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拟行路难课件12篇

栏目: 行路难课件

2023-10-02 10:40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拟行路难课件12篇,带给大家。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拟行路难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2、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

3、掌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诵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咱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歌的王国,它孕育了许多伟大的诗人,他们就象满天星斗一般,在璀璨的群星中,我摘取了一颗,请大家读对联,猜一猜,他是谁?

出示对联: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学生:李白。

教师:(出示李白画像)没错,他就是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今天让我们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次走进诗仙李白,一起来学习他的《行路难》。

天宝元年,42岁的诗人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供奉翰林。诗人以为可以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建立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这首诗是《行路难》三首的第一首,是诗人退出朝廷之后、离开长安之前的作品。

二、整体感知

(一)读一读

1、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注意读准个别生字,如:樽、斗、羞、箸、塞、太行、岐、沧等字并以课件的形式显示标注拼音。)

2、教师范读。

3、学生朗读。(要求读准、读顺、读熟)

4、个别学生朗读。

5、以小组活动形式,争取短时间内能背诵,小组派代表试着背诵

(二)品一品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极言宴饮的丰富、奢华。

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后句用《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的典故。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下酒杯,投开双箸,猛地腾身而起,拔出寒光闪闪的长剑,前后左右,茫然回顾,内心无限的寂寥、怅惘——“举杯消愁愁更愁”啊!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回首往事,展望前程,眼前浮现的是一派艰险可怖的景象。开元十八年,诗人抱着“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的自信,“西入秦海,一观国风”,可是得到的却是“冷落金张馆,苦雨终南山”、“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鲍照《舞鹤赋》中“冰塞长川,雪满群山”正是李白这两句诗点化脱胎的所在。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两大典故:

商朝末年的吕尚(即姜子牙),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之滨垂钓。

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乘舟过日月旁边。

吕尚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诗人梦寐以求的就是象两位先贤那样,受命辅弼圣明之君,做一番济世拯物的事业。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久郁诗人胸中的不平,再也压抑不住了,突如洪水出闸,一发而为“行路难”的连声浩叹。诗人大声疾呼:“多歧路”——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而今在哪里啊?写到紧要之处,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的视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结句却又使诗境豁然开朗,诗人的心飞向未来,他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穿越广阔的海面,向远方驶去……

用典: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宋书》记载:宗悫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乘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三、重点赏析

(一)诗文一、二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丰盛的宴会图。“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至少是五星级的标准,可是诗人为什么“停杯投箸”食不下咽呢?找一找诗文中有暗示我们原因吗?在哪里?

【引导明确】

诗人食不下咽的原因是因为诗人此时心中充满了愁闷。从课题《行路难》中便可以感受得到。路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生之路。(补充诗歌写作背景)

(二)古人饮酒时,常舞剑以助酒兴。在这里也是舞剑助酒兴吗?

【引导明确】

不是,在这里舞剑有激愤的味道。

(三)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怎么理解这句话?诗人想做什么呢?

【引导明确】

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是什么让自己的仕途道路受阻、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呢?用“冰塞川”“雪满山”作比喻进行说明。

(四)我们说希望越大、失望越深,诗人李白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苦闷的心情大家可想而知。但是,大家知道李白是不会轻言放弃的,接下来诗人是如何感叹的呢?用了怎样的历史故事,哪位同学能跟大家讲一讲?

【引导明确】

姜尚、伊尹巧遇明主,给诗人迷茫的心田注入了希望之光,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功立业。当他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瞻望未来,只觉得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五)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的最后一句齐读一下。

【教师总结】

这句诗中,我们读出了一个自强不息、乐观奋斗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以及对理想执着的追求。

四、 总结

这首诗为古风,巧用典故,夸张的描写,象征的运用,跳跃式的结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风,全诗基调是昂扬激越、乐观向上的。

学生再次读这首诗歌,背诵。

五、作业

比较阅读李白的《将进酒》。

完成课后习题。

拟行路难课件 篇2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古代诗词

2.理解这首诗词的主要意思

3.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代诗词

教学难点

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学习古诗词要整体了解各首诗词的主要意思,记住其中那些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能够背诵

二、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天宝(742年)由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当途。

有《李太白集》。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三、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划分句子停顿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自由朗读诗文

3.请二到三名学生朗读诗文

4.理解诗文的内容,要求

(1)掌握重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2)赏析句子的含义

(3)把诗歌内容转化为散文化语言

5.齐读全诗

四、探究诗文主旨

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一方面,长安两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产生了进退失据、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反复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移及历史上一些贤人最终得到明主重用的事例,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相信自己终会有乘风破浪之时,显示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

全诗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和失望与希望的复杂心情,充满着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一种昂扬奋进之志。这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

五、小结

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诗人不畏人生艰难,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学习的。

六、背诵这首诗(指导学生根据诗的意境背诵)

七、阅读

试比较,陶渊明的《饮酒》和李白的《行路难》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篇。面对美酒佳肴,他“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八、练笔

在你生活或者学习的过程中,你也一定遇到过困难,遭遇过挫折,经受过痛苦,面对这样的境遇,你该如何对待?请把你的感受写出来。

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拟行路难课件 篇3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湘夫人为我们讲了一个苦恋的故事,与佳人相会而不得的烦恼,下面我们来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看看他烦恼的是什么,(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板书标题《拟行路难》。

二、文题解读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歌颂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篇是《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四首。

三、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播放伴奏,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诵读并背诵。

四、诗歌鉴赏

1.师问: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2.师问: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3.师问: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4.师问: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5.师问:诗人为什么是无奈和痛苦的?

明确:结合作者情况和时代背景回答。

(1)作者情况:;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五、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拓展: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板书设计】

拟行路难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

抨击悲愤无奈

拟行路难课件 篇4

一、教材分析:

《行路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的一首乐府诗。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 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二、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新课标提出“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诗词、疏通大意、落实背诵;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希望学生能根据作者的生活经历,理解李白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著追求交织起来的复杂心态,感受到本诗抑郁和奋发、失望和希望急剧交替变换的感情基调。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立足课本,拓宽视野,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读懂本诗中李白怀才不遇的心情后,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把握李白诗歌的风格进而理解李白的性格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 教法学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课文材料,还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多角度比较、艺术性创编等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步步推进,在读、说、赏的层进训练中落实教学目标。

四、 教学构思:

新教材入选这首诗歌,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体会作者强烈的苦闷心情和豪放自信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品读诗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所以我把这节课定位于鉴赏诵读课。设计了分层推进式诵读——拓展积累式鉴赏的板块教学模式。

五、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 故事导入:老师讲述李白的人生故事——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的故事,同时展示在网络中找到了对于李白身世介绍的片断。在老师娓娓道来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极大的兴趣希望能走近李白了解李白,从而收到调动学生情绪,烘托课堂气氛的良好效果,并为下面理解本诗的情感底蕴奠定了基础。

(二) 分层推进式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法,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在教学主体步骤的起始阶段很好的烘托了教学气氛。

1. 朗读:听朗读正音,亮开嗓门齐读。

2. 译读:分组对照课下注释读懂全诗,圈点出不懂的地方全组讨论,老师解疑。

3. 品读:以老师的问题为开头回答问题——透过诗歌我读到了……(读到了低沉抑郁的心情、读到了慷慨豪放的信心……)

用一组或几组反义词填空:《行路难》是一曲交织——与——的急剧变化的音乐。从而把握诗歌朗读的感情变化应该是低沉——激昂。

4. 竞读:男女生比赛,自己说说朗读效果、情感的处理,

5. 自读:把自己假想成天宝三年时离开长安怀才不遇的李白,以人生独白的方式朗读。

6. 齐读:女生齐读前三组诗句,男生齐读后三组诗句。

7. 背诵:

叶圣陶说过:“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想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品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通过层层推进的朗读吟诵的教学环节,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吟读中入情入境入心。

(三) 拓展积累式鉴赏:我设计了“听——读——说——找——写”五个小环节,通过阅读老师搜集到的李白表现怀才不遇情感的同类诗歌,让学生做一下横向的比较,从而感受到李白诗歌自然豪放的风格和他独特的个性。

1. 听:老师播放这两首诗歌的录音,学生做标注。

2.

读:自己朗读,对照注释读懂全诗,圈点出不懂的地方分组讨论,老师解疑。

3. 说:以“我欣赏————诗句,因为————”的句式谈谈自己的理解。

4. 找:对比三首诗歌,找出意境相通的诗句。

5. 写:通过拓展赏析,请学生按照这样的格式写一组排比句,表达出朗读李白诗歌的感受。

徜徉于李白诗歌的海洋,我听到了——

我看到了——

我感受到了——

语文课堂应该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探索,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这个环节主要训练学生独立把握领悟诗歌风格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进行抒情性的语言表达训练,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附录:

李白,字太白,……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

“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少年时代就「观奇书」,「游神仙」,「好剑术」,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兴趣,……然而唐玄宗只让李白待诏翰林,作文学侍从之臣,李白的大志无法实现。李白性格傲岸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三年后李白因遭谗毁,自请还山,离开长安。他只能游山访仙,痛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愤。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建立伟业,成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曾应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为获得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永王军队为唐肃宗消灭后,李白也受牵连入狱,后来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直到六十一岁时,李白还请求从军入幕,希望能有「一割之用」,却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愿,六十二岁时在他的族叔当涂县(安徽马鞍山)令的李阳冰家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①,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②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秋雁:喻李云。

②蓬莱文章:这里指李云供职的秘书省。

【简析】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记宸⒆杂鳌=杷捅鹨栽薅苑剑惜其生不称世。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三、四句突作转折,从 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 “饯别”的主题。“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甲员龋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 文艺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 中去寻求寄托。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 销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众口交赞。

拟行路难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及诗歌中的名句。

2、品味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对李白诗歌的想象奇特、语言华美、比喻繁复、夸张大胆的特点的了解和体会。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合称“李杜”。他生平浪迹天下,而大起大落的身世遭遇又使他广泛接触了生活的各个层面。他的鲜明的个性就是在充分吮吸时代气息的基础上形成的。李白年轻时就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具有很强的任侠风范:尚武轻儒,脱略小节,轻财好施,豪荡使气。他不屑于走一般士子由科举入仕的常规道路,而希望一举成就大业。他又不无虔诚地求仙学道,采药炼丹。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的又是积极入世的。他的诗歌正是通过他的个性投影,折射出时代的风采神容,从而成为盛唐的最强音。

二、朗读诗歌,注意字词

金樽珍羞投箸歧路

三、背景介绍

李白遭受奸臣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四、反复诵读,赏析品味

1、诗歌前四句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情?

李白离别京城,朋友们为他设宴饯行,而且宴席十分豪华。然而禀性嗜酒如命的诗人对此美酒佳肴却“不能食、心茫然”。(联系背景,说明原因)从而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2、“行路难”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之后却没有得到皇帝的重用,反而受到排挤,被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3、但是诗人并不是那种性格软弱的人,你们觉得他会这样消沉下去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对,从“拔剑四顾”开始,诗人就表现了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的思想。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接下来诗人又用了“垂钓碧溪”、“乘舟梦日”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所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4、当诗人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瞻望未来,只觉得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诗人因此有感而发“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表现了诗人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心理。

5、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和志向?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现在我们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自己有宏大的抱负和实现理想的坚定的信念。

五、小结

这首诗是如何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的?

1、巧用历史典故

2、采用夸张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

3、跳跃式的结构

六、根据对诗歌的理解朗读并背诵诗歌

七、作业

查找李白的《将进酒》,与本诗进行比较,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拟行路难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2、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景音乐《渔舟唱晚》)

师:上课之前我先出个谜语,大家来猜一猜。

多媒体:______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白板:刮奖刷)

师:同学们猜一猜,杜甫笔下这一位酒仙的名字?

生:李白

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看来李白酒仙的称号可真是深入人心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来自诗歌界泰斗级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行路难》多媒体:课题及教学目标。

师:这节课我们要做两件事,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介绍诗人,了解背景。

1、说到李白,那可是家喻户晓,我们从小到大不知道学了他老人家多少名篇名句呀。现在同学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都背过哪些名篇名句。多媒体:李白图像,认识李白。(学生齐诵李白诗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月下飞天镜,去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通过李白的诗这些诗歌,你认为李白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学生自由介绍李白,师作板书并补充。)(白板书写:唐代诗人、诗仙、酒仙、豪迈、洒脱、浪漫主义诗人)师补充:大家的发言让我想到唐代著名诗人贺之章曾高度赞美李白,称他为谪仙人,意思是说李白是一名被贬谪的神仙。也就是说李白身上有着一种超凡脱俗的与众不同的精神与气质,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与气质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吧。

三、初读诗歌,疏通文意。

1、首先请同学自由读课文,借助你手中的工具书,读准字音。

2、请一学生读课文,其它同学纠正读音。重要字音:金樽zūn珍馐xiū投箸zh歧q路(白板:诗歌原文,用书写功能标注拼音)

3、生齐读。

4、分小组,自主合作探讨,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有疑问的地方作下标记

。5、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其他小组解答,学生不能解答,老师解答。注意通假字:羞同馐,美味食品。直同值,价值。

6、老师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探讨。

诗文一、二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丰盛的宴会图。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至少是五星级的标准,可是李白为什么停杯投箸食不下咽呢?诗文哪些地方暗示我们原因了吗?引导明确:诗人食不下咽的原因是因为诗人此时心中充满了愁闷。从课题《行路难》里面我们可以感受到。路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生之路。

学生或老师补充诗歌写作背景;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生评价。诗歌大意: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四、品读诗歌,体会感情。

1、根据诗歌内容,再齐读诗歌。

2、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李白呢?

3、是啊,古人云诗言志言为心声,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歌,还要走进诗仙李白的内心世界,触摸他的灵魂,寻找我们心中的李白。(师配乐范读,学生轻生跟读,体会诗歌中的诗人形象。)让我们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我们心中的感受;

多媒体:我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的李白。因为---------------。如:我从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苦闷的李白。因为前面写到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如此美味佳肴,李白竟然食不知味,可见此时的诗人,心中充满着一种怀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闷。我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迷茫,前途艰难的李白。因为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让人联想到诗人正感叹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我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诗中,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理想未灭的李白。因为诗人借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表现了诗人不甘消沉,继续追求的心境。

我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愤慨痛苦的李白。因为诗人在这句诗中直抒胸臆。当他从乘舟梦日的理想和希望中醒来,回到壮志未酬的现实中,感到人生的艰难,因此向天地间发出这痛苦的呼喊。

我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自强不息、乐观奋斗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已总有一天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和追求。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内心苦闷前途艰难相信希望悲愤呼号充满信心)

4、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这是一个在悲愤中不失豪迈,在失意中仍充满信心的洒脱、自强不息的李白。)

5、教师小结。过渡到指导朗读。是啊,在诗歌当中,诗人的心情可谓起起伏伏。让我们感受到他内心的苦闷的诗句是?、、、、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前途艰难的诗句是?、、、、、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在此人生失意之时仍不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的诗句是?、、、、、诗人从梦想中回到现实发出悲愤而痛若的呼号的诗句是?、、、、、在这一切矛盾的心理过程之后,诗人并不自甘沉沦,仍然自信执著的诗句是?、、、、、、(在教师的提示中,学生再一次回顾课文)

五、朗读并背诵诗歌。

1、诗人的感情在诗歌中跌宕起伏,我们要怎样朗读才能读出诗人丰富的感情呢?

(根据你对诗歌感情的理解,把自己假想成李白,自由大声练习朗读。)

2、请学生范读。可以读全诗,也可以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诗。(生互评)

3、请1-2个学生范读全文。(配乐)(生互评)

4、竞读。男女生比赛读。(配乐)

5、全班齐读:女生齐读前三组诗句,男生齐读后三组诗句。(配乐)

6、全班齐背诵。(配乐)

(要求:声音宏亮,感情真挚。)

六、学了此诗

对你的现实生活有何启发呢?让我们也学一学诗仙李白,用你的笔来挥洒心中的感受。可以写一两句话,也可以写一两句诗。(展示学生作品)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认识了李白这位谪仙人,也因为走进他的内心,让我们获得了有价值的人生感悟。在此我祝愿每一个同学都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播放音乐《我们等待那一天》在音乐声中

拟行路难课件 篇7

一、教材分析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这首诗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本来就有慷慨悲歌的韵味,加之诗人对自己政治追求的含蓄表达和形象描述,使诗意更加扑朔迷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诗

人的情感

2.能力目标:品味语言,领悟意境,培养学生朗读、赏析诗歌的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目标:感悟诗人自强不息、乐观自信的精神品质,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品味诗歌语言,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以感悟诗歌情境

难点:体味诗人复杂变化的感情

四、教法分析

本文语言凝练,意蕴含蓄,立意深远,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探究性问题、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创设情景,启发点拨,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艺术特色,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受到情感的熏陶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中,除了注重诵读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五、学法分析

1.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课前要让学生查阅资料、感知质疑进行预习;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读、思、品、说、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从文本走进课堂,从课堂走进生活;课后要学以致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2.这正符合了新课标所主张的“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的教学理念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让学生诵读自己最喜欢的李白的诗,并说说对诗人的了解

(展示学生积累,激发阅读兴趣初中古诗文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作家有所了解,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二)朗读感知

1.听读,创设良好情景

播放名家朗读录音,让学生掌握字音,朗读节奏,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那种震撼人心、气韵流畅的朗读,会把学生带入到那场充满离愁别绪的宴席之中,在朗读的感染下学生会逐渐进入情境

2.练读,指名朗读

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掌握字音、节奏,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然后指名朗读,师生点评,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

3.思读,感受作品的精妙

出示问题组,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班内交流

a.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什么?(明确:比喻奸佞当道,世路艰难)

c.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借吕尚、伊尹备受重用的事实,表达了自己能够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

(此环节是教学的主体,通过一组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品味重点诗句,体味作者情感,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品味,并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4.赏读,找出最欣赏的诗句,并陈述喜欢的理由用“我最喜欢诗句 ,因为它 ”的句式发言

5.背读,当堂成诵

(教学中,注重诵读教学,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让学生从语言、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赏析,“明其意,诵其情,懂其理”,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感悟诗歌的意蕴,并拓展到现实生活获得教益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可以各抒己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看法,不做统一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发展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品德修养)

(三)点击生活、拓展延伸

1.让学生感悟李白的自信、豁达、乐观,从他的经历出发,调动生活积累,搜集具备同样精神品质的人物资料,并简述其事迹

2.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自信或正确对待挫折的名言警句,及其他使自己可以获得教益的古诗句

3.思考:“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该怎样去做呢?”,写一句话作为鼓励自己战胜困难的座右铭

(在这一环节,让学生动口、动脑、动心地进行学习,在积累素材、能力发展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人生教益)

(四)布置作业

1、 积累

2、 用上诗中的某一诗句,写一段话

(在作业中通过积累名言警句和化用诗句的形式,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朗读感知、拓展延伸等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既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使其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陶冶了情操,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达到了这堂课的预期效果

附板书设计:

行路难

拟行路难课件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极其作用

《行路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诗,是诗人李白离开长安时的心情抒怀。诗人借乐府古题《行路难》抒发了自己的苦闷、悲愤以及仍执着追求理想的强烈自信。因此,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义重大。

2、学情分析

《行路难》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感情波澜起伏,跌宕变化,诗人的情感时而失落苦闷,时而充满希望,其中适当运用长短句、感叹句,使诗歌的感染力倍增!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因此在体会诗歌感情之后,让学生自主交流自己的人生经历,并谈谈收获,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诗作用极大!

3、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置为:

第一、抒情诵读。

新课标提出:7—9年级的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

第二、品味形象、富于变化的语言。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第三、体会诗人哀而不伤、悲而能壮、虽历经矛盾却仍昂扬向上的情怀。

4、教学重难点

三分文章七分读,所以我将诵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时代和年龄的限制,体会诗人的情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如下:

1、情境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诵读品味法——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三、说学法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道理。”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1、批注法——勤动笔墨,写下感悟。

2、讨论法——合作探究,交流思想。

3、自主探究法——自主学习,积极参与。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一开始,我就用翰林院学士李白醉酒给杨贵妃赋诗时,让总管太监高力士为其脱靴,国舅杨国忠为其研磨导致自己官路受阻,唐玄宗赐金还乡的故事导入。这样做不仅仅让学生在故事中了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并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举两得。

2、出示目标,明确目的地

3、倾听文本,进入情境

播放《行路难(其一)》的配乐朗诵带,让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进入情境,而后出示金樽、珍羞、投箸、济沧海、歧路这几个字检测学生听读效果。设计本环节的意图在于酝酿一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与情绪。因为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不可能有人对道理的追求。”

4、反复诵读,走进文本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个别学生范读,其他同学纠读、评读;然后集体朗读;最后小组内有感情的朗读,由小组派优秀代表配乐朗读的形式进行。设计本环节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在反复松动中感悟,初步把握诗歌的语气语调,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奠定良好基础。

5、文本对话,赏析诗句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话或哪几句话?为什么?”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运用以前提过的赏析诗词的方法:修辞、动词、情感、描绘的画面等方法,运用作批注的方法,写下自己的感悟,并做了示范:“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诗人前途的坎坷、艰难,同时写出了诗人的彷徨、茫然之感。学生自己批注完之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最后展示!

我设计本环节的依据是新课标提出让教师抛出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对全篇进行质疑、分析、探讨,而不是用一些琐碎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并且新课程还提倡教师要找到这样一种方法,让教师少教,让学生多学”,因此教学方法的引导是必要地。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同学们就了解了诗歌的艺术特征以及诗人的情感变化。

6、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让学生谈谈自己曾经遇到过的失落苦闷的人生经历,并谈谈自己学习本文的收获。

2、你都知道哪些李白的诗歌或者故事呢。小组赛一赛,看谁知道的更多!

第一个问题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诗歌结合起来,能够好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情绪。而第二个问题主要考察的是同学们自己的阅读积累,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且将自己课内与课外的阅读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好的知人论世。

7、教学小结

通过对本诗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李白感情的波荡起伏,同时也学习了李白那种积极乐观、昂扬向上,执着追求人生理想的优秀品质,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人生中遇到了挫折,能够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态度去对待!

8、兴趣作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刚才的李白诗文大比拼活动,你一定觉得迫不及待的想要读书了吧,请同学们课外搜集李白的作品以及资料,让自己更加博学吧!

五、说板书设计

行路难

李白

失落苦闷——充满希望(积极乐观,执着追求,倔强自信)

拟行路难课件 篇9

一、说教材分析:

《行路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的一首乐府诗。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新课标提出“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诗词、疏通大意、落实背诵;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希望学生能根据作者的生活经历,理解李白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著追求交织起来的复杂心态,感受到本诗抑郁和奋发、失望和希望急剧交替变换的感情基调。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立足课本,拓宽视野,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读懂本诗中李白怀才不遇的心情后,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把握李白诗歌的风格进而理解李白的性格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课文材料,还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多角度比较、艺术性创编等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步步推进,在读、说、赏的层进训练中落实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构思:

新教材入选这首诗歌,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体会作者强烈的苦闷心情和豪放自信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品读诗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所以我把这节课定位于鉴赏诵读课。设计了分层推进式诵读——拓展积累式鉴赏的板块教学模式。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老师讲述李白的人生故事——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的故事,同时展示在网络中找到了对于李白身世介绍的片断。在老师娓娓道来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极大的兴趣希望能走近李白了解李白,从而收到调动学生情绪,烘托课堂气氛的良好效果,并为下面理解本诗的情感底蕴奠定了基础。

(二)分层推进式诵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法,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在教学主体步骤的起始阶段很好的烘托了教学气氛。

1、朗读:听朗读正音,亮开嗓门齐读。

2、译读:分组对照课下注释读懂全诗,圈点出不懂的地方全组讨论,老师解疑。

3、品读:以老师的问题为开头回答问题——透过诗歌我读到了……(读到了低沉抑郁的心情、读到了慷慨豪放的信心……)

用一组或几组反义词填空:《行路难》是一曲交织——与——的急剧变化的音乐。从而把握诗歌朗读的感情变化应该是低沉——激昂。

4、竞读:男女生比赛,自己说说朗读效果、情感的处理。

5、自读:把自己假想成天宝三年时离开长安怀才不遇的李白,以人生独白的方式朗读。

6、齐读:女生齐读前三组诗句,男生齐读后三组诗句。

7、背诵:

叶圣陶说过:“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想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品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通过层层推进的朗读吟诵的教学环节,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吟读中入情入境入心。

(三)拓展积累式鉴赏:

我设计了“听——读——说——找——写”五个小环节,通过阅读老师搜集到的李白表现怀才不遇情感的同类诗歌,让学生做一下横向的比较,从而感受到李白诗歌自然豪放的风格和他独特的个性。

1、听:老师播放这两首诗歌的录音,学生做标注。

2、读:自己朗读,对照注释读懂全诗,圈点出不懂的地方分组讨论,老师解疑。

3、说:以“我欣赏——诗句,因为——”的句式谈谈自己的理解。

4、找:对比三首诗歌,找出意境相通的诗句。

5、写:通过拓展赏析,请学生按照这样的格式写一组排比句,表达出朗读李白诗歌的感受。

徜徉于李白诗歌的海洋,我听到了——

我看到了——

我感受到了——

语文课堂应该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探索,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这个环节主要训练学生独立把握领悟诗歌风格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进行抒情性的语言表达训练,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拟行路难课件 篇10

教学重难点:

1、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理解主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比兴”手法的运用。

3、对比阅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行路难》为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拟,摹仿《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之情。

二、知人论世:

(一)时代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二)作者简介:

1、鲍照的生平

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2、鲍照的人生道路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

3、鲍照的诗歌创作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拟行路难》18首为其代表。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

三、描述诗意,整体把握

在平地上倾倒杯水(介宾后置),水向四处分流(比喻人生际遇不同)。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举杯饮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这句说,歌唱声因举杯饮酒愈益悲愁而中断.)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徘徊不前,不再多说什么不敢表达自已的思想.。悲愁深沉,郁结在胸,酌酒难以自宽,长歌为之断绝。满腹感慨吞声不能言,(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

四、探究讨论:

1、文中有没有可以表现诗歌整体情感的词语?

“愁”(诗眼)

(1)愁什么?愁的内容——“命”(门第决定人生)(课后练习二)

①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这一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人生哲理。暗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②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就是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这是古代的血统论。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2)如何解愁?借酒消愁,悲歌断愁

(3)愁的结果?吞声踯躅不敢言(不敢言不等于无言啊)

(4)诗歌的主旨:

明确:诗人以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起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遭受压抑的激愤之情,对士族门阀的压迫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和反抗。

(5)体会“安能行叹复坐愁”“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课后练习一)

“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涵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暗含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大转折。上文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消愁”“悲歌断愁”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用反问的句式,达

(6)描述并画出诗人情感变化的曲线: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看似平静以理自喻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暗流涌动所叹者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借酒消愁悲歌断愁

心非木石岂无感?

心非木石岂能无愁

吞声踯躅不敢言。

忍气吞声不敢言愁

情感:看似平静——悲愤难抑——激昂抗争——无奈压抑

认命——不认命——认命

︱︱︱

抨击悲愤无奈

(7)比较阅读:李白的《行路难》与鲍照的《拟行路难》(课后练习三)

图片

问题1: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情感看,李白的《行路难》与鲍照的《拟行路难》有何异同?

明确:从思想内容看,两首都是写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从语言风格看,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全诗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跳荡雄肆

742年诗人李白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上都受到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李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

问题2:同样是行路难,同样怀才不遇,抱负不能施展,李白却在行路难中喊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乐观自信;而鲍照却是“吞声踯躅不敢言”,忧愤不平。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原因。

明确:

(1)诗人生活的时代不同

明确:李白生活在盛唐,经济繁荣,政治相对开明,士族门阀政治受到抑制,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李白的诗歌中也总会出现愁绪,但是显示的是强者之愁,在愁中有一股浩然奇气。所以,李白的作品集中体现出了盛唐气象(雄浑、充沛的活力)

鲍照,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鲍照的作品艺术风格俊逸豪放,虽才华横溢,又献诗言志,却因出身寒门,一生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

(2)诗人为人性格的不同。

李白处世自信,性格豪迈,充满激情,虽仕途坎坷,但仍乐观自信;鲍照是充满追求,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渴望,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性格上多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

拟行路难课件 篇11

教学目的要求

1、把握诗意,体会意境,感受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通过改写练习,提高习作能力;

3、激发艺术想象,增强学生对诗歌本身的艺术美的感悟。

重点

感受意境,改写练习。

难点

诗意理解。

教学设想

营造轻松优美音乐艺术氛围,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练笔兴趣;进一步提高鉴赏能力。

课前布置

将此诗改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初析、背景介绍(此环节过程播放音乐萨克斯《回家》等、放图片《太白醉酒》等)

1、在音乐中朗读全诗;

2、放人物简介,并用我那魔鬼般的语调读:

李白,唐大诗人,少年时代便显露才华,有很多的号,非常出名,就好比如说,现在的那些歌星影星天王级别的,到处都有fans。

他有着远大的抱负,老想在政治上发展,到底,混了个公务员,供奉翰林院,但不被重视,又遭人嫉妒,呆了一年,就被说“你明天不用上班啦”,离开长安,那就好比被逐出娱乐圈,挺大的打击,好在他在江湖中名声太响,fans太多,到哪里都受欢迎要求签名的,他也正好趁此游历天下,写了好多名篇。

李天王51岁死于当涂,诗传九百多首。

3、放后世对李白的评价材料,一边让学生看,一边继续用魔鬼的语调讲析:

文字显示,李白是继屈原后的又一伟伟大诗人,Noone式的人物,最响的称呼是“诗仙”是位浪漫主义诗人,创作很多经典,那诗歌,从来都“啊多么辉煌灿烂的阳光……”气势恢弘的;他的诗,夸张,比喻,幻想很多,“抽刀断水水更流”“白发三千丈”“我要带你飞到天上去”“老鼠爱大米”什么的,很新,很酷。

李天王诗歌的意境是神奇异采,瑰丽动人,韵致豪迈奔放,飘逸若仙,(唱)“这里的山路十八弯,呀嘿呀咳呀咳”“那就是青藏高呵,高呵,高高高……”(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资料显示,后世很多诗人受他影响,都这样“那就是青藏高呵,高呵,高高高……”

二、读诗,理解诗歌

1、在音乐中读诗,理解字词。

(此环节过程播放音乐《荒》、《男儿当自强》,一定要出现“你懂不懂得一种感觉叫做荒凉,你记不记得那年的冬天,那一年的雨季特别的冷,特别的长……”字幕。)

⑴学生讲出以下字词含义:

金樽珍馐直箸歧路会云帆济沧海

⑵学生讲出伊尹、吕尚的典故。

⑶学生讲“欲上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句。教师肯定后指出:

一个伟大抱负的豪杰却被弃而不用,真是冰塞黄河、雪阻太行啊!

既实写进退失据、彷徨无措,又比喻人生不顺、理想受挫。

2、在音乐中再读诗,(此环节过程播放音乐《从头再来》)

请学生讲诗,教师肯定后明确:

⑴好朋友设宴款待,那都海鲜鲍鱼来个满汉全席,多热情。朋友们都说,“李白兄,我们永远支持你。”“李白,你是最棒的”。

⑵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他离开座位,拔出长剑,愤愤难平。举目四顾,一股苍凉的感觉涌上心头。大家都说:李天王,你不会有事吧,你眼睛里往下滴的是什么!

四个动作,把苦闷心情充分表达出了;就像那三好生、排行榜落选一样的那种鼻子发酸的感觉。

⑶写“行路难”,想渡河,河冻冻,要登山,雪飘飘。一个人要实现理想有多困难。阳光不再温暖,天空不再蔚蓝。

⑷但想到这两个超级男生,心里有了信心、希望。我,不,消沉。

⑸信心虽有,但仍感迷惘。

此句很不安的内心独白,逼真写出复杂内心世界。(以下放音乐《我们等待那一天》)

⑹展望前途,崎岖坎坷,但,倔强、自信的李白告诉我们:他仍没有灰心气馁,悲观失望;尽管障碍重重,长路漫漫,但总有一天,会破万里浪,高挂云帆,实现理想抱负。(音乐大)

3、小结:

本诗激荡起伏,表达执着追求,百折不回的主题。

三、改写练习

1、请朗读你们改写的大作。(放钢琴曲)

2、优秀改写习作示例:

⑴走在雨中(放音乐孟庭苇版《走在雨中》)

当我走在凄清的路上

天空正下着蒙蒙细雨

雨丝淋湿我的长发

街灯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此刻,我想逃离这纷杂的人群

在安静的角落不被注目的

舔我的伤口放下我的心情

思绪发芽品饮孤独

这是一个注定失眠的夜晚

满大街都飘着我的叹息

我突然忆起姜太公与伊尹

一缕阳光将我的心房照亮

人生起伏前路漫漫

但我一定会不屈的努力

想唱就唱定要唱得响亮

我不会老是自我欣赏

总有一天我会看到挥舞的荧光棒

教师简要评析:我欣赏这很浓的抒情气息,结尾还时尚地幽默一把。

⑵天宝三年的第一场雪(放音乐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

天宝三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

搭上了去城外的二路汽车,心情象那窗外面飘零的黄叶。

天宝三年的第一场雪,是留在长安城的难舍的情结。

理想如那飞来飞去的蝴蝶,在白雪飘飞的季节里摇曳。

欲渡黄河冰塞川的那种感觉,

想上太行雪满山的那份失落,

吕尚与伊尹的身影在我脑里不断重叠,

是你们的成功唤起了我的一切,

是你们的好运让我再次热烈,

人生浮沉天威莫测更能融化冰雪,

是你们的执着追求改变季节。

天宝三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

搭上了去城外的二路汽车,心情象那窗外面飘零的黄叶。

天宝三年的第一场雪,是留在长安城的难舍的情结。

我要象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在白雪飘飞的季节里努力的拼搏。

教师简要评析:哈,心理把握到位的了,太幽默了吧,你们也别唱了,好,看我的──

⑶教师下水作文(放音乐超级女生版《希望》)

希望

金杯玉盏亮如雪,好酒好菜一大桌。

多谢主人太殷勤,为我办patty花费年终奖金。

若在平时最对光,海吞胡喝心不慌。

但是今天吃不下,假冒烟酒口感差。

咸盐太多是借口,心头郁闷真理由。

手捏长剑问苍天,似我般英俊潇洒风华绝伦的高智商千百年何曾有?

长安虽有景万千,失意之地岂久留!

干脆渡河去塞上,离开这个鬼地方。

但是寒冰路途阻,况且没买皮大衣。

想上太行当道士,进修回来开道观。

但是雪大路难走,那里又缺二锅头。

唉,看天空飞的雪还有梦,看生命回家路路途漫漫,

昨天的曾经的我的微笑,不过,──

姜尚七十心不死,碧溪垂钓运气好。

开四不相,坐中军帐,指挥三军,搞定乾坤。

伊尹那菜鸟亦如此,“是金子,就会发光”说的就是这个理。

也不过头天做梦趁个“神舟六号”,你说这人生起伏谁能料!

李白正青春四十三,不是太阳才出山?

这点挫折算个啥,我是好汉我不怕!

大话虽是这么说,心里多少还是有困惑。

漫漫长路难行走,不如意者十常八九。

李白古今奇男子,这事怎会想不开!

总有一天开大船,风风火火闯九州,

该出手时就出手,雨里雪里不低头!

四、放音乐《摘下满天星》,在快结束时小结说

有我美梦作伴不怕伶仃,万水千山独行,愿同学们长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五、作业

1、背诵、默写;

2、写读了本诗后的感受。

拟行路难课件 篇12

教学目的:学习这首古诗,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解题《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

2朗读注意字音:金樽zūn珍馐xiū投箸zhù歧qí路

注意通假字:“羞”同“馐”,美味食品。“直”同“值”,价值。

3理解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4赏析

a叙事开篇,化用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其情感又有别于《拟行路难》。

b联想而过渡,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c直接抒情,诗人一向所抱的“辅弼天下”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因此悲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全诗情感迭变:他的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着追求。

d名句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现在常用这兩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包袱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e背诵指导感情的表达

f作业默写强调标点符号

  • 一路花香课件12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不同的文章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一路花香课件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教材分析:《一路花香》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文章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

  • 鲍照 拟行路难·其四

    《拟行路难其四》 作者: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 1、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

  • 鲍照 拟行路难·其六

    《拟行路难其六》 作者: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

  • 虚拟语气课件汇编7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教师还没有完成编写,目前还来得及。优秀的教案编写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石。强烈推荐给您这篇关于“虚拟语气课件”的精选文章,相信对您会有启发!...

  • 小班说课课件12篇

    您所需的内容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一篇精美的“小班说课课件”。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设计教案需要注重多元化课堂教学的实现和反馈。在阅读后还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

  • 科学课课件推荐12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教师需要全面考虑教学内容来制定教案。这是我为您准备的“科学课课件”相信它会让您满意,感谢你选阅希望信息帮助到你!...

  • 鸿门宴课件12篇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不同的文章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你是否在寻找高质量的范文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鸿门宴课件12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教学目标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以及《二十四史》等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

  • 弹力的课件12篇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设计教案需要结合教师教学风格和特点。今天编辑为您提供“弹力的课件”,这些资料可供你参考和使用希望它们对你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弹力课件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