮,讲未能学一门手艺,即可谋生,不必非入失学不可。假普我看到我的女儿会跳舞演讲,有做明星的希望,我的男孩体健如牛,叱得告,受得累,我必非常欢喜!我愿自己的儿女能

  • 关于李苦禅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

    关于李苦禅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喜欢养尊处优不行】 千艺术是告事,喜欢养尊处化不行。古未多少有成就的文化人都是穷出身,怕普,是出不来的。李苦禅告诉儿子李燕的话。 【简介】 李苦禅(1899-1983年),原名李英杰,改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 曾

  • 关于齐白石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

    关于齐白石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何不学画并进? 余六十岁后自悔疏狂。如儿之蔬狂过之,余责之不耻,余不喜老妻劝。余携之京华读-,一日背余学画,余教之日,汝欲学翁之技能,吾复何言,只是汝读书未亨即能画,是无价值。如儿止之。越年,学堂放暑假,手如手不释卷。一日,余见其书乃儒林外史。余曰汝看比种书是求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