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句子大全

在你我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各种句子充斥在我们的聊天中,虽然句子仅有几个单词组成,但作用可不小,什么样的句子值得提炼分享?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佛家禅语情”,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佛家禅语情_

【人间佛教的定学】

六祖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坐禅品》里,作了如下的诠释: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所以,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

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

【(二OO六年十二月九日讲于香港红磡体育馆)】

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各位居士,大家好!

继昨天讲过人间佛教的戒学之后,今天我们要进入戒定慧三学的第二个修学层次,也就是人间佛教的定学。

讲到定,人要有定力,才不会被世间的称、讥、毁、誉等八风所动。一个有定力的人,喜怒不形于色,苦乐不萦于怀,甚至如果修定有成,能把吾人本具的般若自性开发出来,则即使面对生死,也能无忧无惧,这就是最快乐,最为解脱自在的人生了。所以定的修持,对人生有很重大的意义。

所谓定,一般和禅并称为禅定,就是精神统一,意志集中,也就是令心专注一处,远离散乱浮沉,而达到平等安详的精神状态。所以《大智度论》:禅定名摄诸乱心。定能息缘净虑,摄心觉道,是修学住心的法门,一般称为三昧、三摩地、等持、正定,等等。

禅与定向来被视为是一体的,所以定学通称为禅定。所谓内不为妄念所惑,是名为禅,外不为境界所染,是名为定;禅定能产生一种力量,使我们不易为外境所转,进而显发真如自性,长养法身慧命,所以又有定根、定力之称。

因为禅定能让人依定发慧、依慧得解脱,因此自古以来一直是各大宗派共行的修持法门。远在佛陀时代,修习禅定就已普及当时印度的宗教界,后来随着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中国的禅宗祖师将印度注重冥思的风格,融人生活中,达到动静一如的定境,开展出中国独特的务实禅风,对于中国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讲到禅,很自然就会让人联想到拈花微笑,这是禅宗最古老的公案。根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所说:有一天,佛陀在灵鹫山,当时有一大梵天王,为了让今世、后世的众生获得利益,便以金婆罗花献给佛陀,并且舍身为床座,恭请佛陀为众生说法。佛陀登座拈花示众,当时与会的百万人天大众,大家面面相觑,无法会意,只有大迦叶尊者当下灵犀相通,破颜而笑,于是佛陀开口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于是禅就在拈花微笑,师徒心意刹那交会之间传了下来,并从印度传到中国,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质。

禅源自佛陀在灵山会上传法给摩诃迦叶,之后历经各个时代的传承,到了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东渡来华,成为东土初祖。之后依次相传慧可、僧璨、道信,到了五祖弘忍时,门下又出神秀与惠能,遂有南能北秀之分,并且从惠能后一花开五叶,禅的花果更加枝繁叶茂,禅的智慧也因此亘古流传在人间。

所谓南能北秀,神秀本是五祖弘忍大师的首座弟子,曾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偈示其心境;惠能则于壁面另题: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表达其悟境,虽然当时未被印可,不过,后来因为听到《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大悟,并获得弘忍印可,于是中国禅宗以惠能为正统,成为禅宗六祖。从此惠能以顿悟禅的主张弘传于南方,有别于北方神秀系的渐悟禅,世称南顿北渐。

禅宗自六祖惠能以后,开演出曹洞、临济、云门、沩仰、法眼五派,故称为一花五叶。此五家再加上出自临济的杨岐派、黄龙派,合称七宗,世称五家七宗,又作五派七宗。

禅宗虽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说,但是不立文字并非不依文字,如六祖惠能:谤法,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不合言语,言语即是文字。教外别传也非不依经教,而是要行者不得拘泥于文字与经教。

须知文字、经教是标月指,其目的在引导学人见自本心,悟自本性。因此,自佛陀乃至古来的祖师、禅德们,莫不老婆心切,每每在化世因缘中,或讲说,或著述,或颂古,或评唱,等等,因而留下无数的禅门语录与禅宗公案传世。后来的禅者更据此把禅分为如来禅、祖师禅、大乘禅、小乘禅、公案禅、话头禅、棒喝禅、默照禅、止观禅、文字禅、南宗禅、北宗禅、凡夫禅、外道禅、老婆禅、野狐禅,鹦鹉禅等不同的种类。到了现代,甚至有所谓山水禅、户外禅、随心禅、企业禅,等等。其实禅是有系统、有脉络的,禅的名目再多,应不离其根本精神,禅就是统一、集中,最好不要横生枝节,否则注重枝末,将会找不到本家。

禅,是佛法的核心,是中国佛学的骨髓,也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太虚大师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禅,不但是中国唐宋以来民族思想的根本精神,尤其宋朝以后的孔、孟、老、庄各家学者,无不学禅、研禅。禅解儒道、禅儒相融的结果,佛教不但影响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也融和了中国文化,并且孕育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佛学精髓禅学。

近代由于敦煌禅籍的发现,学术界对禅宗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所以有胡适、吕澄、铃木大拙等国际知名学者投入禅学研究,于是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大陆出现了一股禅学研究的热潮,甚至席卷欧美,形成一股禅学热。

禅与净土一直是最为现代人普遍接受的修持法门。一般讲到参禅,就离不开打坐,但其实真正的禅定,不在于形式上的打坐,而是在于内心能源的开展,因此参禅要止观双修、定慧等持。

所谓止,就是止息一切妄念,心归于专注一境的状态;观就是开启正智,正确观照诸法,断灭诸结烦恼。

止的意义偏向消极的防遮性,观则具有积极的建设性,二者必须并修,才能达到定慧一如,断惑证真的效果。

止是定,观是慧;定是体,慧是用。由定生慧,定慧二学在佛法上往往相应不离。如北本《大般涅槃经》说:惟有定慧等持,才能得无相涅柴。又《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静虑能生智,定复从智生,佛果大菩提,定慧为根本。一般在修习的方便上,常以止观来代替定慧,因而有止观双修、定慧等持的说法。

禅,是有情众生清净的本性,禅不是靠打坐而得,打坐不一定能成佛,就如磨砖无法成镜。但是透过坐禅来修定,却是一般初机者修持禅定的人道之门。

关于禅定,六祖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坐禅品》里,作了如下的诠释: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所以,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

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着,就是定。

佛教的许多诗偈或古语,都可以用来说明禅定一如,例如: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内定)拈花微笑,付嘱摩诃迦叶(外禅)应无所住(内定)而生其心(外禅)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内定)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外禅)犹如木人看花鸟(内定)何妨万物假围绕(外禅)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外禅)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内定)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内定)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外禅)外禅内定,就是内外一如,就是禅定双修;能够禅定双修,则外禅可以影响内定,有了内定,自然就有外禅。

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尤其在现代这个复杂纷乱的社会生活里,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禅定的力量来安顿浮荡不定的身心。以下就以四点来说明人间佛教的定学:一、定的目标不求成佛,只求开悟二、定的修持清素生活,止息观心三、定的妙用不随境转,自我提升四、定的利益灭除妄想,安忍身心一、定的目标不求成佛,只求开悟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佛教的世纪,更是禅学的世纪。

禅,并不是禅宗所独有,也不是佛教的专利品;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人类共有的宝藏。当初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他把禅法传给了大迦叶,但把禅心交给了每一个众生。禅,就像太阳的热能一样,只要有心,到处都有自己的热能。

禅是人间的一朵花,是人生的一道光明,禅不是什么神奇玄妙的现象,禅是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如果你懂得的话,可以说人间到处充满了禅机,大自然里无一不是禅的妙用。

近年来禅的发展已由东方普遍至西方,并由僧众广及到信众的参修。禅对于生活在繁忙工商业社会的现代人而言,如能每日静坐几分钟,甚至每隔一段时日到寺院参加禅修活动,将有助于我们获得再出发的力量。

说到禅,参禅打坐是修定的一种方便法门,但是有的人坐禅为了求神通、灵异,因此专走旁门左道;有的人坐禅是为了成佛,然而发心不够,方法不对,因此久久见不到消息。

其实,禅门里的历代祖师参禅,都不求成佛,只求开悟。

因为成佛不是求得的,而是要三祗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经过长时的修行,一旦福慧具足,自然圆成佛道。因此,坐禅最重要的,还是要把禅定的功夫落实在生活上,要从日常的行住坐卧、出坡作务中体会佛法,才会有禅,否则离开了生活,固然没有禅,离开了作务,更无法深入禅心。

自古以来,禅师们都非常重视生活里的劳动和服务,像黄檗禅师曾经开田、摘菜,汗流田里,不以为苦;沩山禅师曾经摘茶、和酱、泥壁,从茶园工作到厨房,从做酱菜到水泥粉墙、挑砖砌瓦,样样做过;临济栽松、锄地,将一棵棵树苗种下,为了余荫后人;石霜禅师在米坊筛米,双手劳动不停;云岩作鞋,孜孜砣砣帮人补鞋;仰山牧牛、开荒,在荒原上行走跋涉;洞山锄茶园,一锄锄挥下,汗流如注;云门担米,寺里的米粮都由他一肩肩挑起;玄沙砍柴,那握着柴刀的手,长着累累的厚茧;赵州扫地,日扫夜扫,把多少烦恼扫成堆;雪峰斫槽、蒸饭、畲田,不发一声苦,不喊一句累,默默在毒辣的大日头下耕耘;丹霞除草、莳花,从一草一花中憬悟生命的义谛此外,像道元的种菜、杨岐的司库、百丈的务农、圆通的知众、百灵的知浴,等等,在在都说明禅者非常重视生活。

禅者在衣食住行的生活里是离不开作务的,就如同鱼离不开水,树少不了土,生活作务是禅者的道粮,很多禅师就是在弯腰劈砍、直身挑担的生活里悟道。例如:香严智闲在锄地耕种时开悟、洞山良价在瞥见河里自己的倒影时开悟、梦窗国师在靠墙就寝时开悟、虚云和尚在捧杯喝茶时开悟、永明延寿听到柴薪落地的声音开悟,等等。

悟才是参禅入定的真正目的,禅师们悟道之后,山仍是山,水仍是水,只是山河大地与我一体,任我取用。所谓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道,就是自家风光,是不假外求的,所以开悟还是要靠自己,要自己去觉悟。

有学僧向赵州禅师叩问:怎样学道?怎样参禅?怎样开悟?怎样成佛?

赵州禅师点点头,起身说:我没有时间跟你讲,我现在要去小便!说完,不理会那人的惊愕,开步就走。走、走、走,走了几步后突然停下来,回头微笑说:你看!像小便这么一点小事情,还要我自己去,你能代替我吗?

禅是不能外求的,怎样参禅?怎样开悟?怎样成佛?别人都不能代替,这是每个人的自家事,要靠自己去参、自己去学。

参禅求道要如何去参、如何去学才能开悟呢?当然,大彻大悟不是那么容易,不过只要每天都有我知道了、我懂了、我明白了。每天小小的觉悟,日积月累,就会豁然大悟。

悟需要机缘和合,针锋相对,才能参透消息。就好比收音机要调准频率,照相要对好焦距,才能声音清晰,影像鲜明。

唐朝的马祖道一禅师证道后回到故乡,他的嫂嫂非常尊敬他,奉他为师表,要跟他求道。马祖道一禅师对她说:你把一个鸡蛋吊在半空中,每天注意听,只要听到鸡蛋发出声音的时候,你就可以悟道了!嫂嫂信以为真,每天专注倾听鸡蛋的声音,从不懈怠,多少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听到鸡蛋的声音。渐渐地,吊着鸡蛋的线朽烂了,有一天终于断裂了,鸡蛋从半空中掉了下来,发出崩的一声,嫂嫂一听,悟了原来物我合一,心外更无一个真实世界,这一声打破了里外、人我,而臻于如如。可见,只要思想统一、精神专注,就是无情也能说法悟道。

古来很多修道证悟的高僧大德,他们开悟的方法可说千奇百样,其中有的禅师看到花开花落而豁然有悟,有的禅师听到泉流蛙鸣而开悟,有的禅师打破了杯盘碗碟而开悟。

此外,也有禅师看到自然界更迭兴衰的现象而开悟。譬如:灵云志勤禅师看到桃花落地而开悟,并且做了一首诗偈来表达他的心境: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古代的一位比丘尼到各地遍参之后,回来见到庭院的梅花,终于开悟,说道: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悟是一种亲证的体会,悟者的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胡乱猜度的,没有禅悟的体证功夫,随意模仿禅者的言行,有时候反而会画虎类犬,贻笑大方。

有一个年轻人在打坐,看到老禅师走过来却不起身问讯,禅师就数落他:你这个年轻人,看到老人家来了,怎么不站起来迎接呢?真是不懂礼貌!

年轻人学禅的口气说:我坐着迎接你,就是站着迎接你!

禅师一听,上前打了年轻人一个耳光,年轻人愤愤地说:你怎么打我!

禅师笑道:我打你耳光,就是不打你耳光!

禅不是世智辩聪,禅更不是装模作样,禅悟之后的智慧是自然地流露,不是忖臆仿效所能得到的。

温州净居寺玄机比丘尼到大日山参访雪峰禅师,禅师问:从哪里来?

大日山来。

日出也未?意思是说,你开悟了没有?

玄机回答:如果太阳出来了,就融却了雪峰。意思说,如果我开悟了,哪里还有你雪峰呢?哪里还要来问你呢?

雪峰听了,觉得他虽没有开悟,倒也有一点道理。于是再问: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玄机。

日织几何?意思是说,你每日如何修行用功?

玄机回答:一丝不挂。意思已经解脱尽净。

谈过话以后,玄机就要走了。走到门口的时候,雪峰在后面叫着:喂!你的袈裟拖在地上了!

玄机一听袈裟拖在地上,赶快回头一看。雪峰大笑说:好一个一丝不挂啊!意思是说,一丝不挂看来也只是口头禅,你并非真有那么高远的境界。

所以禅悟和知识是不一样的,经过禅悟体证的智慧,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平常有人打我们一下,哎哟!好痛喔!

肚子饿了,啊!好饿哦!知道痛、知道饿,这是知觉上的一种明白,虽然不是悟,但毕竟也是一种明白。日常生活里,我们感觉到快乐、悲伤,能辨别好事、坏事,了解善的、恶的,这种分辨、知道,虽不是觉悟,总也是体会。

古今中外,有很多知的例子,牛顿看见苹果落地,知道了地心引力;富兰克林发现了电,启示后代电学的发展,因而有今天昌明的科技。这些发现,虽不是大彻大悟,但也是慢慢地由我知道、我懂了,发展出一套贡献世人的学问理论。

但是,知识毕竟不同于悟,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熠熠天星而成等正觉。他说:奇哉!奇哉!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就是一种修行的体悟。

悟,就是我找到了!人一直在探求生命的源头,有时忽然灵光一现,啊!我找到了!找到了自己的本然面目,就好像瞬息间回到久别的故乡,见到了暌违的爹娘,忽然识得娘生面,草木丛林尽放光。

悟了之后,可以让你大笑三天,一切的大地河山,看来都是亲人,千峰万仞也视同故友。悟了之后,也可以让你大哭三天,如同久别倦归的游子,回到慈母怀抱,感激涕零再无一言。

悟是认识之后再进一步的识破、勘透,好比百尺竿头往虚空处再上一步,这一步跨出便能舍掉百尺竿头的依靠,遍历虚空,来去自如。悟是理解之后更深刻、更透彻的洞悉,对生命再深思、再参透的体悟。

悟是亲证的体会,悟是明确的观念,悟是透视的能力,悟是自性的觉醒,悟是明白的领会。悟是生死一体,悟后觉得生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悟是动静一如,浮动的世界里有一个涅槃寂静,在寂静的世界里,又有无数生命在欣欣向荣地活跃着。悟更是有无一般,有固然很好,无也非常丰富,从无之中,还可以生出千千万万个有!悟的时候,来去一致,来也未尝来,去也未尝去,亲朋相聚,好友离散,在悟的境界里是一致不二的!悟,使我们从矛盾中得到统一,从复杂中发现单纯,从障碍中找到通达,从枷锁中获得解脱!

悟是有无一体,不是先有后无,或先无后有,而是有无同时俱在,悟是没有先后的。悟的境界使我们可以随顺这个世间,觉得跟世间水乳交融;也可以使我们与世间违背,觉得方枘圆凿,格格不入。悟是一种通达的茫然,也是一种茫然的通达。悟的那一刻,豁然通达了,回头看看以往执著虚妄的世界,觉得茫然,这是通达的茫然;悟也好像在黑暗无际里面,突然电光一闪,照破无明迷雾,顿见光明灿烂的世界,这就是茫然的通达!

悟,是观念的改变,智慧的体现:未悟之前,心里种种执著,贪恋功名富贵,计较人我是非,沉溺虚幻情爱,放不下也解脱不了;开悟之后,能挣出名缰利锁的捆绑,冲破情关欲海的迷离,朗朗观看世间,顶天立地生活于宇宙。

悟,是从观念的改变到生活品味的转换,悟道的生活是泯除一切机用、随缘放旷的自在生活,是超绝较量计度,绝对纯真纯美的自然生活。

有人向赵州禅师请教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禅师回答说:吃茶去!

这人又问:什么是父母未生我的本来面目?

禅师回答说:洗钵去!

吃茶、洗钵和参禅悟道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能从日常生活的吃饭、喝茶之中,品尝出般若妙味,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三世诸佛心心相印。佛法大意不向高远的地方追求,而在率性天真、自然拙朴的这颗平常心中体证。

开悟之后的生活是智慧重于感情的生活,是净化私情私爱,充满睿智灵慧的生活。

有一天,丹霞天然禅师在一个佛寺里挂单,正好碰到寒冬,丹霞禅师拿起木雕的佛像,生起火烤暖冰冷的手,寺里的香灯师父看了,惊叫:干什么?你怎么可以烧佛像?

禅师说:我在烧舍利啊!

香灯师父说:胡说,佛像哪有舍利子?

啊!既然佛像没有舍利子啊,那么多拿几尊来烧吧!

我们平常人看到烧佛像认为大逆不道,可是悟道后的丹霞禅师,以大智大悲洞然佛的法身遍满宇宙虚空,充塞无量沙界,佛与众生如如平等,唯有证悟自性如来,才是真正见佛、敬佛的人。

开悟后,可以领略到时间的永恒,可以体会出空间的无边。悟,在人我里完全生佛平等,在时空里,完全法界一如。

智通禅师半夜忽然起床大叫:我悟了!我悟了!一寺大众都被他吵醒,归宗禅师严肃地问他:你悟的什么?智通毫不迟疑地回答道:我悟的道是师姑原来是女人做的!

这样的回答,实在太妙了!师姑是女人,是多平常的事,但真正的懂是证悟诸法普遍平等,才真正的了然。

悟是水到渠成,悟是一针见血。悟,是语言所表达不出,文字也形容不了的!譬如吃了一颗糖,感觉很甜、很好吃,这甜的程度、甜的滋味只有吃的人知道,即使说破了嘴皮,没有吃的还是不能体会;悟就像这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自证自觉境界,所以禅宗说悟是言语道断,不立文字的。

虽然悟不容易借语言文字传达,但是悟是绝对可以体验的一种境界。由悟之中,可以体验到生命的奥秘,生命是无限伟大、无限喜悦的存在。由悟之中,可以领略出时间的永恒,一刹那、一转瞬都可以通往永恒的瀚海。悟,可以使我们体会空间的无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悟,更可以使我们体认人我一如,原来你和我不是两个人,你和我是一体一如的。悟是有声音的,悟的声音怎么样?是崩的一声,震破混沌蒙昧。悟也有速度,用电光石火来形容还不及万分之一。悟的形象,是粉碎虚空,消灭迷妄,眼前望去,一片真实光明!

悟,是一个非常快速、突然,料想不到的状态。但是开悟并不是一蹴可及,也不能一步登天,参禅开悟是有阶段性的。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参禅颇有见地,他曾经做了三首诗偈来表明参禅悟道的三个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尚未参禅的情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二阶段是参禅而尚未开悟的心情: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物,庐山烟雨浙江潮。第三个阶段即是悟道之后的境界: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开悟之前,看一切万法都如翳在眼,雾里观花,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开悟之后再返观世间诸有,如盲重光,烟雾尽散,可以如实地看清山河大地的本来面目。

也有人以参禅前后的不同感受来说明悟后的心境:没有参禅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的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到开悟之后再看,仍然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开悟后天地还是天地,日月依旧是日月,人我仍然是人我,只是生活的内涵、品味不一样了。未开悟前,吃时不肯吃,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开悟之后,饥来吃饭困来眠,一样的吃饭,一样的睡觉,洒脱自如,任性逍遥。开悟前时时难过,步步维艰,开悟后日日是好日,处处通大道。

开悟的境界需要自己亲自去实证,悟道的生活需要自己实际去体验。就如一个人想要学会游泳,纵然遍览游泳指南的书籍,具备一切游泳常识,如果不下水一试,终究是旱鸭子一只,不能成功。

悟道要亲自体证,一旦悟道了以后又要做什么呢?所谓悟后起修,虽然开悟了,不去实践,也不能成佛。因此,虽然有的人先修后悟,有的人先悟后修,不管先悟先修,总之悟道后要依道而修、依法而行,要在人间行佛,从生活里服务大众,培养福慧资粮,等到因缘具足,自能开悟成佛,这也是为什么诸佛都在人间成道的原因。

由于历代禅者修定不重成佛,而重开悟,所以禅者是最有人间性了。他们在人间悟道以后,当下的生活能够解脱,能够安住,能够获得身心的自在,明心见性也就满足了,何况只要一悟,何愁不能成佛?

因此,禅就在生活里,禅不是只管打坐。打坐不过是一种心意集中的训练,是一种养成定力的方便法门,禅者不可耽着在打坐的享乐中,忘了佛教在人间的任务,忘了学禅是要与众生同一鼻孔出气;禅是要与宇宙共脉动的,那才是人间禅者的胸怀。

二、定的修持清素生活,止息观心在佛教里,说到修行,大都是指参禅、念佛、修密。有一句话说,密富禅贫方便净,意思是说,如果要学密宗的话,在经济上必须富有,因为密宗的坛场要布置得非常精致庄严,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银,或者是铜质的铸造,并且要样样齐全,修持作法每次都要花相当的时间,对于上师更要有优厚的供养,所以要如法学密,经济上必须富裕,时间上必须有相当空闲的人,才好修学。

另外,修行净土宗的念佛法门,不管什么行业、身份,不论何时何地,时时处处都可以念佛修持,因此最方便的修行法门,非净土宗莫属。至于想要修学禅宗的人,没有钱不要紧,因为禅者的修行生活,无论山林水边、茅蓬之处,只要双腿一盘,就可以参禅了。

不过,参禅究竟是坐呢?还是卧呢?还是站呢?六祖大师说,禅非坐卧,坐、卧、立都不是禅。所以,六祖大师曾对志诚禅师说:住心观静是病,不是禅。

那么,如何才是禅呢?紫柏大师曾经这样说过: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禅不是闭眼打坐,闭眼打坐只是进入禅的方法之一。女口南岳怀让禅师问:譬如牛拉车,车子不走,是打车子呢?还是打牛呢?

打车子没有用,参禅,要紧的是观心、用心。你要想明心见性,光是用身体打坐,并不一定有很大的效果,所以,参禅打坐,用心第一。

唐朝瑞岩禅师经常自言自语:主人公,你在吗?在,在!不知者以为他疯癫,知者了解那是一种深刻的禅修功夫,用意在唤醒自己的觉性,片刻都不离开当下。

禅者参禅,心要专注当下,要懂得止息观心。止息,就是不为外境所动;观心,就是看到自己的心。中国禅宗以搬柴运水、出坡作务来修习禅定,借事练心,就是要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因为明心见性才是禅定的最终目标。

不过,不能否认的,禅虽然不是坐,也不是卧,当然更不是立,但是如果我们想要体验禅悦的妙味,想要透过修定来参究自己的真心本性,打坐仍是初学参禅的人应有的必经过程,所以参禅首先必须懂得一些坐禅的基本常识,掌握一些根本的坐禅要领。如天台《小止观》说,初学坐禅,当调五事:调食、调睡、调身、调息、调心。

以下就先将传统的禅修方法与内容,略述如下:(一)毗卢遮那七支坐法毗卢七支坐法是坐禅调身的最佳姿势,分为七个要点:1.盘腿:端坐盘腿,跏趺而坐。

2.结印:安手结印,置于膝上。

3.直脊:背脊竖直,不可靠壁。

4.收颈:头面要正,颈靠衣领。

5.平胸:双肩应平,轻松自然。

6.抵颚:嘴唇抿合,舌抵上颚。

7.敛目:敛目平视,观照自心。

j458.cOM更多句子大全编辑推荐

佛家禅语


1、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2、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3、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4、诚实守信是与他人相处的要诀,结缘交友的前提,唯诚信才能趋真趋善,进德进学,立身立业。“本立而道生”,父母是孩子的本,这些品质又是做人的本。

5、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6、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7、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8、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9、你在赖床,他在锻炼,所以他比你健康;你应付上班,他用心工作,所以他成了你领导;你在完成今天计划,他在策划明年计划,所以他比你掌握更多先机;你在找借口,他在解决问题,所以他比你事业有成;你在消费,他在理财,所以他比你更富足;你在算计自己利益,他在考虑对方利益,所以他比你更加有人脉。

10、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1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2、不懂反省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肯努力的人,永远发现不了自己长处。

13、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4、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15、自心丰足,才能感知世间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间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

16、修行人如果有看不惯的、看不起的、看不上的、看不顺眼的,说明修行还没有修好。学佛没有什么,就是单刀直入,改毛病、改习气。

17、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8、一切皆为虚幻。

19、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20、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21、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2、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3、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24、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25、世界很大又很小,看你心的容量与承载。什么都想出人头地,会输了平常的幸福。学会留路?人,自己的天会更蓝。生命的大度在于,亏损失败我承受,愿将胜利奉献他。

26、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27、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28、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29、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30、只有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31、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32、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33、心的力量是建立在信仰上的,信仰很重要。有人做企业也好,做人也好,往往半途而废,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信仰不坚定,信念不坚定,信心不坚定。什么叫做道,道就是坚持,道也贵在坚持。

34、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35、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6、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37、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8、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39、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40、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

41、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42、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43、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44、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45、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46、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47、不要把苛刻当做刁难,而当做提升自己最好的训练;不要把他人的推卸当做负担,而当做机会。要乐意承担,做得越多自己能力就越强。外境不是重点,我们自己的内心才是关键。

48、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49、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50、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51、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52、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5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54、烦恼就是一扇门,像鱼儿要跳过龙门才能腾云驾雾,越不过去就是水中俗物。人也一样,越过烦恼这道门,就会自在、洒脱,就是位智者。

55、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56、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57、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58、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59、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60、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61、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2、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63、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64、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65、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66、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67、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68、惜缘,是好好把握当下的人和事,善待周围的一切。善待你的亲人,善待你的爱人,善待你的朋友,善待你的敌人,善待那些在你生命里出现过的甲、乙、丙、丁……

69、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佛家禅语_佛心禅语


佛家禅语_佛心禅语

1、 【佛家静心禅语】人生如茶,苦极回甜。
温水泡不出好茶叶,温室养不出好儿女。
茶的品质再好,水温不够也不出香味。
人生,只有像茶叶一样,在滚水中反复折腾,浸泡,才能把内在的潜质逼出来,为自己创造出长久稳定的幸福。
每一次创伤都是一种成熟;每一种成熟,都是幸福的预兆。

2、 【佛家经典禅语静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不论是开心的事,还是悲伤的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要遇,不管是携手的人,还是擦肩的客。
所以,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不要评判别人的对错,不要计较自己的付出与收获。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花开花谢,我自安然。

3、 【佛家放下的禅语】世界上唯一不会变的,就是这个世界随时都在变,你必须相信时间的力量,所以请尽快从过去中走出来,释怀过去,总结过去,而不是一天到晚地琢磨着回到过去,过去的种种,对现在的你已经毫无意义,仰一仰你的头,看看前面崎岖的路,好好地接着前进吧。

4、 【禅语悟道】学会用一颗朴素的心去看待得失。
我们常常都想要拥有很多东西,其实在得到那些东西的时候,也可能会带来另一些烦恼。
当我们用最简单质朴的心去奋斗的时候,我们是单纯的,我们的心情也是愉悦的。
如果说美景存在于世界的某个地方,不如说它存在于干净的心地,心灵豁达,光明开朗,才是人世间最美的风光。

5、 【佛善良禅语】执一颗素心,清芬,恬淡。
以独特的姿态,绽放着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独有的方法,追寻着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守着心中的温暖与美好,荡起生命之舟,让内心丰盈,健康,快乐,如此,便是好。

6、 【佛家禅语人生】学佛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念经也不是高深莫测的文字游戏,能讲几段经文更不是为了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博学多才。
佛经是佛陀揭示宇宙人生的真谛的记录,学佛的目的是让我们用佛法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少些烦恼、忧虑、偏激、狭隘、自私。
多一些包容、豁达、光明、智慧,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加甜美和幸福。

7、 【静心禅语】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扬起前进的风帆;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
信念,是蕴藏在心中的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
信念,是保证一生追求目标成功的内在驱动力。
信念的最大价值是支撑人对美好事物孜孜以求。
坚定的信念是永不凋谢的玫瑰。

8、 【一日一禅语录】良师益友,可以滋养你的人生,温暖你的旅程。
朋友不在多寡,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

9、 【禅言禅语】有时候,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仍觉得自己离幸福很远,感到人生处处没有快乐,甚至对未来失去追求的希望。
因此,一些人会常常因失意而颓废,因悲观而落泪,其实,并不是痛苦太多,只是我们想法太悲观;并不是幸福太少,只是我们没有把握。

10、 【禅语人生每日一禅】人生风雨的经过,不是纠结于经历过多少苦痛,人生活的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历经磨砺,所能秉持的一种坚韧,风雨交加,所能恪守的一种坦然。
不管生活面对多少高低起伏,昂扬了自己的心态,其它也就没什么,宁静无烦恼,是为真吉祥。

11、 【晚安禅语】恒荣法师:做命运的倾听者,做生活的实践者,佛法从来就不是渲染来世多么美好的载体,智慧人生是提醒我们从每一天,每一念做自己命运的庄严者,规范者,佛法即是了解生命真相的智慧,从究竟去解脱人生痛苦的方法。

12、 【佛家静心禅语】一个人的快乐不是他拥有很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地少。
多是一种负担,是一种失去;少不是不足,而是另一种有余。
生活中我们要学的豁达些,因为豁达才不至于钻牛角尖,才能乐观上进,才能把快乐送给别人。

13、 【佛说放下的禅语】有那么一个地方,无论我们走多远,迷失多久,陷得多深,都会将你我等待。
那时便是归巢的倦鸟,守着一座安稳的旧宅,不与春风诉说离别的衷肠,只和一扇轩窗,静看庭院的花落花开。
这个地方,便是心灵的菩提

14、 【静心禅语】人生最强大的阶段,不是坚持的时候,而是放下的时候。
当你选择腾空双手,还有谁能从你手中夺走什么?多少人哀叹命运,在无可奈何之际,受到挫折煎熬之际,你可以闭上眼睛,想像自己已经是十年之后的自己,置身一段距离之外,再去回想曾遭遇的那些事,便会坦然笑之。

15、 【精短禅语】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让我们明白,人生需要一个好的心态。
人生的进退,生活的好坏,有时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努力是一种结局,放弃也是一种结局。
只是不同的心境,有着不同的结果,你笑天是蓝的,你哭天是阴的。
学会生活,需要一个好的心态,走好人生,需要一个好的心境,心态有时决定着生活的成败。

16、 【佛家禅语悟道人生】生活在于过程,犹如生命在于成长。
平淡不是无味,而是生活的真味;平淡不是无所求,而求得的恰是人生的本质。
高山峻岭能够为我们贡献惊奇,但平原上的稻香麦浪,才能满足我们的真正需求。
任何激越的爱情,都会回归于柴米油盐;任何辉煌的人生,都将恬淡于平静的回忆。

17、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恒诲法师:人要先学会做人,再学着做事;先学会从众,再学着与众不同;先学会复杂,再学着简单;先学会爱自己,再学着爱别人;先学会爱亲人,再学着爱朋友;先学会生存,再学着生活;先学会适应,再学会独立;先要求自己,再要求别人。

18、 【禅悟禅语】让你难过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
相同的事情,时间不同,心境不同,态度也就不同。
所以,再委屈的事,不必来不来就伤心难过,而是先静一静,再换个角度想想,你会发觉,世上值得你用牺牲心情和健康做代价的事情实在没有多少。
心态决定人生,保持好的心态,人生就会充满幸福。

19、 【禅语禅语的微博】恒易法师:要学得真正的智慧,首先要断欲。
怎样能断欲呢?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
这六大宗旨,就是断欲的法宝,令你获得真正的智慧。
这时候,对于万事万物的缘起,能了如指掌,分析得特别清楚,能辨是非,别善恶,绝不会做出颠倒事。

20、 【一日禅语录】主动吃亏是一种风度,善于称赞是一种智慧;放下才有能力承担,舍弃才有机会获得;没有境界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心的话;没有格局的人,讲不出大气的话;智者善于花时间让自己成长,愚者习惯花时间苛责妒忌别人。

21、 【每日一禅语净美心灵】延参法师:每个人都是时光中的一片风景,也同时承受着生命感伤与喜悦的历练,不管有多少不同的理解,这生命共同存在的状态,是一种善意、温和、理解和宽恕,一个人的从容,不会孤独的存在,它是和周围环境的融合、碰撞与协调,就如同一个人的人格升华,在于能够付出的信心,和愿意谅解的气魄。

22、 【禅语人生】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苦与乐的数量取决于他的遭遇,苦与乐的品质取决于他的灵魂。
欢乐与欢乐不同,痛苦与痛苦不同,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幸福是一种能力。

23、 【看透世事的禅语】人生苦短,没必要和生活过于计较,人不必完美,只要有人深爱;人不必太富,只要过得幸福;人不必太强,只要活得尊贵。
这是对幸福的写照,也是对幸福的诠释。
当然,境由心造,一个人是否幸福完全由自己的心去感知。

24、 【佛家经典禅语】人生的悲苦,与得失纠缠,与是非相伴,与成败共生。
快乐的真谛,多不在得时欣喜,而在失后坦然。
再好的东西,你抓得太紧,终会累,曾经的拥有,要记得感恩;错过的美丽,要懂得放手;精神的高压,要学会承受;直白的生活,要倾心去爱。
当你领略了失去之善,避开了钟情之苦,快乐方至。

25、 【道家禅语】人生的路,走走停停是一种闲适,边走边看是一种优雅,边走边忘是一种豁达。
何必把自己逼得那么累,埋着头赶路,路到尽头,却堙没了乐趣,错过了精彩。
不如一边追求,一边享受。
看过的风景多了,遇见的人,经历的事,总有一些不愿想起,边走边忘,让美好储存,把颓废清空。
人生的桌面上,只留幸福。

26、 【每日一句禅语】只有学会选择和懂得放弃才能彻悟人生,舍与得,恰如因与果,并非你舍掉什么,什么就离你远去,而是在你舍之后,你舍的东西会以另外一种形式来回馈着你,滋养着你,支撑着你。
舍了一束鲜花,装点的是世界,芬芳的是自己;舍得帮助他人,你才会拥有助人的快乐。

27、 【每日一禅语净美心灵】岁月沉积着忧伤,曾经的人,曾经的事,在渺渺的思念中渐渐苍老。
生命是一种过程,一种吐故纳新的过程。
人之所以烦恼,在于记忆;人之所以放弃,在于选择;人之所以宽容,在于理解;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感情;人之所以充实,在于过程;人之所以成功,在于勤奋;人之所以幸福,在于知足。

28、 【生活禅语】每个人的人生路程质量,在这生活的淬炼中得到提高和升华,那些生活的困惑不是生活给提高的难度,而是应该相信自己的自信,能在突破这些烦恼里起到关键作用,成为自己人生的独特风格和思维方式,生活不会对谁翻白眼,那么经过生活每一个场景,需要自己恰当的概括和理解。
#延参法师开示#

29、 【禅语励志感悟人生句子】时间可以苍老一尊容颜,淡化一些记忆,改变一抹风景,但恬淡明朗的心情,你若坚守,它毅然不会丢失。
心平静了,世界将会变得平静;你给世界一个什么姿态,世界将给你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30、 【一日禅语】烦恼来于比较,是非缘于计较,觉悟的人,既不比较,也不计较,常在安详里观照;魔扰只因贪念,困扰但由执着,通达的人,远离贪念,淡化执着,却于平常里悟道。
世间万化皆是虚妄,一旦着相了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烦恼,心歇下来了就是归处,菩提何须向外去寻找。

佛家禅语人生_心灵禅语


佛家禅语人生_心灵禅语_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人之交往,坦诚相待;行为处事,善心以对,不为防范他人而丧失做人的乐趣,不为取悦他人而丢掉做人的风骨,不为名缰利锁而矫揉做作,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生活在自我本色里,朴素宁静;生命在自我本色中,真诚美好。

本色就是一袭风衣送给自己的,是一份潇洒;赠与他人的,是一份爱意。

【以禅者的慧眼看世界万里无云】以禅者的慧眼看世界,触目都是菩萨。水月相忘浑然一体,珠光交映圆融无碍,饥餐困眠天天都是好日子,山石点头处处充满情和意。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世间纷扰总有几分牵累,内心的观照就是对人生的观察与体味,可以说是开启一种崭新的态度。每一个步伐,每一个起心动念,需要去贯彻一种从容的告别和积极的接纳。在这生活百态中体味生活,或沉重、或悠然,让内心脱去烦恼,获得自在,明明了了,生动活泼。#延参禅话#

当别人误会和不理解你时,告诉自己宁愿被误会,也不愿去解释。因为一滴墨,虽然可以污浊一杯水,却难以浑浊一条河,因为心大方能容纳;一句话,虽然可以破坏一时的心情,却难以决定人的一生,因为命运在自己的手中;一次意外,可以让步履沉重,难以销蚀执著的追求,因为活着,因为坚强,因为信仰。放飞心情,让心自由飞翔,让美丽的世界在自己的心中!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恒诲法师:人生的一切痛苦,都来源于自己的内心。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如果能够保持一种安宁、平和的心境,痛苦就会越走越远。宽恕别人可以升华自己,而怨恨别人只能伤害自己。如果不能从内心原谅别人,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如果我们的修养够了,懂得选择、敢于面对,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痛苦的。

恒唯法师:生活,就是心怀最大的善意在荆棘中穿行,即使被刺伤,亦不改初衷。这世界,没有我们想象的美好,各种恶人各种诋毁各种打击各种敌对。但永远不要放弃对世界的善意,不要让恶人把自己变成恶人,不要让挫折拿走生活的勇气。不论周围的人如何刺伤身体,心中仍然要充盈善意,这样,自己不痛,与人无伤。

内心充满欢喜,才能把欢喜带给他人;内心蕴藏慈悲,才能把慈悲带给他人。自己有财,才能舍财;自己有道,才能舍道。心中若有佛法僧,给人即是觉正净。舍什么得什么,因果真实不虚。愿你心中,莲花盛开!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当中说过,佛教的真理具备八种功德:一、不可思议;二、无二;三、无念;四、清净;五、光明;六、对治;七、灭谛;八、道谛。

恒东法师:跟着理智走,要有勇气;跟着感觉走,就要有倾其所有的决心。从不曾放弃追求,从不愿放弃自己的所有,一路走下来,路过太多的风景,领略太多的是是非非,才渐渐明白,人活着不只为了自己,而活着,却要活出自己。

佛教微博经典:学者坐船,问渔夫:懂数学?渔夫:不懂!学者:你的生命失去一半。船行河中,学者:懂文学?渔夫:不懂!学者:剩的一半生命又失去一半。船突然漏水,渔夫:懂游泳?学者:不懂!渔夫:你的生命全失去了。启示:人的价值不是他拥有多少技能,而是他拥有的技能在实践中发挥多少价值。

佛法认为:生活中的痛苦不是神的安排,而是自己的无明或愚昧造成的;生命中的幸福也不是神的恩赐,而是自己的智慧创造的。痛苦由烦恼产生,烦恼由执着产生,执着由愚昧产生。愚昧、无明,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断除这个根源需要智慧,以闻思修为主,所以我们要修学佛陀的智慧。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人往往被自己盲动的欲望导演】佛陀说:人生譬如烧香,随着情和欲,竭力追求名声显著,遗憾的是终究逃不出香尽名灭。又如海滩上沙子堆积的建筑,轰然倒塌,枉功劳形。欢喜也罢、懊恼也罢,大限来临时,回首望去,天地间惟余一缕青烟。生死不可悲,可悲的是,人往往被自己盲动的欲望导演,才出幻梦,又入幻想,劳碌奔波,苦恼一生却不知。

【取与舍之间,总是让人难以抉择】有时既然不能放弃追求,就要承受为追求理想可能承担的苦痛。其实放弃容易承担很难,抱怨容易理解很难。取与舍之间,总是让人难以抉择,抉择之所以如此艰难,常常是因为我们内心舍不得放弃,摇摆不定。所以不能把目光局限于眼前失去的东西,应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命,感谢生活中旁人所给予的。

禅是禅非:在滚滚红尘中,坚持做一个清醒的人。在物欲横流中,坚持做一个干净的人。在众人都说人心叵测时,坚持相信人性的善良。在礼崩乐坏时,坚持信守心中的道德和理想。在天下人都笑我傻时,坚持用简单的心,天真的眼睛看世界。坚持自己的心灵和信念,哪怕这坚持只剩下自己孤独一人。

大闲之人闲其心。真正的忙不是身忙,而是心忙;真正的累不是身累,而是心累。人活一世,奔波劳累在所难免。当你感到忙、觉得累的时候,一是因为价值的迷失,二是因为过多的欲望。人生有了方向,有了奋斗的理由,心就安定了;少计较,多宽容,知满足,心也就闲了。心的安定和闲适,才是真正的清闲。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无法预料的苦难悲伤,宛如层层乌云,扑天盖地压来。从表面看,它们十分强大,势不可当,但这一切却并不真的那样可怕。最可怕的是人的颓靡不振。这正是许多人失败的真正原因。一个人的一生中,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面对何种际遇,只要你永不气馁,就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拥有诚实,就舍弃了虚伪;拥有充实,就舍弃了无聊;拥有踏实,就舍弃了浮躁。不论是有意地丢弃,还是意外地失去,只要曾经典实的拥有,在一些时候,大度的舍弃不也是一种境界吗?欲望太多,反成了累赘,还有什么比拥有淡泊的心胸,更能让自己充实、满足呢?选择淡泊,然后准备走一段山路。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扬起前进的风帆;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是蕴藏在心中的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信念,是保证一生追求目标成功的内在驱动力。信念的最大价值是支撑人对美好事物孜孜以求。坚定的信念是永不凋谢的玫瑰。人的一生中,你求上,有可能居中;你求中,则有可能居下;而你若求下,则必定不入流。所以在人生起步的时候,立志必须高远。要学雄鹰展翅飞,不效燕鹊安于栖。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你生命的潜能,步步为营,逐渐走向辉煌。善良和同情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但对于那些有缺陷的人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平等和尊重。真正的善良,并非自上而下的施舍,而是一种能把万物苍生视为同一高度,并真正去尊重的情怀。人性的可贵,莫过于此。恒愚法师:不要在生活中到处显摆自己的聪明,真正有大智的人懂得隐忍。琐碎小事可以糊涂,吃点亏也无所谓,人生方向性问题不迷糊,关键之时、别人无可奈何之时,该出手时就出手,去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去悟别人悟不通的道理。禅是禅非:太过执着,是一种痛苦,别抱怨,因为没有用。宁求清贫自乐,不求浊富多忧。把心放平,一切会风平浪静;把心放正,一切会一帆风顺;把心放下,一切会淡然平静;若不执著于快乐,快乐会自然而来;若不逃避于痛苦,痛苦会自然远离。放下不是放弃,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轻松不是懈怠,是闲适的一种悠然。禅是禅非: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小事糊涂而大事睿智,为人低调而洞若观火。做人如水,以柔克刚。只有那些以不争为争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成为真正的赢家。低调者更容易成事,无论自己有多大的能耐,万不可锋芒毕露。学会低调,懂得藏拙,大智若愚,韬光养晦,才可能赢得整个人生。恒秋:心怀慈悲,做人处事就能广施爱心,站在别人的角度替别人着想,对别人来说是小方便,对自己来说是大解脱。慈悲做事,意味着宽容。宽容别人的过错,宽容别人的无礼,宽容别人的冒失。然而,宽容不是纵容,佛家讲因果报应,毫厘不爽。所以说,随心所欲而不应逾矩。路在脚下,是距离;路在心中,是追求。有追求,就会有坎坷;有希望,就会有失望;风有风的方向,云有云的心情,别奢望人人都懂你,别要求事事都如意。平常一颗心,淡然一些事。与人相处,真诚一点;与人误解,宽容一点。

烦恼如云,业风沉浮。心如明镜,障碍全无。学会开导自己,让眼光放远,让心灵变宽,今天让你流泪的事,总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成熟的人,心儿开成了两瓣。一瓣纯洁、美好是为理想而盛开;一瓣沾染客尘,烦恼、芜杂是最贴近现实的残酷。不管喜与愁,该走的还是要走,该来的终究会来。在此旅程,懂得归真,来去俱是美丽;舍得放手,走时不成负担。对过去,要放;对现在,要惜;对将来,要信。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达摩祖师法语】1、明心见性,见性成佛。2、以心印心、不立文字。3、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4、佛不度佛,佛不读经,佛不犯戒,佛不持戒,佛不做善恶,见性是佛。5、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守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6、佛度众生,智慧破无明,众生度佛者,烦恼化智慧。

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佛教微博经典:曾经问我我是谁,烦恼重重又是谁,过去未来不是我,当下无言又是谁。生命中最难确定的就是自己,善恶难分,对错不辨,把握好生命的坐标:清净、善良、无争、本分。

我非常喜欢这四句: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弘誓愿涵摄了佛法的一切精髓一一大悲、大智、大愿。众生无边是苦谛,烦恼无尽是集谛,法门无量是道谛,佛道无上是灭谛。前两句是下化众生,是世俗菩提心,属于福德资粮;后两句是上求佛道,是胜义菩提心,属于智慧资粮。《正法集经》云:世尊,菩萨不需要学众多法。世尊,菩萨若能善持、善达一法,彼已掌握一切佛法。云何一法?即此大悲心也。准的心中具备大悲心,谁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跌倒了,才懂得平顺最重要;病倒了,才懂得身体最重要;郁闷了,才懂得快乐最重要;挫折了,才懂得信心最重要;错过了,才懂得珍惜最重要;潦倒了,才懂得金钱最重要;丢人了,才懂得名誉最重要;成功了,才懂得过程最重要;迟暮了,才懂得时间最重要。珍惜当下,用心过好每一天。

放弃是一种美丽,懂得放弃的人更美丽。因为只有放弃过去,我们才能展望于未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过去的,无论好坏、无论悲喜,毕竟都过去了。然而,未来的路,需要我们一步步去开拓。人生其实也就是选择,有所放弃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充实、饱满、旺盛。没有果敢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放弃是一种灵性的觉醒,是一种慧根的显现,一如放鸟返林、放鱼入水。学会放弃,才会有所收获。当一切尘埃落定,当一切归于平静,我们才会真正懂得放弃其实也是另一种美丽的收获。

禅机妙语说人生: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恒唯法师:我们在思考,人生的前方是什么。恰当的理解,它是一条发现自我的旅程,放下那些自我的偏执,及时摈弃那些自以为是的固执,包括那些无奈的叹息与沉重,创新自我的心地氛围,积极乐观,豁达友善,生活从来是多元立体活泼的存在,让心地更清澈,更坦然,关键不是在我,而是在无我。

心清一切明,心浊一切暗;心痴一切迷,心悟一切禅。心是人生戏的导演,念是人生境的底片。一切的根源皆在内心,痴与执、怨与恨,只会让心翻滚、让人不安。只有放下它们,才能轻松自然。

恒愚法师:人生短暂,不要让自己活的太累,挤不进的世界,不要硬挤,难为了别人,作贱了自己;做不来的事情,不要硬做,换种思路,也许会事半功倍;拿不来的东西,不要硬拿,即使暂时得到,也会失去。

恒东法师:没有人会活得一无是处,也没有人能活得了无遗憾。不必在乎自己的平凡,因为平凡使生命更加真实;不必在乎未来会如何,因为只要肯努力,未来就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不必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因为只要自己堂堂正正,就一定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不必在乎得失,因为人生本来就在得失之间徘徊往复。

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心似白云,意如流水。拥有一种无拘无束的胸怀,在浮生闲日的禅意里点一盏灯、沏一壶茶淡看花落云起,心无牵无挂,开阔空明,让一袭云水胸襟超然于环境之外,潇洒自在。

[唐温庭筠《蕃女怨万枝香雪开已遍》]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

恒东法师:手执时光,漫步岁月,花还是花,花已不是花,今日的花也不是昨天的朵。人生如戏,轰轰烈烈一场,轻轻巧巧又一场;一出戏又一出戏不断上演;历尽沧桑酸楚,走遍九曲回环路,生命不休,不落幕,不散场。

我们的人生,也将会变得明媚多彩。

再出名的哲学家、再迷人的艺术家、再显赫的政治家,都无法抗拒轮回的痛苦。只有通达了生命的真相,人活着才能找到方向。而这一扇大门,佛教可以为你开启。

恒路法师:佛门讲的开悟,是一种反思与觉醒,心地在哪里在意,心地在哪里停留,心地在哪里障碍,活出内心的观察,内心自我的观照,放下那些内心的包袱,有痛就治愈,有伤就疗伤,跌倒就爬起,用生命的力量,活出生命的活力,做命运的主人。

一期一会是日本茶道揭示之禅理。一期表示人的一生;一会则意味仅有一次的相会。人生及其每个瞬间都不能重复。一期一会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个瞬间的机缘,并为人生中可能仅有的一次相会,付出全部的心力;若因漫不经心轻忽了眼前所有,那会是比擦身而过更为深刻的遗憾。

学道深宜退步体究,但以生死为念,世谛无常,是身非坚久,一息不来,便是异世。

佛法之中,最常被世人利用的智慧,就是随缘和放下,不过这恰恰也是被误解最深的道理。正如放开脚步才能往前迈进一样,佛陀教导我们要舍得、布施,只有舍掉陈旧不堪的执着,才能得到新的观念、新的思维;能够放下不切实际的妄想,便会轻松上路,你才有机会比别人跑的快,才有体力比别人跑的远。舍得的真意是珍惜,放下的本义是爱惜。

生活中点滴的残缺,并不应影响人生的旅途,花自飘零水自流,人生本不完美,又何必庸人自扰。低头走人生的上坡路,抬头走人生的下坡路。顺其自然,尽己力以安天命,对于任何结果,都要能坦然接受。#杨枝一日禅#114日

恒诲法师:光阴荏苒,岁月静好。与光阴把盏,与温暖言欢,少些娇情,少些浮躁。万般情事,诸多悲喜,不过是岁月湍急中一渺小沙砾,无需牵强,不必苛求。淡守一心安逸,清捻一卷馨香,文字里徜徉,生活里快乐,眼中有明媚,心中有闲田,分分钟都会开满春天。

恒东法师:生活中,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心的事,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帮助我们渡过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就像它对狮子和大象一样,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

佛教微博经典:弟子问达摩: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达摩笑答:有四种境界,你可体会其中妙趣。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而后,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在。

佛说,若想让心安宁,就要一切随缘而行,随遇而安;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从而才能得到身心的解脱。正所谓,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恒秋:人生不仅是去与烦恼握手言和,更要去认识烦恼的虚幻,烦恼何曾来自外境,从来都是自心的产物。能包容,天下哪有对峙;能宽阔,世间何来怨愆。所有的负面情绪,从来都不是埋怨生活的借口,恰恰需要的是自我的自省和自控。

学佛不是肓日皈依,而是小心谨慎地找找良师。学佛不是肓修瞎练,而是依教奉行地踏实修行。学佛不是沉迷理论,而是身体力行地取得成就。学佛不是好高鹜远,而是系统次第地闻思禅修。学佛不是断灭念头,而是保持觉醒地回归本初。学佛不是向外着相,而是观照自心地显露本性。学佛不是追求神通,而足智悲双运地证悟佛果。

当有人问我怎么才能快乐,我告诉他,我每天都在佛前发愿:慈悲伟大的佛陀!愿我能道业增长,菩提不退。愿我能坚决勇敢,有毅力和恒心。愿我能仁慈、友善、富有同情心。愿我能谦卑、平和、宁静、沉着、安详。愿我能迈向完美的道路,而且能完喜地服务别人。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发现健康是最重要的;伤心时,我们发现快乐是最重要的;失恋时,我们发现恋爱是最重要的;穷困时,我们发现金钱是最重要的;饥饿时,我们发现温饱是最重要的;沮丧时,我们发现信心是最重要的;离开人世时,我们发现时间是最重要的。然而,当我们不在人世时,却发现什么都很重要,什么都不重要。

恒荣法师: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天气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而他们都是你无法左右的。看淡了,天无非阴晴,人不过聚散,沧海桑田,我心不惊,自然安稳。活在当下,并安于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完全的责任,便是晴天。

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

什么是禅?佛曰:不可说,不可说。大通禅师说:禅!赵州禅师说:吃茶去!国学大师南怀瑾说:羚羊挂角无处寻,一任东风满太虚。已故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说:禅是一面镜,它可以照亮人的心境;禅是一盏灯,它可以指引人的心路。

恒唯法师:是是非非,纷纷扰扰,不看、不听、不想,就能心生清静。有时,烦恼不是因为别人伤害了你,而是因为你太在意。有些事无需计较,时间会证明一切;有些人无需去看,道不同不相为谋。世间事,世人度;人间理,人自悟。

恒路法师:做人:对上恭敬、对下不傲,是为礼;做事:大不糊涂、小不计较,是为智;对利:能拿六分,只拿四分,是为义;恪律:守身如莲,香远益清,是为廉;对人:表里如一,真诚以待,是为信;修心:优为聚灵,敬天爱人,是为仁。

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顶尖漫画:一个人看书,一个人走路,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走,这就是人生。

【善恶只在一念之间】如果我们常想着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就会善待对你好的每一人,就愿意为他付出,就会使友谊不断巩固发展;如果我们常想着自己对别人的好处,就会让自我优越感不断膨胀,就会因他人的一点点过失而感到委屈和不平衡,就难以宽容的对人,这样对完善自身不利,也不利于友谊。一念善,皆是善;一念恶,皆为恶!

用观修无常对治贪,用慈悲对治嗔,用正见对治痴,或持戒对治贪,禅定对治嗔,智慧对治痴,别解脱戒对治贪,菩萨戒对治嗔,三昧耶戒对治痴,如同治病一样对症下药。

夏来,竹席睡起,人静日长,读一回陶渊明的逸趣小字,可以焚香,煮茗,清谈,论道,话禅,这是古人的清古乐趣。这世上,最为难得的,是清趣,是雅致,是素心。我不是幽人,也不是雅士,但我一直追寻执着的,是一种对清古禅意生活的态度,一种自持清醒的憬悟。《小院闲庭话清闲》

达真堪布:修行中,不要害怕对境。在对境中,即使这次失败了,下一次再提起正念、战胜它,也是一种成就。只想顺利,是不会成功的。

【天天禅语】做人间菩萨,必须先做好个人的修养。

禅是禅非:你期待什么,什么就会离你越远;你执着谁,就会被谁伤害得最深。相聚就是离别的序幕,而离别就是相遇的本初。学会放下,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放下没有结果的执着。看淡、看开、看透一些,不牵挂不计较;一切都会慢慢变好。过去的就别再翻回去,上一秒已经过去,唯有当下的快乐与幸福。

佛教说契机者妙。人与人当然是不同的,如果一味的去否定看到不好的一面,您就失去了一个人。团结就多一个人,而失去一个人很容易。佛陀他是如何用人的?佛陀有十大弟子,都是第一,没有第二、第三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等等。佛陀他老人家就是告诉我们:你要用人一定要去看别人的长处,不要去看别人的短处,看长处人人都可以用,看短处一个人都不可以用。

恒唯法师:夏天的风,冬天的雪,都是大自然无私的馈赠,我们并没有做出回报自然的任何举动,更多的是索取,在过往的所有记忆中,我们总是在恩仇中颠倒,在烦恼中轮回,人生活到这里,该学一学忘却,潇洒,平淡,原谅。

禅是禅非:人生的一切不是算来的,而是善来的;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胸襟的宽窄,决定命运的格局,能包容多少,就能拥有多少。凡事看得开、想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学会隐忍性情,懂得克制欲望,退却时理智,谦让时大度,除却杂念私心,少些攀比计较,才会随缘自适,人的天地才会壮阔辽远。

佛曰:处事须精明,待人要糊涂。有福而不骄,则无祸;有祸而不惧,自是福。事看担当,逆境看襟怀,喜怒看涵养,行止看胆识。有点忙碌是个福,免得无聊;受点诽谤也是福,免得骄傲。交友要先淡后浓,先疏后亲。清贫之交能长久,利益之交必两伤。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延参法师:生活从来就不能够缺乏信心和勇气,每个人都怀揣着改变生活的希望,却在经历生活风雨的挫折之后,有的悲观,有的昂扬,有的失落,有的坚强,未来还要发生什么,一切都未知,那些没有必要的茫然和恐惧,只会制造生活的负面情绪,局限了自己的思考,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好心态,才是好人生。

恒诲法师:心存不轨的人,才总把善良挂嘴上。真正善良的人,总是在生活中,无声无行的把善念善行付诸行动。缺爱的人,才会整日炫耀自己的感情。真爱的人,早就把日子过到平静。弱小的人,才喜欢去跟人争辩是非对错。强大的人,根本不在乎人家说什么。

放弃,有时候比争取还要困难,因为放弃也是一种选择。放弃的最高境界是不后悔。做任何事都要付出成本,人生最大的成本不是金钱和时间,而是机会。一个人越是什么也不愿放弃,就越容易错过人生中最宝贵的机会!

有贪念就危险:经云: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何名坐禅?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从今天起,不要再去把自己识作敌人,也不要再被以前的观念所误导,整天试图战胜自己,奴役自己。如果你能懂得尝试去与自己和解,与自己携手共进,你就会发现,那才是一条阻力最小的前进成长之路。

恒东法师:人生经历的美很多,走过春夏秋冬,看遍春花秋草,不管你是从繁华处走来,还是在寂静处走来。只要你带着心情,转山转水,经过耐人寻味的过程,美的东西会升华成最美,明暗山水之间,也只有心间能滋生出最美的风景,最美的风景在心中。

恒愚法师:对别人的伤害豁达地一笑,也就无所谓伤害了;对生活的艰辛豁达地一笑,那所谓的艰辛就是一种生活的磨砺;面对失败豁达地一笑,那失败只是成功之前的一个小小插曲。豁达,需要胸怀,需要担当,每天的日子大多在失落中希望,在忧愁中走向洒脱,并且在磨砺中走向成熟,在痛苦中走向豁达,这就是人生。

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当你看到别人在笑,不要以为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伤心,其实别人只是比你会掩饰。

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悟妙法师:人生最大的可悲,不在于顺途之后的坎坷,也不在于得到之后的失去;不在历经艰辛的苦痛,也不在于无有起落的平淡。而是,你一直胸怀大志,却一直碌碌无为,如囚困于懒惰笼中之鸟,虚掷光阴,一事无成------你连张开翅膀的机会都不会有,更无从在蓝天自在翱翔,拥抱雨后彩虹,品味生命的真义。

禅理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其实,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

趁我们还年轻,多走几步路,多欣赏下沿途风景,不要急于抵达目的地而错过了流年里温暖的人和物;趁我们还年轻,多说些浪漫的话语,多做些幼稚的事情,不要嫌人笑话错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片段和场合;趁我们还年轻,把距离缩短,把时间延长。趁我们还年轻,多做些我们想要做的任何事。

凡夫每个人都有烦恼,有烦恼就会折磨自己、折磨对方和家人。他们并没有想到要折磨人,只是因为自己心理上有矛盾,或身体上有困扰,遇到适应上的问题,就会对身边的人发泄,或有意无意地伤害他们。在过去无量世以来就有这种情况,到这世才会又做夫妻,做了夫妻,一边互相报恩、还债,一方面又在互相伤害、举债。所谓欠,就是彼此之间恩怨不清。

参问之要在专一,不强作为,只守本分,须根脚有透脱处,明见本来面目。

圣慧法师:上天不愿给你的,任你怎样伸手祈求,终不得求;上天愿意给你的,任你如何错过,也会绕过几个弯送到你手里。命里有时终会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强求,指的是不执著,并不是指不努力;努力并不等于偏执性进取。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等待是一种痛,忘掉也是一种痛,但不知道该怎么办,是一种更折磨人的痛。

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非外道,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

佛教微语: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于红尘之中,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于人生,浮生若茶,初品无味,再尝则苦,苦极回甜。其实,一切皆出于心,心静自然凉。当你看淡成败得失、恩怨情仇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祥。

恒诲法师:岁月不会老去,我们却在岁月的打磨下不断的变老。但是,容颜可以老去,我们的心不能老。有句禅语说得好,六十也学少年郎。童心未泯,葆有天真,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也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有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生活就会快乐,生活就少了很多烦恼,人生就会幸福。

花开在岁月,经历着无常。演绎着虚无,万古色是空。不论晴雨,不管春秋,一杯禅茶静中饮,品茶,问茶,似茶,非茶。木然一问,是梦里还是梦外。一念之间,心自淡然。众生平等,因果平等。终究散去,不留痕迹。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恒唯法师:古德常讲:放下万缘,放下身心世界。很多人都理解错了,放下不是在事上放下,什么事也不干;而是在心态上放下,也就是心里头不执着,心清净。诸佛菩萨是放下了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显而易见,放下自私自利,为一切众生服务,是积极不是消极。

世界上最大最静的禅房,不在古刹,也不在寺庙,而在人的心中。

人生有太多的故事令人唏嘘,智慧的人不会浪费时间去想任何不喜欢的人和事,伤感遗忘就是幸福。过去或担忧未来,都会辜负眼下的良辰美景。即便眼前的光阴被疲倦所侵袭,为生活而挣扎,如果凭空再添堵了愁绪,并不异于雪上加霜。人生不妨阳光,你很好,希望得到的,都在路上。#杨枝一日禅#【190日】

低头的稻穗,昂头的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果实空空如也的稗子,才会显得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生活中,我们应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

滴水穿石,靠的是日复一日,坚持不懈;聚沙成塔,靠的是点滴积累,积少成多。让一颗怯弱心成为坚强、有力、永不退缩的金刚心,亦复如是。好的行为,善的心念,天天去串习、坚持,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

恒诲法师: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人生还是那个人生,拥有心底的坦率,已经拥有了心地的本来风光,人生百年做的是人,活得是一种心态,不是给烦恼做影子,更不是为痛苦做代言,实实在在的活着,豁达些,开朗些,包容些,引导着自己的命运走向光明。

恒东法师:烦恼的心情,惩罚的是自己,不开心的日子,是把自己打折处理了,上苍只眷顾那些坚强的人,不放弃信仰的人,快乐只围绕那些知足的人。

【修行智慧禅语】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想得太多。

身体累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累。

每个人都有被他人牵累,为自己负累的时候,只不过有些人会及时调整,而有些人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人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不懂得知足。

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期盼,一种心灵的感受。

只要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幸福其实一直在身边。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想的太多。

身体累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心累。

心累就会影响心情,会扭曲心灵,会危及身心健康。

常怀一颗笑对人生冷暖的平常心,就有圆融丰满的喜悦常相伴随。

幸福似穿鞋,松紧自明;幸福如喝水,冷暖自知。

如果说快乐是生理的,那么幸福是精神的。

【佛禅语】人之所以痛苦,就是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别人总是对不起我,将一切错误都归罪于别人和外境,念念都觉得自己没有错,而不会反省自身的过失。

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最大根源。

要想解除痛苦,重要的是反省自己过失,找别人好处,像宽恕自己一样地宽恕别人。

种子法则就是:你想拥有什么,就去帮助别人得到什么。

人之幸福,可以享受;人之幸运,可以洒脱;人之快乐,可以随性。

一份淡定,一份自在从容。

人这一生,有艳阳高照,也有阴霾迷雾。

人生,就是生下来活下去,虽然很难。

活着,可以有无奈,但不能无奈地生活;可以有悲哀,但不能悲哀地迷茫。

人心,随经历而成熟。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

简单的过,开心的活,才能无悔这一生。

【放下感情的禅语】人只能活一次!千万别活得太累!如果我们能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

做平常事,做平凡人,保持健康的心态,保持平衡的心理,如果我们能以这种最美好的心情来对待每一天,那每一天都会充满阳光,洋溢着希望。

人只能活一次,千万别活得太累:应该活得舒心,活得快乐,活得潇洒。

工作节奏太快,精神压力太大,争强好胜的心太强,生活太无规律,时间不长,精神和体力就会崩溃。

要活得舒心,活得快乐,活得潇洒,就要学会知足,学会随遇而安。

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快乐,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希望您能喜欢这些唯美的句子,优美的说说,在您的朋友圈能经常分享值得与他人分享的句子。励志的句子网j458.com向您推荐更多好内容,请阅读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希望您有一个好心情!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m.j458.com/a/2076605.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佛门禅语心静禅语
下一篇 :佛系禅语
  • 佛家禅语

    1、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2、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3、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4、诚实守信是与他人相处的要诀,结缘交友的前提,唯诚信才能趋真趋善,进德进学,立身立业。“本立而道生”,

  • 佛家禅语_佛心禅语

    佛家禅语_佛心禅语 1、【佛家静心禅语】人生如茶,苦极回甜。 温水泡不出好茶叶,温室养不出好儿女。 茶的品质再好,水温不够也不出香味。 人生,只有像茶叶一样,在滚水中反复折腾,浸泡,才能把内在的潜质逼出来,为自己创造出长久稳定的幸福。 每一次创伤都是一种成熟;每一种成熟,都是幸福的预兆。 2、【佛家

  • 佛家禅语人生_心灵禅语

    佛家禅语人生_心灵禅语_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人之交往,坦诚相待;行为处事,善心以对,不为防范他人而丧失做人的乐趣,不为取悦他人而丢掉做人的风骨,不为名缰利锁而矫揉做作,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生活在自我本色里,朴素宁静;生命在自我本色中,真诚美好。 本色就是一袭风衣送给自己的,是一份潇洒;赠与他人

  • 佛家禅语人生

    佛家禅语人生 1、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2、一年老似一年,一日过去就没了一日;一个秋天又一个秋天,一辈人催一辈人;一次聚会一次离别,一场欢喜一份伤悲;一张床榻一个人卧,一生都在一

  • 佛家经典禅语_心灵禅语

    佛家经典禅语_心灵禅语_ 1、如果生命是一树繁华,那么愿默守枝桠,随风尘起落;如果生命是一种浅淡,那么愿带着禅意,开出一朵青莲,默默释放纯情 2、幸福之人并非拥有一切,只是尽力享受生活的赐予。 3、心若不动,风奈我何。把握本心,不为浮华所动,守住心中的净土,修篱种菊,任它雨打飘零,心若向阳,何惧风霜

  • 佛家经典禅语_佛语禅语

    佛家经典禅语_佛语禅语 1、每个人的内心都蕴藏着无限宝藏,那就是佛性,若我们能除去心中的自私自利,发挥无私的精神,那么我们就能拥有美满的人生。 2、清净的生活,从斋戒一开始。 3、佛说,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地春。水往低处流,云往天上飘,一切都自然与谐地发生,这就

  • 佛家经典禅语,经典佛家名句

    佛家经典禅语,经典佛家名句 1、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2、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3、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 佛家静心禅语

    1、人生不仅是去与烦恼握手言和,更要去认识烦恼的虚幻,烦恼何曾来自外境,从来都是自心的产物。能包容,天下哪有对峙;能宽阔,世间何来怨愆。所有的负面情绪,从来都不是埋怨生活的借口,恰恰需要的是自我的自省和自控。 2、质和金钱上的贫穷一点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智慧和福报上的贫穷。只有在智慧和福报上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