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句子大全

现如今人们对网络媒体的依赖愈发普遍了,分享好句子在生活交往中很常见,而这些句子可以一定程度上烘托语言气氛,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经常发的句子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隆波田禅师经典禅语100句摘抄”,欢迎你的品鉴!



 隆波通禅师于1939年5月14日出生于泰国的东北部,依照南传佛教的习俗,于22岁时出家为僧。在接下来的七年中,他研习并通达了上座部佛教教理。

隆波通禅师经典禅语大全:

1、佛陀的教导及佛陀阿罗汉弟子们的美德,祂们是我们在家众的启发及追求的成果与目标,愿你们今生便能亲见到清净、光明、安祥的心。

2、作功德、布施、持戒及修止禅是对应于世间的,在佛陀出世前及出世后,这些东西都一直存在着。

3、至于止禅,那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有所求心。

4、止禅是无法灭除苦恼的。

5、我们修「法」必须在心中修,是修心而非修身。

6、止禅只是一种让心平静的方法,但这还是一种带有无明的平静,就像大石压草,石头压在草上,草就不能生长,但是一除去石头,那草又会像以前那样生长,或甚至比以前更茂盛。

7、身观念处:即以「身体或身内」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身体只是身体,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既非我亦非它。

8、受观念处:以「觉受」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这些觉受只是觉受,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们也是非自非它。

9、心观念处:以「心」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心只是心,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既非我亦非它。

10、法观念处:以法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这些法只是法,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们既非我亦非它。

11、佛陀学过的知识和智能就像森林里的叶子那么多,而他教导我们的就像手中的叶子那么少。

12、森林里的叶子就是指做功德、布施、持戒和练习止禅,而手中的叶子就是指观禅(内观禅修)。

13、正念:即忆念不失*,也就是在做或想任何事情之前,要有觉知地知道它。

14、正知:即了知,也就是在我们想事情的当下完全地了知它。

15、正念-正知,用一般的话来说就是清醒、觉醒、随时感知到自己。

16、所有宗教都教导同样一件事:修练身心,止恶行善。

17、不管你正在想什么,都要跟随着内心生起的任何东西,要知道并且看见它。

18、不论你在做什么,都要持续不断地看着自己的念头,不论你做什么事看书、写字、挖洞、割草或洗澡,都要一直看着自己的心。

19、变化和生灭就是佛陀所说的无常、苦及无我,所以,不要随着情绪起哄,跟随着情绪只会引起苦恼。

20、每一种修行:做功德、布施、持戒、止禅及观禅等,这些都是灭除烦恼也就是贪瞋痴的方法。

21、事实上,我们的心本来没有苦,它还是它自己本来那个样子并没有什么改变或不同。

22、谓的寂静是指心能自在无碍而且尽责地工作,这种中道的心可比喻为砝码、船锚或车子的煞车,能够时时保持我们的心在平衡的状态,不会让心随着高兴和不高兴的感觉而流转,这样的心是超越苦乐的,不会泥执于善恶好坏,而称之为中道或涅槃。

23、要让我们的心达到这种本来的寂静安祥是不能靠其他任何人帮忙的。

24、培养觉性是能使心达到寂静状态的方法。

25、中道心如同砝码,可以让我们平衡而不致太过生气或贪婪,那是能轻易毁掉一个人的。

26、因为就是无明才会生起人们造恶的元凶贪与瞋,所以佛陀强调我们必须要有觉、定、慧。

27、一般老师都倾向于教人闭着眼睛坐禅来使心平静下来,但实际上,佛陀是要我们在平日下决心准时正常上班以及正视自己职责等来教导禅定。

28、佛陀主要的教导是强调觉与慧,至于「定」就不需谈论了,尤其是一般老师教导的那种定。

29、真正的定是要坚定我们的心,是要坚定地去工作。

30、所谓『法』就是自己(而不是自己以外的外在之物)!

31、看见自己的动作、言语及起心动念(即身、口、意的行为动作)就叫做『见我』。

32、佛陀教导的是:当看见念头或当思惟的时候,放下念头并「保持觉性看着它」,这就叫做VIJJA(明)或智慧。

33、我们之所以要看见自心是为了要看到(明了)我们的心有时被念头抓住(即心陷入念头之中无法自拔)。一旦卷入念头之中,就会不停地增生扩散。

34、所谓见『法』不是看见佛、光明等外在的东西,而是要看见『我』、看见『自己』,而所谓的见『我』,也不是看见这个表相的色身,而是要看见自己的动作、言语及起心动念。

35、佛陀教导我们要知道灭除「苦恼」及「苦恼根源」的方法,也就是要断除苦的原因。

36、不能断除苦因的人就跟怕死的凡夫没两样,反之,如果有人能够灭苦,佛陀说这样的人就可称之为超越世间的人(即出世间圣者)。

37、所谓的「超越世间」不是指升到天空、天堂或类似那样的地方,而是指超越情绪感受、超越一切诸苦。

38、出世间或超越情绪感受并不是指从此就远离世间不理人了,我们虽然不再受他人言语影响,超越了情绪感受,但还是可以听别人说话,不管他们说的是对的还是错的。

39、佛陀教导所有人要努力工作,然后要贫能安忍、富能谦卑。

40、佛陀从各种面向教导我们,但也教我们要避免邪道恶法,因为邪道与恶法是堕落和毁灭的肇端。

41、我们由于不知道这种微细的烦恼,所以把苦看成是乐的,而事实上,它是白光中的一丝黑暗,还是会不知不觉的剎那生起。

42、佛教就是劝人要慈、悲、喜、舍。

43、我们正确地履行责任时,果报自然会跟着来,切莫要求任何东西或期待任何果报。

44、当我们依我们的职责尽心工作,我们就是诚正修学的人,而且是尊重规定和尊重自己的人。

45、佛陀教导我们:「行善就是善,做恶就是恶。」

46、当每一个人都能尽一己之责,那工作就会全面的成功,不管任何方面都会有所进展。

47、果报现起的第一个原因是具有尽心尽力做好工作的坚定决心,也就是要仁慈慷慨、善用知识与头脑、以及带一颗法心(Dhamma-mind)来工作。

48、诚正是指洁白、清净、光明,而且能带给我们安祥,也就是一种心地的光明。

49、假若我们有一颗肮脏的心,被污点给染污了,那我们的心就是腐败与恶臭的。

50、真实的果报或功德是在我们的心中,也就是心地的清净、光明与安祥。

51、我们都已修学佛法达到某种程度,应该都很看重佛法,但实际上正好相反,我们并没有真正看重佛陀的教导,因为我们都倾向于看重外在的事物,都从外在来谈佛法。

52、如果我们真的看重佛陀的教导,哪怕我们只有一小撮人,我们必定可以让这世间向上提升,因为这一小撮人他们能够从自己内在心中来领悟正法。

53、想让这世间提升或想要从心中来领悟正法的第一步就是:每一个人好好地学习并实践自己的责任。

54、当我们实践到对自己有信心的时候,就可以一点一点温和地去警示他人,这是因为如果我们不警示别人,他们将变得腐败并发臭,并且会以一种不当的方式成为大众的危害因子。

55、佛陀的教导在社会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保护这个社会不致腐败及发臭。

56、当我们成为一个灭苦的人,那么不管我们到哪里都不会有苦。但是,如果我们自己都还有苦,我们如何能帮助他人而不是反而更增加他们的苦呢?

57、我们的责任是和受苦的病人有关,所以我们必须记得的是:要怀着一颗慈爱的心以及要了解这个世界及生命的真实本质。

58、假若我们这样不断地观想,我们的心就会清净与柔和。这是个人生命中幸福、发展与繁荣以及人类社会中共同工作与生活的美丽诗篇。

59、当我们想到自己的苦以及我们是如何经历它们,就应该要了解别人的苦并知道该如何对待他们,意即同病成知己、患难见真情。

60、天堂在心中,地狱在心中,涅槃也一样。

61、生气是个魔鬼,鬼就在这里(在心而不在外)!生气的人就叫做鬼,他的脸就像鬼。不过事实上,瞋心本来是不存在的,只是我们不了解罢了。

62、如果我们禅修时看到色彩、光亮、或鬼神,那就表示我们修错了。

63、佛陀教导说:见法即是见佛,未见法即未见佛。

64、一个人即使拥有佛陀的法衣或指舍利,也不能说是见法及见佛,这是一个必须善加理解的道理。

65、所谓禅相是指心迹或心的表相,或可说是内心觉知到的东西。

66、要用觉性好好地觉知它、感觉它,就像提起手时,感觉到它,这就是禅相;当念头生起时,知道并看见它,这就叫禅相。

67、当内心生起苦恼时,我们不会抓到苦恼;当内心追求快乐时,我们会知道这不是正思惟,知道今天的快乐是明天的苦恼。

68、佛陀是指清净、光明、寂静安祥的心灵质地。

69、清净是指没有染污的平常心;光明是指知道和看见心中的感觉与念头;寂静安祥是心中没有贪瞋痴的念头。

70、贪瞋痴的念头就是「苦」!因而佛陀只教导「苦」的生起、「苦」的原因及「苦」的止灭。

71、所谓禅修与见法,是要看见我们自己的念头,而不是看到光、色彩、或鬼神。

72、涅槃可以翻译为寂静安祥,当我们的心恢复平常的状态时是寂静安祥的,那就叫做涅槃。

73、平常和寂静安祥是一样的,佛陀教导说没有比寂静安祥更高的喜乐。

74、洞穴内的寂静安祥是某些人为了想要寂静而坐着不动,坐到像石头一样,所以他们不能看见自心,不能看见念头生起。

75、带有觉知与智慧的寂静安祥,这种因为没有贪瞋痴,所以他们能知道和看见自己的心,并且能觉知到身、语、意的行为。

76、涅槃是烦恼的止灭,是平常心。

77、戒是断除粗重烦恼的工具,定是断除中等烦恼的工具,慧是断除微细烦恼的工具。

78、修行中,粗重的烦恼就是指贪、瞋、痴、杂染、贪爱、执取及有意志的造作行为。

79、中等烦恼是指我们心为境所困而不能清楚明见,这种叫做不知道的知道,或带有无明愚痴的寂静安祥。

80、微细烦恼是指执着心中最微细的智慧,也就是说他有了智慧,能知道念头的起处,也能知道并看到那生灭的状态,但因为有执着,所以这种还是白光中的一丝黑暗,这已经是非常微细了,但还是不正常的。

81、人可以打你、伤害你而鬼不能,如果他们真的这么有本事,他们应该就能为自己盖房子和找食物了,但是他们不能,相反的,是人们为鬼神建神龛,并且还给他们食物吃,是人们在守护鬼神。

82、我们的心喜欢去执取一些虚幻不实的东西。

83、我们是拥有优越心智能力的人类,不需要害怕鬼神或任何其它东西;也不需要到处去寻求庇护,因为自己才是自己的庇护。

84、如果你想变得富有,你必须知道怎么做买卖、必须有利可图、还得待客有礼。

85、如果你讲话不讨人欢喜,即使你卖得很便宜也不会有顾客上门。

86、一个人想要生意好必须讲话要好听,而且还要做个牌子写上大大的字,高挂起来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清楚看到,这样就会有效。

87、礼佛的花代表着微笑及快乐,因为花香代表不生气、不拉长脸,那我们脸就会像花一样漂亮。

88、三柱清香是代表要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

89、两只蜡烛代表双眼及双耳,也就是说要去看或听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而不致被外境给骗了。

90、佛像是传统世间习俗,意思是要我们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以及安祥喜悦的意思。

91、大多数佛教徒只相信并因循传统,他们根本不了解佛法。

92、慧眼不是肉眼而是心眼,能流露智慧消除愚痴烦恼。

93、人们总是不了解真相,他们内心脆弱无法依止自心得到庇护,而依赖外在的鬼灵、天神等。

94、自己是自己的依护,一个人无法依赖别人做庇护。

95、圣者是超卓的,因为祂善巧地修行、诚正地修行、为求解脱诸苦而修行而且如法修行超越了诸苦,这就是所谓的圣者或世尊

96、尊的圣弟子们是诚正的行道者,也就是老实修行不妄语、不未证言证、不自欺欺人不欺瞒自己、朋友或父母,并依着自己的责任和工作诚正地修行。

97、世尊的圣弟子们是如理的行道者即为求解脱诸苦而修行。

98、人们把地狱看作天堂,把圆锯看作莲花。

99、世尊的圣弟子们是四双或八辈的圣者,这圣者可以是男人或女人。

100、世尊的圣弟子们,他们知苦并且能解脱诸苦。

j458.cOm更多句子大全延伸阅读

黄檗禅师经典禅语


1、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

2、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

3、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

4、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

5、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6、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

7、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

8、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

9、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

10、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

11、当下无心,便是本法。

12、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

13、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着。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

14、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

15、为有贪嗔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

16、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相关资料

黄檗(?- 855年),别名黄櫱、黄檗希运,号称黄櫱禅师,是唐代靖州鹫峰(今江西省宜丰县黄檗山)大乘佛教高僧。

唐武宗会昌年间,当朝宰相裴休在并州钟陵县(今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两次记载黄櫱禅师的语录,收录在《钟陵绿》(钟陵录)、《宛陵绿》(宛陵录)。后人整编进《传心法要》。

百丈禅师经典禅语大全摘抄




百丈怀海禅师是中国禅宗史上的重要人物,唐代禅宗高僧。原籍太原,远祖因西晋怀帝永嘉战乱,移居到福州,俗姓王。是洪州宗风开创者马祖道一大师的法嗣,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因其后半生常住于洪州百丈山(江西奉新),故世称百丈禅师。

唐中叶后,由于旧教规和戒律与禅宗发展存在尖锐矛盾,于是怀海便大胆进行教规改革,设立了百丈清规。为禅宗发展扫清障碍,对禅宗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是续慧能大师后又一佛门大德。

百丈禅师经典禅语:

1、善恶是非。俱不运用。亦不爱一法。亦不舍一法。名为大乘人。不被一切善恶。空有垢净。有为无为。世出世间。福德智慧之所拘系。名为佛慧。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诸知解情尽。不能系缚。处处自在。名为初发心菩萨。便登佛地。

2、夫学道人。若遇种种苦乐称意不称意事。心无退屈。不念一切名闻利养衣食。不贪一切功德利益。不为世间诸法之所滞碍。无亲无爱。苦乐平怀。粗衣遮寒。粝食活命。兀兀如愚。如聋如哑相似。稍有相应分。

3、佛是无求。人求之理乖。理是无求。理求之即失。若著无求。复同于有求。若著无为。复同于有为。

4、不求佛。不求法。不求僧。乃至不求福智知解等。垢净情尽。亦不守此无求为是。亦不住尽处。亦不忻天堂畏地狱。缚脱无碍。即身心及一切处皆名解脱。

5、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6、口无所辩。心无所行。心地若 空。慧日自现。

7、垢净情尽。对 五欲八风不动。不被见闻觉知所阂。不被诸法所惑。自然具足一切功德。具足一切神通妙用

8、一切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为人自生虚妄系着。作若干种解会。

9、夫学道人。若遇种种苦乐称意不称意事。心无退屈。不念一切名闻利养衣食。不贪一切功德利益。不为世间诸法之所滞碍。无亲无爱。苦乐平怀。粗衣遮寒。粝食活命。兀兀如愚。如聋如哑相似。稍有相应分。若于心中。广学知解。求福求智。皆是生死。于理为益。

10、佛是无求。人求之理乖。理是无求。理求之即失。若着无求。复同于有求。若着无为。复同于有为。

佛教经典激励禅语100句摘抄




1、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2、 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3、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 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5、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6、 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7、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8、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9、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10、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11、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2、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13、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4、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15、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16、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17、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8、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19、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20、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21、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2、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24、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25、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26、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27、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28、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30、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31、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32、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33、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34、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35、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6、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37、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38、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39、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40、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41、情生智隔。

42、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4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44、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45、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46、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47、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48、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49、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50、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51、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52、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53、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54、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55、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56、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57、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58、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59、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60、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61、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62、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63、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64、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65、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

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

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献媚。人生最危险的境地是贪婪。人生最烦恼的是争名利。

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

人生最大的债务是人情债。人生最大的罪过是杀生。人生最可恶的是淫乱。

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

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可佩服的是精进。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学佛。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念佛。

66、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转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心命具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人道。命实造于心,祸福为人招,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亦听命,天地自相保。

67、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68、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69、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70、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

71、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72、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 况 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73、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宝殿。即佛也。

74、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念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心病生,终生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75、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jian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76、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77、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

78、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79、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80、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81、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82、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

83、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84、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85、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

86、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87、得理要饶人,理直气要和。

88、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89、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90、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91、学佛就是学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

92、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93、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94、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开心果。

95、欲知过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9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97、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98、世间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99、学佛的孩子不变坏,学佛的老人不痴呆,学佛的少年永不败。

100、不惜光阴过时悔,黑发不学白发悔。酒色赌博致祸悔,安不将息病时悔。官行贿赂致罪悔,富不勤俭贫时悔。不孝父母老时悔,遇难不帮有事悔。动不三思临头悔,盲目草率错时悔。

读了“隆波田禅师经典禅语100句摘抄”,您get到快乐和感悟了吗?这些短句很有收藏的价值,值得您发发朋友圈。j458.com小编推荐您阅读抒情句摘抄,希望您喜欢。

  • 黄檗禅师经典禅语

    1、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 2、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 3、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 4、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 5、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6、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

  • 百丈禅师经典禅语大全摘抄

    百丈怀海禅师是中国禅宗史上的重要人物,唐代禅宗高僧。原籍太原,远祖因西晋怀帝永嘉战乱,移居到福州,俗姓王。是洪州宗风开创者马祖道一大师的法嗣,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因其后半生常住于洪州百丈山(江西奉新),故世称百丈禅师。 唐中叶后,由于旧教规和戒律与禅宗发展存在尖锐矛盾,于是怀海便大胆进行教规改

  • 佛教经典激励禅语100句摘抄

    1、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2、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3、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5、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

  • 禅师100句人生箴言

    本文是禅师100句人生箴言,是一些反思、思想和建议的混合。因为它们是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摘抄出来的。我们应该从有用的箴言中获取灵感,给我们人生以启迪。 1、如果有甚至是一点期待,心就会困惑。注意你的态度,不要期待结果! 2、当你运用智慧的时候,一精一进就已经存在了。 3、正念是去觉知到已经在这儿的东西

  • 五祖弘忍禅师述佛学禅语摘抄

    1、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 2、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3、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黑云之所覆,如

  • 慧律法师经典佛学禅语100句摘抄

     慧律法师,俗名林益谦,1953年出生于台湾云林。幼年遭逢困顿,深刻体验人间疾苦。就读建国中学时,热衷探讨人生哲学,遂博览群籍,又担任演辩社主辩人,因而奠定日后博闻强记,辩才无碍的基础。1974年入逢甲大学参加普觉社(全名普觉佛学社),以此因缘听闻佛法,并得以亲近忏云法师,李炳南老居士等诸大善知

  • 五祖弘忍禅师述禅语50句

    1、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2、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 3、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黑云之所覆,如瓶

  • 周立波经典语录100句

    1、后头才晓得,模特伐好随便行饿,行了伐好一高困好脑子要困话特饿! 2、我是做不出那种动作的,难看哇啦,动作这么大,我带了个单筒的。 3、费玉清,我帮他算过了,他每次一在上海开好演唱会第二天就跑掉了,他不在上海消费的,这对我们上海整个GDp的拉动没有任何好处的嘛! 4、万体馆啊,你们当它是痰盂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