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七七事变心得体会#】也许,我们会有新的感悟, 针对我们自己的观念,我们可以选择写下一篇心得体会。透过心得体会,我们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在众多选项中选择了这篇最出色的“七七事变心得体会”,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更出色的自己吧!

七七事变心得体会 篇1

83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点燃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怒火”,中国全民抗战由此“开端”。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灾难,超过3500万军民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800余万劳工被强掳,这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觉醒和顽强奋起,并由此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这一段“屈辱”的历史,一断“辛酸”的血泪,一段现代史上“悲怆”的一页,依然铭记在近14亿中国人民的心中,永不敢忘,也不能忘,更不会忘。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汇总。历史使人们能永远记住在过去的兴与衰的纪实,也能使人们在兴与衰的经历中总结出经验与教训,从而使自己能知道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今天,我们纪念“七七事件”,回望的决不是那“悲惨”的现场,也不是那“悲痛”的恸哭,而是要让近14亿中国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不能忘记82年前的今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不断从历史中获得智慧启迪,才能牢牢把握时代前进的新方向,奋力开创美好的新未来。

落后就会挨打——这是中国近现代史证明了的道理,更是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做出巨大牺牲才得出的深刻教训。“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则国之大耻。”历史,总是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勾起世人的回忆和反思、传递精神和力量。每年七月七日,中国人民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一“国耻日”,如此隆重地表达立场和传递信号,目的很明确,就是在于警醒近14亿国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砥砺奋进、振兴中华,自觉增强现代国防理念和忧患意识;也是用正义的行动痛击逆流,警告那些试图罔顾事实、篡改历史的卑劣者!

“七七事变”以来这段历史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过去,也激发了中国人民创造辉煌的潜能。面对侵略,亿万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不屈服、不后退,用生命和鲜血,组成了不可跨越的“长城”,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潮流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冲在前,干在前,带领亿万中国人民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经历革命、建设、改革大潮的洗礼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红红火火,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繁荣富强,直至今天中华民族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次次创造了属于中国人民发展神话、创造了属于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在这段耻辱的经历中寻找不屈的精神,寻找让近14亿中国人民渴望更好生存、追求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沿着这条正确道路,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朝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砥砺奋进。

七七事变心得体会 篇2

师之责就是开蒙、启迪、释惑、解疑或警醒他人。如果我们在7月7日这一天能够站在卢沟桥上,也许就能听到它无言的低吟与教诲。

是的,只要我们善于倾听,就一定能听到卢沟桥诉说的故事,也一定理解卢沟桥倾诉的人生真谛,就像听一位长者讲课。

卢沟桥给人们上的第一课大概是重归浩翰的岁月长河。是的,以眼看世界,世界很小;以心“看”世界,世界很大。眼随心阔,懂得历史,就能晓得卢沟桥上那早 已斑驳的青石路曾经响起来自西域的商队驼铃。我们甚至依稀可辨古老的丝绸之路在这里留下的流风余唱。八百年前的马可·波罗就赞叹这桥“精美绝伦”“坚固无 比”。于是,西方人甚至把这座具有极为地道的中国特色的联拱石桥称为“马可·波罗桥”。

卢沟桥给人们上的第二课是它的典雅之美。502头大小不一、姿态各异、神情生动的石狮是一大奇观。它们有的昂首挺胸;有的双目凝神;有的两两相对;有的 似在呼唤……千姿百态,活灵活现。天下名桥各擅胜场,而卢沟桥却以独标风韵的雕刻艺术,堪称古今奇观。至于可与中 南海风物媲美、被誉为燕京八景的卢沟晓 月,那只有披着薄雾饮着朝露、在清蓝色的欲晓天际中才能欣赏到。

卢沟桥给人们上的第三课是它的保卫者的大忠大勇。北京的大街小巷有几千 条,但街巷以现代人物姓名命名的街道,却只有3处,即西城的佟麟阁路、赵登禹路和东城的张自忠路。佟麟阁、赵登禹和张自忠是为国捐躯的抗日名将。1952 年6月11日,新中国的中央政府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亲自为这3位抗日英烈签发了烈士证书。毛泽东称赞他们在执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中光荣 地壮烈地牺牲了,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卢沟桥就是这“壮烈”与“崇高”的见证。他们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抗战的第一批牺牲者,也是第一批让侵 略者“领教”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精神的践行人。“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并不仅仅是歌词,更不是什么渲染与夸张。有一个事实是,与佟麟阁、赵登禹所率第 29军的大刀队交过手的日本军队,竟然要在作战时戴上了“铁围脖”,这奇怪的打扮仅仅是为了不被大刀队砍头、不被身首异处!

卢沟桥记得 佟麟阁的一句话“军人抗战有死无生”,它更记得赵登禹的话“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而他俩也在同一天殉难。卢沟桥也记得,将军张自忠为洗刷七七事变中的 污名和公众的误解,曾多次率军冲杀于敌阵。1940年当他的腰、腹、肩、胸、腿多处受伤血流如注时,仍会坦然地说,对民族、对国家,良心很平安……朋友, 我们只要拨开飞渡的战云,只要能抛开所有不应有的歧见,就一定能体会到为什么毛泽东会为张自忠郑重题词--“尽忠报国”。

卢沟桥给我们 上的第四课,就是要永远记住和珍爱我们的民族英雄。中国人敬重英雄,恐怕以抗日为最。原因是这场战争给予中国人的苦难为近代以来最深最痛最广也为时最长。 张自忠死后,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亦发表《悼张自忠将军》的社论,认为他“将其最后一滴血献给了抗战,既成功又成仁,的确堪称为炎黄的优秀子 孙,模范的民族革命军人,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这并不是什么溢美之词,而是当时中国民众之心声。佟麟阁赵登禹将军忠骸被收藏的真实故事就是这种民众心声 创造的奇迹。龙泉寺老方丈,崇敬抗日英烈。卢沟桥畔战事稍停,他便带领4名僧人,连夜出城在高粱地中寻得赵登禹遗体,并抬回龙泉寺装殓。为避开日寇耳目, 寺内僧众冒死将灵柩隐藏在寺中达8年之久。直到抗战胜利之后,当赵将军女儿去龙泉寺祭奠时,老方丈说:“将军没有走,我常在夜间听到将军喊口令操练士 兵!”佟麟阁将军的忠骸也有着几乎一模一样的经历。柏林寺的方丈僧人也将其秘密保存了整整8个年头。为什么会有这种“拷贝”式的相似?是巧合吗?当然不 是。这是因为那时的中国民众有一个基本共识:敬重英雄就是敬重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敬重这个民族不可凌辱的自尊!

卢沟桥给我们上的第五 课,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过去与现在都应该遵从的忠、孝与仁爱。忠,自不必说。在卢沟桥事变中哪一位铁血官兵不是忠之义士、义之猛士。但他们恰恰是把孝顺父 母作为自己忠勇无畏的源泉。激战前,佟麟阁父亲病重,他挥泪写信给夫人曰:“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代供子职,孝敬双亲。”赵登禹 临终时,对卫兵说:“军人战死沙场原为本分,没什么可悲伤的。北平城还有我的老母,你去对老人说,儿子为国牺牲,也算对得起祖宗。”然而,人们是否想过, 能对祖国如此忠勇对爹娘如此尽孝的将军,必有一颗大仁大爱之心。在北京市档案馆里保存着一封赵将军亲笔书写的信笺。信竟然是写给动物园(解放前称“万牲园”)管理人员的。信中说:“敝师驻防塞北……偶在该山得获火狐狸两只。恐日久伤其生命,殊为可惜……兹特派副官携往送上……师长赵登禹拜启。”看到这 里,凡有体感的人恐怕只能是感慨无言了。

其实,所有上述的五课都可以凝聚为卢沟桥给我们上的第六课。那就是当物质主义在一些国人的生活 中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的今天,在金钱钞票可以成为一个横跨所有领域的主题甚至可以主导人们茶余饭后闲聊的时候,卢沟桥会如阵阵清凛之风,驱赶我们内心发烫 的欲望。卢沟桥用它如歌如泣的历史、它承载过的辉煌以及它永远无声的狮吼在告诉我们:一个伟大民族的品格绝不能靠金币的堆砌,一种刚毅有为的民族性格必须 经过牺牲与奋斗的淬火。卢沟桥,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无论是在乱世还是在太平盛世。

七七事变心得体会 篇3

1937年7月7日夜里,侵华日军在卢沟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如今一转眼已经83年了。作为新时代的后浪,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我们以史鉴今、砥砺前行,我们奋发图强、汲取精神,用英勇无畏、用奔流不息铸就起新时代的钢铁长城。

铭记历史的教训,用抗战精神激励干事创业。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值此七七事变83周年之际,我们回顾抗战的历史,铭记历史的教训。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要心存历史的敬意,从艰苦的抗战中不断汲取精神,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求实创新,谋取伟大复兴。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工作,在脱贫攻坚上拿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气魄,敢于啃深度贫困地区的硬骨头,敢于涉扶贫顽疾的险滩,保持战斗不息的精神,确保脱贫攻坚如期全面完成。

用好历史的教科书,要以史为鉴激发奋发图强。中国共产党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中国人民在抗日斗争中展现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党员干部要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牢记历史教科书的血泪,始终不渝坚守为民初心,坚持不懈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干事创业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必胜决心。

缅怀英烈的功勋,从先烈精神中汲取奋斗力量。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党员干部应以抗战精神作指引,珍惜好这当前来之不易的发展期遇,传承好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以英雄为楷模,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坚定必胜的决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告慰英烈,开创崭新的未来。

七七事变心得体会 篇4

85年前,“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今天我们纪念“卢沟桥事变”,是为了不忘过去屈辱,铭记抗战先辈,升华爱国情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谨记“卢沟桥”,铸就与国共生桥,架起与民同心桥,筑牢便民服务桥,爱国爱民,国强民富。

不忘过去荣辱,历史底蕴铸就“共生桥”。国破家亡,无国何以为家?十九世纪外国列强的入侵使我国濒临破灭的边缘,承受百年屈辱,多幸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挽中国狂澜于既倒、扶中国大厦之将倾。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不会遗忘,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更是铭记在心,我国历史上曾有多次外族入侵,都在底蕴深厚的中华文明面前不值一说,文明古国屹立至今。如今我们纪念“卢沟桥事变”,在警醒世人的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无论荣辱,中国人民与国同祸福、共生死。

不忘与民同心,同心同德架起“连心桥”。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梦,需要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这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这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团结图强,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更不是单打独斗就能实现的。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与民同心,民之所向,党员干部所望,架起连心桥,同心同德实现中国梦。

不忘为民服务,全心全意筑牢“便民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从党成立之初到如今,都没有变过,人民利益始终是党员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千古名言,更是当今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雷锋把人生献给了为人民服务,黄文秀把青春献给了脱贫攻坚,一代代党员干部接力,将为人民服务贯彻到底。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要以英雄先辈为榜样,牢记为民富国之心,付诸奋发图强之行,筑牢便民,给人民便利服务,建祖国繁荣富强。

七七事变心得体会 篇5

七七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也是史上抗日战争爆发的开始。经历过这场惨痛的战争,我深深体会到了和平的珍贵,更深刻的认识到珍惜和平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谈谈我对七七事变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深深地感悟到战争的破坏力。据统计,七七事变至抗战胜利期间,共有三百万以上的中国士兵和平民丧生。此外,物质财富的损失更是难以计数,房屋倒塌、道路损毁、经济受挫、文化遗失……这一切都在七七事变之后发生了。看着这些数据,我深深地感到了战争的破坏力,也更加明白了和平的宝贵。

其次,我也深入理解了抗争的勇气。在七七事变和后来的抗战时期中,中国遭受了超出想象的强敌入侵,但是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没有退缩,没有屈服。他们坚定不移地与侵略者战斗,在日本军队带来的火焰和硝烟中保卫家园。他们面对敌人的屠杀,面对物资的匮乏,无怨无悔,毫不退让。这一切,都叫人感到钦佩和敬畏。

最后,我也明白了和平的珍贵。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次的战争都会夺走无数的人命和财富,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所以,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认识到只有通过和平来解决问题,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更应该利用和平的机会,学习更多的技能,提高我们自己的水平,从而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

总之,七七事变的悲惨教训已经深深地刻画在了人民的心中,大家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争取更好的未来。最后,我们共同期待和平的到来,让更多的人们得到幸福和快乐。

七七事变心得体会 篇6

9月3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在开班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走过九十八载风风雨雨、汇聚九千万人宝贵初心的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伟大梦想进行的伟大斗争,是人类历史上的丰碑。

共产党人的斗争绝不是为一姓一人谋私利、为一家一族谋万世,而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1949年9月21日,毛主席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著名讲话。他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是的,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虽曾创造灿烂悠久的文化,之前却从未真正站起来过:“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先辈们创造的财富被封建官僚剥削、被自命“上天之子”的统治者压迫甚至还要被外来的侵略者掠夺!他们何曾站起来过,他们一直匍匐在尘埃里!直到新中国的诞生,劳苦大众们才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他们辛勤劳作,他们参政议政,他们把一穷二白的旧社会建设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为他们知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运即我运、我运即国运。

共产党人的斗争绝不是为蝇头蜗角营营苟且,而是宁鸣而生不默而死。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1935年华北事变,华北分离;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万里膏腴尽成赤土,亿万国人再无家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学溥仪,去做日本手中“伪满洲国”的皇帝,虽然号令不出宫门,但毫无殒命之险,岂不快哉?学蒋介石,逃到偏安一隅静待国际支援,推开门打内战关上门发国难财,岂不美哉?中国共产党选择站起来抗争,不做卖国贼、不做亡国奴,一手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一力支撑挽狂澜于既倒。今天,美国一手挑起贸易争端,试图以贸易战恫吓中国,我们可以选择退让,无非就是损失自身利益去满足饕餮之心,然后在美国下一次挥起关税大棒的时候继续割肉。我们可以退但我们不退!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

吾辈何以战?以战护国安。吾辈何以斗争?吾辈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吾辈为伟大梦想而伟大斗争。

七七事变心得体会 篇7

1937年7月7日夜,在卢沟桥畔静谧的夜色中,划过一声尖锐的枪鸣。侵华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亦称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硝烟弥漫中,中国军民奋起反抗,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抗战,宣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历史无言,精神不朽。

83年了,但卢沟桥畔的枪声犹在耳畔回响,那场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是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也是追求民族独立、彰显英雄本色的历史。“历史刻骨铭心,永远不能忘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告诫,是要我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从抗日战争中体现出的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弘扬“抗战精神”,奋斗崭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砥砺前行。

弘扬“抗战精神”,不达目的永不止步。面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疯狂进攻,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究竟什么时候能将侵略者赶出国门,当时对全国人民来说,都是个未知数,因此提出了“长期抗战”的口号。著名剧作家夏衍在《种子的力》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种子的力”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这样的“力”,正是伟大的中华儿女们坚决赶走侵略者、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的“不达目的不止”的力。如今,我们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一场将长期坚持的战斗。弘扬“长期抗战”精神,把工作进行到底,让脱贫攻坚完美“收官”,让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我们坚决的追求。为达到这样的目的,共产党人将一直为之奋斗。

弘扬“抗战精神”,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指示”下,造成了国民党内部的离心离德、各自为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得到了举国上下的一致响应。全国各族人民亲如兄弟,紧紧地抱成一团,可谓“众志成城”,形成了一股磅礴的抗战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中国古话“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就是强调了“团结”的重要作用。“抗战”中的“团结”,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的团结。当前我们从事的所有工作,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实现这一目标,更需要团结协作,上下齐心,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将“公仆”意识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一路攻坚克难而前行。

弘扬“抗战精神”,自立自强勇往直前。抗日战争时期,就连中国的小孩子都把日本称为“小日本”,都懂得日本侵略者是“鬼子”,那种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可见一斑。面对从事着非正义战争的强大侵略者,不能被其气势所吓倒,国民党汪伪政府“倡导”的“曲线救国”,实则为“投降主义”。在貌似强大的侵略者面前妥协了,还有什么“自立”的资本,还有什么“自强”的余地!当下也有极少数党员干部,骨子里就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导致信仰缺失,在党和人民面前“软弱无能”,却将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用到一己私利之中。要从源头抓好“廉政建设”,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树立起“自立自强”的思想标杆,拿出当年在侵略者面前的那种勇气,沿着党中央所指引的方向前进。

虽然“抗日战争”硝烟已经远去,但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不朽!特别是在物质文明相对优裕的今天,生活中的诱惑甚多,陷阱甚多。所以,我们的反腐倡廉、正风肃纪都不能“一曝十寒”,要坚持“长期抗战”,不达目的不止;广大党员干部不能“离心离德”,要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更不能“软弱无能”,要坚持“自立自强”,才能勇往直前……我们的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胜利已经指日可待,但“抗战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然前行。

七七事变心得体会 篇8

83年前的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可歌可泣的抗战序幕。无数的民族英雄用自己的身躯为中华民族的宏伟蓝图奠定了基础。历史是“教科书”,更是“清醒剂”,在和平年代我们缅怀先烈的同时,更应该时刻保持“战斗”状态。无论是“脱贫攻坚”“扫黑除恶”,还是“环境治理”,于基层而言都是艰苦卓绝的“战争”。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工作态度是对先烈们的精神传承,更是干好基层工作的要诀!

“一骑当千”——做基层干部的“主力军”。十四年抗战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如滚滚江水,倾诉着曾经的抗日英雄们人性的光辉。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新时代组工干部应当以怎么样的精神状态勇立潮头?在我看来每一名基层干部都需有争做基层中的“主力军”的决心!曾经的烈士们手持机关枪,怀揣手榴弹,一往无前,炸碉堡,拨据点,当今的基层工作者手持一支笔,在A4纸上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各类工作到基层是一个大融合,基层是广阔的天地,更是战场,面对基层工作的挑战,我们势必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争当基层干部“主力军”磨练自己,增长才干,以“一骑当千”之心为群众服务。

“不动如山”——做基层干部的“狙击手”。在任何的战争中,狙击手都是最完美的存在,一名优秀的狙击手首先具备优秀文化程度和身体素质,犀利的眼神和耐性以及思考能力,然而狙击手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心里素质,是适应任何环境,是责任和坚守!“艰苦”“孤独”是基层的代名词,尤其是身处祖国的边疆,让基层工作更具有挑战性。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在高原工作稀缺的氧气,宝贵的是精神”,宝贵的精神更多指的是坚守初心,不忘本真的精神。作为一民基层志愿者,我想大多数人与我一样,怀揣着为祖国奉献的青春的心,只身扎根于祖国的边疆,然而不少同志在挑战中半途而废。身处基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狙击手”的素养。在属于自己的领域蛰伏、坚守。直到胜利。

“无私奉献”——做基层干部的“圣斗士”。抗日战争年代,每一位先烈都是斗士,正是他们的牺牲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平年代,没有枪林弹雨的战争,但我们丝毫不能松懈。九把刀曾在《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一书中说过“人生不是一场自圆其说,而是不停地战斗。我们永远不能按照我们的意愿活着,通过自己的委曲求全和坚持不懈,我们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中间可能会经历各种冷笑和白眼,但是发生过的每一件事,最后都会连接到往后的人生,触发某些情感,改变某些决定。没有一件事会是巧合的,都会成为我们人格特质的一部分”。当我们选择在基层工作的时候,这里便成了我们的战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打响。身处基层,就要视“奉献”和“付出”为常态。“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曾经的烈士们将鲜血洒满了祖国山河,换来了如今的美好的生活。今日的“斗士们”需将汗水洒满基层的角落,为更美好的明天而战!

七七事变心得体会 篇9

在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重温抗战影片《七七事变》,感受颇深。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华民族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日本帝国主义的无耻、蛮横、残暴和赤裸裸的侵略,打造所谓“大中亚共荣圈”,妄图将泱泱中华变成他们的殖民地。我们的同胞被奴役、践踏和屠杀,我们的物产和财富被洗劫和掠夺,我们的国土被战火和硝烟所弥漫…这些都深深刺痛了我,悲痛、愤怒、仇视等词汇已经无以表达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痛恨。这再次提醒我:落后就要挨打,逃避、退让只会让敌人更加嚣张,团结起来同仇敌忾、与敌人不共戴天、坚持抗战直到胜利才是硬道理。

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中国军人们,展现出了视死如归的军魂。在敌人猛烈的炮火面前,虽然武器装备差距甚远,英勇的二十九军丝毫没有退缩,他们宁可与敌人浴血奋战而死,也不苟且偷生。阵地失去了再夺回,子弹打完了就上大刀,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对抗着敌人的飞机坦克,虽死犹荣、视死如归,不断诠释着中国军人保家卫国、无畏牺牲的民族精神和洗染山河的民族气概。就像二十九军副军长张自忠所言,“作为军人,唯有马革裹尸,以死报国”。二十九军虽然最终没有守住家园,但是他们努力了、牺牲了,彻底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企图,也加速了中华民族组建统一战线、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步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尊重历史、珍惜现在、抓住机遇,才能赢得未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日本军国主义仍然阴魂不散,右翼势力依然逍遥法外,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依旧受到外部反华势力的阻挠、分裂、甚至颠覆,国际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始终虎视眈眈。

作为党员,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要化悲痛为力量,奋发图强,居安思危。我们要以党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和布局为指导,用“三严三实”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用权为民,不搞特权,勤于自省,为政清廉,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对党、组织、人民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

七七事变心得体会 篇10

今天是七七事变85周年。“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尽管现在硝烟散去,和平安宁,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85年前的今天,卢沟桥畔一声枪响,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自此大片国土沦陷,3500万同胞伤亡。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这一天是中华民族永远难以磨灭的屈辱和血泪史。

但不屈中国人喊出了“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壮烈口号。佟麟阁、赵登禹等中国军民奋起反抗,全民族抗战开始了。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85年沧海桑田,血染历史莫不敢忘。

时至今日,抗日胜利已过多年,但曾经的抗争不应该被遗忘。让我们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向所有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流血牺牲的先烈致敬!

今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铭记过往,开创未来。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奋发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新篇章。

  • 焦裕禄事迹心得体会七篇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范文类型,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焦裕禄事迹心得体会七篇,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_提出:要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的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办组织全体党员自行学习了解焦裕禄同志的精神,通过学习后,...

  • 事变心得体会范例

    您真的懂得如何撰写心得和体会吗?一个人的思维和想法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而此时记录下来的文字往往充满了感情色彩。记录下自己的经历能够更好地总结个人经验。我已经整理好了您所需要的信息:“事变心得体会”。以下的文章仅供参考,仅能帮助您初步了解!...

  • 城南旧事心得体会(锦集七篇)

    当我们想要更好地让阅读对我们产生印象时,我们需要主动去撰写一篇全面的心得体会。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不必过于局限,可以充分发散思绪。是否曾经对写一篇心得体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着手?...

  • 初一心得体会七篇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初一心得体会七篇,欢迎你阅读与收藏。初一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在我初中一年级的学习生涯中,数学一直是我最感兴趣的科目。每次上数学课,我总是充满期待和激动。这学期结束之际,我回顾...

  • 大四心得体会七篇

    请欣赏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四心得体会”,感受这篇文章带你进入崭新的境界。听说一些事情之后,往往会引起我们内心的共鸣,我们可以思考将其融入我们的心得体会之中。经常写下心得体会,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 七个不讲心得体会

    为了加强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此时,我们可以用针对性的方式对它进行记录。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不过相信有很多人将写心得体会当作麻烦事吧?下面小编为您分享的是“七个不讲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你会喜欢这篇文章并愿意与别人分享!...

  • 事变心得体会(必备13篇)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你也许正需要一些范文作为参考,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事变心得体会,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说到西安,最先让你想到的是什么?大雁塔?兵马俑?羊肉泡馍?我最先想到的是西安事变,因为我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题目就是西...

  • 七个有之心得体会

    或许,我们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获得更多的成果,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写下心得和体验是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一种反思和总结,那么在写心得之前,你认为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呢?本文“七个有之心得体会”将会为您展示更多的知识和观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