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名句 · 生日名言名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2、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4、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译:人与人之间庄重诚恳,则会互敬互爱;上慈下孝,则会忠诚以待;举贤任能,教诲不能,就会相互劝勉,以善为尚,蔚然成风。

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6、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9、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记一》 译:才是德的基础,德是才的灵魂。

10、摩顶放踵利于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 译:哪怕是从头到脚都磨伤,只要有利于天下,就一定去做!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1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译:积善成德,就可以达到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的道德境界。

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14、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 译:品德不高尚,难以做到胸襟开阔;知识浅薄,难有远见卓识。

15、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1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不贪图生活上的安逸,工作勤勉尽职,谨言慎行,向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虚心讨教,及时改正自身缺点错误,这才是正确的治学之道。

1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19、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2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2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2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译:温习学过的知识,并从中悟出新的见解,领会出新的道理,这样就能够做老师了。

2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2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2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2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2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3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3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3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3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3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36、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持,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上》 译:出入相互敬爱,守望相互帮助,疾病相互扶持,如此,百姓间就会和睦相处。

37、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3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40、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41、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默觚学篇三》 译:有志之人珍惜每一年的时间,贤能之人珍惜每一日的时间,圣德之人珍惜每一小时的时间。

42、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正心篇》 译:成就道德,其根本在于保持善良之心;心正,然后人品行为才能端正。

4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小编推荐

庄子名言及解释


1、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译文: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2、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译文: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3、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译文: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4、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译文: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5、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译文: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6、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译文: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7、不以物挫志。

译文: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8、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9、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译文: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10、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译文: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11、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

译文:不知道吗?人说我愚昧。知道吗?反而危害我的身躯。不行仁,便伤害他人;行仁,反而又危害自身;不行义,便伤害他人;行义,反面危害自己。

1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译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13、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译文: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1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译文: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15、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译文: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16、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

译文: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17、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18、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译文:志士有道德不得施行,是疲困;衣服破烂,鞋子磨穿,是贫穷,不是疲困,这是所谓没遭遇好世道。

19、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译文: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20、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译文: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21、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译文: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2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译文: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23、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译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24、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译文: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25、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译文: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26、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译文: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就遗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捕到兔就遗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意识的,掌握了思想意识就忘了语言。我到哪里去寻找遗忘语言的人来和他交谈呢!

27、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译文: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28、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译文: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29、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译文:阳朱说:弟子们记住,品行贤德而又能去掉自以为贤的想法,哪里会不受爱戴呢!

30、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译文:天地有最大的美德而不言说,四时有明确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生成之理而不解说。圣人推究天地之美德而通达万物生成之理。

31、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译文: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32、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译文: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3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34、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译文: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墨子名言及翻译整理


以下这篇墨子名言及翻译整理就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们吧!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 一书传世。

亲士
1、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最好是不失败,其次则是败了却还有办法成功,这才叫善于用人。)

2、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所以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平庸的人却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3、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所以,即使做很困难的事情,也一定能够达到目的,没听说过想达到自己的愿望,而能回避困难的。)

4、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夏桀好商纣就是没有任用天下之贤士而遭到杀身之祸吗?所以说∶赠送国宝,不如举荐贤能的人才。)

5、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这些人很少不是死于自己的所长,所以说∶事业达到顶峰就难以持久。)

6、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所以江河不嫌弃小溪的水来灌注,就能汇成巨流。被称为圣人的人,不推辞难事,不违背物理,所以能成为天下的大人物。)

7、夫恶有同方不取而取同己者乎?(怎么会有不用同道的人而只用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的道理呢?)

8、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所以,天地不夸耀自己的明亮,大水不夸耀自己的清澈,大火不夸耀自己的炎烈,有德之君不夸耀自己德行的高远,这样才能做众人的领袖。)

修身
9、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君子作战虽然布阵,但还是以勇敢为本。)

10、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办丧事虽有一定的礼仪,但还是以哀痛为本。)

11、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做官虽然讲究才学,但还是以品行为本。)

12、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所以,根基树立不牢的人,不要期望有茂盛的枝叶。)

13、近者不亲,无务来远。(身边的人都不能亲近,就不要希望招徕远方的人。)

14、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亲戚都不归附,也就不要对外办交际。)

15、事无终始,无务多业。(办一件事都不能善始善终,就不要做很多事。)

16、举物而闇,无务博闻。(举一个例子尚且不明白,就不要追求见多识广。)

17、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所以君子努力做事就会日渐强大,安于嗜欲就日渐苟且,恭敬庄重就日益繁盛。)

18、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声不是凭空产生的,赞誉也不会自己增长,只有成就了功业,名声才会到来。)

19、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一种善行没有内心的支持就不会长久,一种行为如果得不到自身的了解就无法树立。)

所染
20、故染不可不慎也。(所以,对于染不能不谨慎啊!)

21、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不光染丝是这样,国家也会被染。)

22、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是因为他们行事合理,行事合理来自于受到的熏染得当。)

23、非独国有染,士亦有染。(不只是国家有染的问题,对士而言也有受到熏染的问题。)

24、诗云∶必择所堪,必谨所堪,此之谓也。(《诗经》上说必须选择所使用的染料,必须谨慎地来浸染,就是这个意思。)

法仪
25、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所以说百工干事,都有法规可以衡量。现在大道治理天下,其次治理大国,却没有法度来衡量,这就是还不如百工聪明了。)

26、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所以,父母、老师、国君三者,都不能当作做事的法度。)

27、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墨子名言及翻译(因此可以知道,天是希望人们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而不希望人们互相憎恶、互相残害的。)

28、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关爱别人因而得福的人有,而憎恶别人残害别人因而得祸的人也有啊!)

七患
29、君自以为圣智,而不问事,自以为安强,而无守备,四邻谋之不知戒。(国君自以为神圣聪明,而不去咨询官吏,自以为国家安定强大,而不注重防守,周围的邻国图谋侵略他却不知道戒备。)

30、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信任的人不忠诚,忠诚的人不信任。)

31、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赏赐并不能让人欢喜,责罚也不能让人畏惧。)

32、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利也,用不可不节也。(百姓如果没有粮食,就不能供君王役使。所以,粮食不可不努力耕种,用度不可不厉行节俭。)

33、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恶,则民吝且恶。(所以,在收成好的年头,百姓就仁义善良;遇到荒年,那么百姓也会吝啬而凶恶。)

34、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所以从前的贤君按照农事来生财,巩固根本并节约用度,财务自然就丰足了。)

35、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所以,储备是国家最重要的事;粮食是国家的宝物;武器是国家的利爪;城池是守卫国家的屏障。)

36、苦于厚作敛于百姓。(苦于对百姓的横征暴敛。)

辞过
37、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所以,国家的钱财不足以来应付饥荒,救济孤儿寡妇,这样,国家就贫困,百姓就难于治理。)

38、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国无乱不可得也。(以这样奢侈的国君,去统治那些爱好奢侈的臣民,想要国家不动乱,是不可能的。)

39、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也。(所以富贵的人极其奢侈,二孤儿寡妇却受饥挨饿,虽然想天下不乱,也不可能。国君若真的希望天下太平而不希望天下大乱的话,如果要吃喝,就不能不节俭。)

40、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而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君子这样来造船车,所以属下都效法他,因此他的人民就会饥寒交迫,不得不做奸邪的事。奸邪的事情一多,刑罚就重,刑罚一重,国家就混乱。国君若真的希望天下太平而不希望天下大乱的话,如果要做船车,就不能不节俭。)

41、君实欲民之众而恶其寡,当蓄私,不可不节。(国君若真的希望人口多而不希望人口少的话,如果要蓄养姬妾,就不能不节制。)[说明∶老百姓也得有老婆生孩子,别抢人家的老婆]

三辩
42、故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所以,音乐越繁复,治国的成绩越少。因此来看,音乐不是用来治理天下的啊!)

尚贤上
43、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所以,掌权者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聚集天下的贤良之士罢了。)

44、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不义的人不能让他富裕,不义的人不能让他显贵,不义的人不能给他信任,不义的人不使他接近。)

45、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君主所凭借着驱使臣下的,只有尚贤一种方法;臣下用来侍奉君主的,也只有仁义一条途径。)

46、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墨子名言(如果爵位不高,那么人民就不敬重他;如果俸禄不重,那么人民就不会信任他;如果在理事时没有决断权那么人民不会敬畏他。)

47、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以德行来排列位次,按官职来处理政事,按照劳绩来决定赏赐,衡量功勋二分给俸禄。)

48、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因此,得到了士的辅佐,君主谋划国事就不困难,身体就不劳累,功成名就,美善彰显二丑恶杜绝,这是得到了贤士的缘故啊!)

尚同上
49、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天下的老百姓如果都向上统一于天子,而不向上统一于天的意志,那么灾祸就还没有完全离去。)

兼爱中
50、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凡是天下的祸患,掠夺与怨恨,之所以能出现,原因就在于人们不相爱。因此,仁义的人认为这是不对的。)

51、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关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必定会关爱他;给别人利益的人,别人也必定会给他利益;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必定憎恶他;残害别人的人,别人也必定残害他。)

52、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不过是君主不把它[爱人利人]用在政事上,士大夫也不把它付诸行动罢了。)

53、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也。(这是圣王的法则,治理天下的正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非攻上
54、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现在,对于做了很小错事的人,人们都知道他做错了并谴责他;对于犯了大的过错,以至于攻打别的国家的人,人们却不知道谴责他,反而跟着赞美这种行为,说这是义。)

节用

节用上
55、因其国家,去其无用,足以倍之。(而是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去掉那些无益于实用的东西,这就足够使国家的财利增加一倍了。)

56、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凡是圣人制造的这些东西,无一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所以使用财物不浪费,民众能够不劳苦,他兴起的利益太多了。)

节葬下
57、皆曰∶吾上祖述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者也。而言即相非,行即相反。(一个个都说∶我是向上效法了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大道。但所说的话却是互相攻击的,所行的事是截然相反的。

58、财以成者,扶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厚葬使]已经获得的财产,都拿来埋掉了;丧后本当产生的财产,又被长时间的禁止所消除。)

59、譬犹使人负剑,而求其寿也。(就好像让人伏在剑刃上,而期望他能长寿一样。)

60、出则无衣也,入则无食也,内续奚吾,并为淫暴,而不可胜禁也。(出门没有衣服,进家没有粮食,内心积有耻辱之感,就会一起来发动暴乱,而且无法禁止。

61、是故凡大国之所以不攻小国者,积委多,城郭修,上下调和。(凡是大国之所以不攻打小国的,必定是由于这个小国粮食充足,城郭修筑坚固,上下和谐一心。)

62、死则即以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死者既已安葬,活着的人就不要长久地哭泣,而应该尽快做事,每个人都做自己能做的事,并用来使大家互利。)

63、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这就是所谓的适应习惯,安于风俗啊。)

64、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衣食是人们活着的时候所需要的利益,尚且要有一定的节制;埋葬是人们死后所需要的利益,为什么就单单在这里没有节制呢?)

65、哭往哭来,反从事乎衣食之财,佴乎祭祀,以至孝于亲。(哭着送去,哭着回来,回来后要努力于衣食之物的生产,资助祭祀,并用来孝顺双亲。)

66、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当今天下的士人君子,内心果真想行仁义之道,做上等的贤士,上要符合圣王之道,下要符合国家与百姓的利益。)

天志上
67、且夫义者政也,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再说,义就是匡正的意思,不能以下正上,必须是以上正下。)

68、其事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他们做事,上尊敬天,中敬奉鬼神,下关爱百姓。)

69、爱人者,此为博焉;利人者,此为厚焉。(关爱别人,这是最为博大的;使别人受益,这是最为深厚的。)

70、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顺从天意的政治是以义服人的政治,违反天意的政治是以力服人的政治。)

明鬼下
71、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现在如果天下的人都相信鬼神能赏贤罚暴,那么天下怎么还会混乱!)

72、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无为仪者也。(凡事天下要考察有无的原则,必定是以众人的耳目所见所闻的实情以知有与无来作为标准的。)

73、虽使鬼神请亡,此犹可以合欢聚众,取亲于乡里。(即使鬼神不存在,这也可以用来聚集众人来欢乐,使得邻里亲近。)

非乐上
74、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如果因为这些而损害夺取人民的衣食之资,仁义的人是不会去做的。)

75、今王公大人惟毋为乐,亏夺民之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多也。(现在王公大人从事于音乐,损害夺取人民的衣食之资,仅从命人听乐这一点来看就已经很厉害了。)

76、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人依靠自己的力量人才能生存,不依靠自己的力量人就不能生存。)

非命中
77、故使言有三法,三法者何也?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所以发表言论有三条准则,哪三种准则呢?第一是审查本质,第二是推理情理,第三是用于实践。)

78、慎言知行(说话谨慎,行事快捷。)

79、而天下皆曰其力也,必不能曰我见命焉。(天下人都说这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不会说这是我见到了命。)

80、繁饰有命,以教众愚朴之人。(过多地粉饰命定之说,用来教育广大的愚昧朴实的民众。)

81、不自降天之哉得之。(好事不会自从天降。)

非儒下
82、因人之家以为翠,恃人之野以为尊。(依靠别人的家产来养肥自己,依靠别人的天地来称尊。)

83、儒者曰∶君子必服古言然后仁。又曰∶君子循而不作。(儒家之士说∶君子必须依靠古例来发表言论和穿衣服,这样做才合乎仁义。又说∶君子只遵循前人的做法而不创造。)

84、暴乱之人也得活,天下害不除,是为群残父母而深贱世也,不义莫大也。([如果不追败寇],那么残暴作乱的人就得以活命,天下的祸害也没有除掉,这是残害民宗的父母并且深深地残害天下的人,没有比这更大的不义了。)

85、夫执后不言,之朝,物见利使己,虽恐后言。君若言而未有利焉,则高拱下视,会噎为深,曰∶唯其未之学也。用谁急,遗行远矣。(他们遇事后退不言,但到朝廷上,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事,唯恐说晚了。君主如果说了对他没有利的话,眼睛往下看,好像被噎得很厉害一样,并说∶只有这个我没有学。事情即使很紧急,他却会远远地走开。)

86、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饱则伪行以自饰。(饥饿的时候就不惜妄取以保存性命,吃得很饱的时候又用虚伪的行为来粉饰自己。)

耕柱
87、我亦以子为足以责。(我认为你也足以担负重任啊!)

88、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做义事也是这样,能演说的就演说,能讲书的就讲书,能做事的就做事,这样义事才可以成功。)

89、我贵其见我亦从事,不见我亦从事者。(我器重那个见到我做事,不见到我也做事的人。)

90、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言语总是列举商汤与周文王,而行为却比作狗与猪,可悲啊!)

91、可誉而不誉,非仁也。(该称颂的却不称颂,这就是不仁。)

92、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而义能够让民众得利,所以说∶义是天下值得珍视的宝物。)

93、不以人之所不知告人,以所知告之。(不把别人所不懂的告诉别人,把别人知道的东西告诉别人。)

94、大国之攻小国,譬由童子之为马也。(大国攻打小国,就好像儿童爬在地上当马一样。)

95、为义非避毁就誉,去之苟道,受狂何伤!(行义不是为了躲避诋毁、获得荣誉,如果离开是符合道义的,背上狂妄的名声又有什么影响呢?)

96、世俗之君子,贫而谓之富,则怒;无义而谓之有义,则喜。(世俗的君子,如果他很穷你却说他很富,他就会发怒;如果他不义你却说他有义,就很高兴。)

97、是犹三军北,失后之人求赏也。(这就好像三军打败战,落伍的人还要求奖赏一样。)

98、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诛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我认为对古代好的东西要阐述奖惩,对现在好的东西要创造,不过是希望好的东西越来越多罢了。)

99、子之言恶利也?若无所利而言,是荡口也。(你说的话有什么益处呢?如果没有益处还要说,就是白费口舌。)

贵义
100、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那么你应该鼓励我,为什么反而阻止我呢?)

101、君得之,则必用之矣。(国君得到了我的学说,就必然会采用。)

102、凡言凡动,利于天鬼百姓者为之;凡言凡动,害于天鬼百姓者舍之。(凡是言论好行动,有利于上天鬼神与百姓的就做,凡是言论好行动,有害于上天鬼神与百姓的就舍弃。)

103、不足以迁行而常之,是荡口也。(言论不能改变行动而又崇尚它,那就是说空话。)

104、必去六辟。(必须去掉六情[喜、怒、乐、悲、爱、恶])

105、为义而不能,必无排其道。(行义事不能进行时,不要责怪道义。)

106、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现今的士人用身于世,还不如商人使用一枚钱币时谨慎。)

107、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吾安敢废此(墨翟我上没有侍奉国君的差事,下没有耕田种地的艰难,我怎么敢放弃读书呢?)

108、贫家而学富家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贫家如果要仿效富家的穿衣吃饭及庞大的花费,那就一定会很快招致灭亡。)

公孟
109、行为人筮者与处而不出者,其糈孰多?(出外周游为人算卦的人与坐在家里不出去的人,他们谁得到的粮食多?)

110、其服不同,其行犹一也。(他们的服饰不同,他们的行为确是一样的。)

111、然则不在古服与古言矣。且子法周而未法夏也,子之古非古也。(关键不在于古代的服饰与古代的语言,况且你只是效法周朝而没有效法夏朝,你所谓的古代还不是真的古代。)

112、是数人之齿而以为富。(这是数着别人契上的齿数,而以为自己很富有。)

113、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葆而去亓冠也。(教人学习却坚持有天命的观点,这就好像叫人包起头发来却有去掉了他的帽子。)

114、此言为不善之有罚,为善之有赏。(就是说做不善的事情要受到惩罚,做善事会得到奖赏。)

115、是譬犹噎而穿井也,死而求医也。(这就好像口渴了才挖井,人死了才找医生。)

116、是犹倮谓撅者不恭也。(这就好像自己赤裸着身体却指责别人掀起衣服不礼貌一样。)

117、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攻击我很厉害我也回敬得很厉害,攻击我很轻微我也回敬得很轻微。)

118、百门而闭一门焉,则盗何遽无从入哉?(好比有一百扇门而只关上一扇,那么盗贼怎么就会没有地方进去呢)

119、好美好富贵者,不视人犹强为之。夫义天下之大器也,何以视人必强为之?(喜欢美女和追求富贵的人,不管别人如何都努力去做。而义,是天下的大事,何必先看别人再努力去做呢?)

120、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而又成射哉?(现在你们不是国人的勇士,怎么能既学好学业又学好射箭呢?)

121、告子毁,犹愈亡也。(告子虽然诋毁我的行为,但还是胜过毫无毁誉。)

122、告子为仁,譬犹跂以为长,隐以为广,不可久也。(告子行仁义之事,就好像踮起脚尖当作自己个头高,卧下当作自己面积大了,这是不能长久的。)

123、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你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治理国家的正事呢?)

鲁问
124、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所以大国攻打小国,那是互相残害,大国的错误必然反过来使其本国受害。)

125、刀受其利,试者受其不祥。(刀展示了锋利,而试刀砍头的人将遭到不祥。)

126、天诛足矣。(上天的惩罚已经足够了。)

127、则天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天下很多所谓可以做的事情,未必都是可以做的啊!)

128、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偷一只狗一头猪,就称他不仁;二偷去了一个国家一座城池,却认为这是义。)

129、杀其父而赏其子,何以异食其子而赏其父者哉?(杀死他的父亲然后奖赏他的儿子,与吃他的儿子然后再奖赏他的父亲有什么不同呢?)

130、是以美善在上,而怨雠在下;安乐在上,而忧戚在臣。此翟所谓忠臣也。(因此美名归于君主,而仇怨由臣下担当;安乐归于君主,而忧患由臣下担当。这就是墨翟所说的忠臣。)

131、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我希望您结合他们的动机好结果来考察。)

132、故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所以我认为虽然不耕种织布,但效果好于耕种织布。)

133、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益进哉。(如果能够擂鼓让天下的人都达到义,那么我的义难道不是更进一步了吗?)

134、均之粜,亦于中国耳,何必于越哉?(都是出卖,卖给中原各国也可以,何必非要卖给越国呢?)

135、故曰择务而从事焉。(所以说要选择最紧要的事去做。)

136、欲人之处高爵禄则以让贤也,多财则以分贫也。(希望处于高官厚禄的人可以让贤,财物多的能够分给穷人。)

137、今施人薄而望人厚,则人唯恐其有赐于己也。(现在如果送给别人很少的东西,却希望人家回报很多的东西,那么,人们就会怕你再送东西给自己了。)

138、绰非弗之知也,禄胜义也。(胜绰不是不懂得这些道理,而是他把俸禄看得比义还重要。)

139、交相钩,交相强,犹若相害也。(大家互相钩,互相镶,就是互相残害啊!)

140、子务为义,翟又将予子天下。(你只要努力做义事,我还要把天下送给你。)

公输
141、至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运用神机的人,众人不知道他的功劳,在明处争斗不休的人,众人却都知道他。)

142、【节俭则昌,淫佚则亡。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143、【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144、【兼相爱,交相利。】

145、【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墨子亲士》】

146、【非命。【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147、【择务而从事。】

148、【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译文】节俭的就昌盛,淫佚的就灭亡。】

149、【万事莫贵于义。【译文】天下万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150、【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151、【磨顶放踵,死不旋踵,利天下而为之。】

152、【节用。【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153、【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154、【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55、【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156、【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译文】什么都要礼让是不可以的,狭窄的小路就不能相让了。】

157、【俭节则唱,淫佚则亡。】

158、【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159、【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

160、【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161、【兼相爱,交相利。【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162、【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163、【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修身》】

164、【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165、【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166、【非乐。【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167、【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168、【今重不为不义攻国。】

169、【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170、【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171、【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子七患》】

172、【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173、【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墨子修身》】

174、【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

175、【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176、【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译文】没有什么话不答应,没有什么恩德不报答,你投我桃子,我用李子回报。】

177、【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178、【万事莫贵于义。】

179、【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180、【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181、【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墨子法仪》】

182、【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墨子七患》】

183、【重不为不义攻国。】

184、【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185、【兼爱。【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186、【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187、【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所染》】

188、【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译文】钓鱼人躬着身子,不是对鱼恭恭敬敬;用虫子作为诱饵捕鼠,不是喜爱老鼠。】

189、【尚贤。【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190、【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译文】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就是君子,要身体力行地得到名副其实的荣誉。】

191、【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192、【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193、【备者,国之重也。】

194、【本不固者末必几。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修身》】

195、【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196、【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197、【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98、【节葬。【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199、【非攻。【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200、【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201、【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202、【子墨子曰: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墨子耕柱》】

203、【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译文】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贤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204、【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05、【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206、【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墨子法仪》】

幸福的名言及句子


1、猝然死去本无甚苦痛,长期累死倒真难以忍受。佚名

2、最有幸福的,只是勤劳的劳动之后。翟秋白

3、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全身心的投入到对我们目标的追求之中。威廉考伯

4、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象一个人驮着东西,可心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麽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也就是说,白白浪费。罗佐夫

5、幸福在于爱,在于自我遗忘。周国平

6、我在想,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幸福快乐的。三毛

7、无形的命运能使人不受妒忌地享受到幸福。培根

8、踮起脚尖,我们就能离幸福更近一点吗?张爱玲

9、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10、感到自己是人们所需要的和亲近的人这是生活最大的享受,最高的喜悦。这是真理,不要忘记这个真理,它会给你们无限的幸福。高尔基

11、予将专业致志以注意授予护理者之幸福。南丁格尔

12、幸福在于为别人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13、一个人的激情与理想越多,越有可能幸福。夏洛特凯瑟琳

14、生活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断前进。左拉

15、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安妮宝贝

16、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爱因斯坦

17、小贝: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筷头上的肉丝。张辛

18、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爱因斯坦

19、丧失未来的幸福,比丧失已有的幸福更痛苦。巴尔扎克

20、幸福永远是不会光顾那些不珍惜自己所有的人。佚名

21、幸福,是心灵的醉意。席慕蓉

22、承担义务是幸福而长久的婚姻关系的基础。弗罗伦斯伊萨克斯

2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24、有一个能够思念的人也是一种幸福。杏林子

25、忠实于自己是一个人的幸福所不可缺少的。潘恩

26、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奥斯特洛夫斯基

27、小时候,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很幸福的事。

28、意志力是幸福的源泉,幸福来源于自我约束。乔治桑塔耶那

29、笨人寻找远处的幸福,聪明人在脚下播种幸福。詹姆斯奥本汉

30、幸福是什么?她带些许挑弄的延伸看着我。安妮宝贝

31、人找到生活的意义才是幸福的。尤邦达列夫

32、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扰。伊壁鸠鲁

33、有愿望才会幸福。席勒

34、当你幸福的时候,切勿丧失使你成为幸福的德行。莫罗阿

35、只期盼少许,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苏格拉底

36、幸福的首要条件在于健康。柯蒂斯

37、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我的事业却无限的长久,个人尽管遭到不幸和许多痛苦,但是我们的劳动融合在集体的胜利里,这幸福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什么是最大的幸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艾润生

38、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马克思

39、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叔本华

40、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么伟大!圣西门

41、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列夫托尔斯泰

42、老是认为自己是不幸福的人,永远不会幸福。塞拉斯

43、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列夫托尔斯泰

44、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列夫托尔斯泰

45、如愿便是满足,满足即是幸福。梁秋实

46、幸福就是记忆青春见证时代感恩生活。白岩松

47、如果你希望别人快乐,那么请你学会同情。如果你希望自己快乐,那么也请你学会同情。达赖喇嘛

48、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

49、不是因为身处何处何种情境,而是因为精神世界,让人或高兴或悲伤。罗杰莱斯特兰奇

50、人人都可以成为幸福的构建师。培根

51、不就范于不幸就是极大的幸福。谢伐

52、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恩格斯

53、即使自己变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吴运铎

54、野心终止了,幸福就开始了。佚名

55、相爱是人的一种巨大的幸福。苏霍姆林斯基

56、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列夫托尔斯泰

57、在家中享受幸福,是一切抱负的最终目的。塞约翰生

58、幸福的秘诀是得到自由,而自由的秘诀是勇气。修西得底斯

59、一个人吃好、穿好,不算幸福,只有天下穷苦的人都过上美好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王杰

60、独有一枝红,秋晚花才放。吴承恩

61、对人来说,不幸要比幸福多两倍。荷马

62、使时间充实就是幸福。爱默生

63、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亚里士多德

64、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所以还是当一头黄牛最好。我甘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王进喜

65、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列夫。托尔斯泰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莫泊桑

66、建筑在别人痛苦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阿巴巴耶娃

67、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啊,多麽幸福的时刻啊!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我该多麽幸福啊!贝多芬

68、真正的爱,在放弃个人的幸福之后才能产生。列夫托尔斯泰

69、让别人过得舒服些,自己没有幸福不要紧,看见别人得到幸福生活也是舒服的。鲁迅

70、幸福和快乐是两码事。周立波

71、幸福本身就是长期的忍耐。法卡缪

72、希望呀,你是业已许诺的幸福的开端。维兰

73、幸福就像香水,不是泼在别人身上,而是洒在自己身上。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7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75、幸福和欢乐中常常交混着不幸和悲哀。柯罗连科

76、今日的良心是幸福的要求。三木清

孔子的名言及启迪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留下了哪些经典语录呢?下面是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经典语录,希望喜欢!

因材施教。

孔子《论语·为政》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论语·为政》

有教无类。

见《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语。类:类别,区别。本句大意是:施行教育不分类别,人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具有浓郁的民主色彩。在我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的政治条件下,能够提出~的口号,不分社会地位,不论任何资历,广泛施行教育,的确难能可贵。

《论语·卫灵公》

大言不惭。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宪问》注语。本句大意是:说大话而不感到羞愧。说大话而心安理得,不知羞愧,可见此人喜欢自吹自擂,毫无自知之明。他们的大话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根本不准备去实践。现在~已成为常用的成语,用以讥讽那些喜欢吹牛而又不知脸红的人。

《论语·宪问》

过犹不及。

春秋·孔子《论语·先进》。过:过分,办事做过了头。犹:像,如同。不及:赶不上。本句大意是: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不做是一样,是不合适的。相对性还表现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越了这个限度,就和达不到这个限度一样会导致失败。《荀子·王霸》“过犹不及也,譬之是犹立直木而求其影之枉也”,列宁曾说:真理如果加以夸大,就会荒谬绝伦,说的都是这一道理。可用于对某些容易犯“左”倾毛病者的劝说,或用于告诫好患急性病的人。

《论语·先进》

无为而治。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无为:道家所指顺应自然变化之意;治:治理。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论语·卫灵公》

不念旧恶。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本句大意是:不计较别人过去的劣迹。这句表现出孔子仁慈、宽容、大度的道德观。只有“不念旧怒”.才能抛开宿怨,一切向前看;只有“不念旧恶”,才能在新的基础上团结起来,搞好事业。可用以形容胸怀开阔豁达,不斤斤计较。

《论语·公冶长》

既往不咎。

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咎(jiù旧):责备。本句大意是:以往的过错,不必再追究责备了。这一句表现了为人处事的宽厚态度,今天仍常引用,但只适用于已经认识并已改正的一般错误。如果是严重错误,或本人犯了错误并未认识,并来改正,仍是应该追究的.这样才能做到“惩前毖后,治病鞭人”。

《论语·八佾》

苛政猛于虎。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引孔子语苛统治者的苛刻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政,指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包括政令、赋税等。

《礼记·檀弓下》

欲速则不达。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速:快,指很快取得成效。则:就。然:到。本句大意是:光图快就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学生子路曾向孔子请教治理莒父的办法,孔子回答说: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计较小利;急于求成则达不到目的,计较小利则成不了大事。事物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和一定的过程,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如果违背了这种规律而急功近利,那么是注定达不到目的的。可用于规劝急于求成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论语·子路》

过则勿惮改。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载孔子语。惮(dàn旦):害怕。本句大意是: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正因为人不能无过,所以古人对改过谆谆教导,这些有益的古训,后人自应牢记。

《论语·学而》

辞达而已矣。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辞:要说的话,达:表达到位

《论语·卫灵公》

闻一以知十。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闻:听到。本句大意是:真正会学习的人,应该是听到一就知道十。这是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贡一段对话的内容。孔子向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学得更好?”于贡回答说:“我哪里敢和颜回相比?颜回听到一就可以知道十,而我听到一仅仅知道二而已。”这段话的目的在于强调学习中应贯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灵活的原则,反对死记硬背,机械照搬。这种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以增强教育效果的原则,是行之有效的正确原则。

《论语·公冶长》

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字面意思: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儒家所说的“知耻近乎勇”的勇是勇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是对知羞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

《礼记·中庸》

敬鬼神而远之。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敬:严肃。远之:疏远。不去接近它。本句大意是:严肃地对待鬼神,却不企图去接近它。“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孔子提倡“仁”,不愿见暴力和叛乱,也不谈怪异和神鬼的事情。有一次樊迟向孔子“问知(智)”,即怎么样才算聪明?孔子回答说:“务民之义,~,可谓知矣。”意思是说: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为人民办合理的工作上,严肃地对待鬼神,却不企图去接近它,就可以说是聪明了。看来孔子对当时一班统治者不替人民办事,整日祈祷、淫祀,专好鬼神之事,是非常反感的。

《论语·雍也》

割鸡焉用牛刀。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焉:哪里。本句大意是:杀鸡哪里用得着牛刀!牛刀用来宰牛,而鸡乃小禽,故杀鸡不必动用牛刀。此句比喻办小事不必花太力气,或大材不应小用。也有以“割”作“杀”的。

《论语·阳货》

夫子莞尔而笑。

春秋·孔子《论语·阳贷》。夫子:古代常用以指学生对老师的尊称,有时也用以指一般男子的尊称。莞(wǎn宛)尔:微笑的样子。本句大意是:老师微微一笑。原文记述孔子与弟子们开玩笑时的神态,如今“莞尔”还作为微笑的形容词或代词活在人们的词汇中,如“莞尔一笑”、“不觉莞尔”等。

《论语·阳贷》

大德必得其寿。

《礼记·中庸》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人一定能获得长寿

《礼记·中庸》

无伐善,无施劳。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伐:炫耀。施:夸张。这两句大意是:不要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要吹嘘自己的功劳。这些道理,都从“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而来。“伐善”、“施劳”,都是骄傲自满的表现,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谦虚谨慎的人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成就事业。为人处世,可引以为戒。

《论语·公冶长》

言必信,行必果。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信:信用。果:果断,坚决。这两句大意是:说话要算数,要守信用,行动起来要竖决果断。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才能取信于人,若不被别人信任,就会被孤立,那将是最可怕的;干起事来必须果断坚决,才易于成功,若犹犹豫豫,踌躇不决,就会耽误时机,也就很难取得成功。孔子把~看作“士”的最起码的要求,现可用于表示为人要讲信用,处事要果断。

《论语·子路》

不迁怒,不贰过。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载孔子语。迁怒:转移怒气。贰(èr二):“二”的大写,这里是重复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不转移自己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孔子赞扬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的话。当时,鲁哀公询问孔予他的弟子中谁最爱好学习,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可见孔子把~当作“好学”的标志,而且认为一般人很难达到。所谓“不迁怒”,是指不乱发脾气;“不贰过”,是指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今天仍可以此作为自我修养的要求,特别是“不贰过”,如能做到,受益无穷。

《论语·雍也》

君子周急不继富。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周:周济,帮助。急:处境困窘。继:增加。本句大意是:君子应该帮助处境困窘的人,不给富足的人再增加财富。“周急”属于雪中送炭,不给有急难的人以帮助,那人就很难生活下去,这样的帮助是急需的;而“继富”相对来说就可有可无,不给以帮助,对方的处境也不错,这样的帮助至多是“锦上添花”,并非必需。本句可用于说明助人要看对象,要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论语·雍也》

乘肥马,衣轻裘。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衣(yì邑):动词,穿。轻裘:轻暖的皮衣。这两句大意是:坐着由肥马驾的车辆,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袍子。这两句话是孔子形容他的弟子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出使齐国时坐的车辆和身上的穿戴。在孔子时代,人们穿着大袖子、直腰身的衣裳,不便于骑马,故经书中找不到骑马的文字,“乘肥马”也不能作“骑肥马”讲。到后世,骑肥马、衣轻裘已成为达官贵人优裕生活和华丽服饰的两种重要标志,如白居易就把轻裘肥马加以省略,以“轻肥”一词作为篇名,描写中唐十七宦官们的骄奢生活。“肥马轻裘”一词,现在仍活在人们的口头。

《论语·雍也》

礼之用,和为贵。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和:平和适中,事事恰到好处。本句大意是:礼的作用,以遇事处理得恰当、适中为可贵。这是孔子弟子有若说的话。孔于曾说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瘫也》),意思是:中庸之道,应该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了。儒家讲究中庸,即处理大事小事都要不偏不倚,不过分也无不及,恰到好处。所以有若说:“~。”现在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常用“和为贵”表示要讲团结,讲友谊,以和气为重。有时也贬称在原则斗争中搞调和折衷为“和为贵”。

《论语·学而》

食不语,寝不言。

春秋·孔子《论语·乡党》。这两句大意是:(孔子)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吃饭的时候说话,不仅耽误时间,而且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睡觉的时候说语,容易造成大脑的兴奋,影响睡眠,不利健康。可见孔子~,不仅出于讲究礼仪,而且合于养生之道。可引用这个名言形容某些人庄重、谨慎,注意各种生活小节;也可用以教育青、少年建立文明礼貌、健康科学的生恬习惯。

《论语·乡党》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论语·宪问》

当仁,不让于师。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面临着做符合仁义道德的事情,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论语·卫灵公》

既来之,则安之。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来之:使之来,使他们来。安之:使之安,使他们安心。这两句大意是;既然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心。《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两句本来是指治国要修仁德,以招引别国的百姓,使他们投奔过来后安心居住。后多用以表示既然来了(多指不受欢迎的事物,如疾病等),就安下心来,从容对待。

《论语·季氏》

不学礼,无以立。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论语·季氏》

孔子的名言及启迪

德不孤,必有邻。

春秋·孔子《论语》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论语》

君子以当仁不让。

春秋·孔子《论语》君子在仁德或者大是大非面前,是不能忍让的。

《论语》

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这段对话体现了孔子和儒家学说的精华之一:反对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对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

《论语·先进》

小不忍,则乱大谋。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这两句大意是:对小事情不忍耐,便会败坏大事情。这是从个人修养的角度谈局部刺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在孔子看来,为了长远的利益,为了大的事业,不仅要牺牲局部的利益,甚至还要忍受精神和肉体的痛苦,卧薪尝胆,经受折磨和考验。不能忍耐小的损失或挫折,不能忍受暂时的屈辱和痛苦,无法成就大事。《诗经·将仲子序》“小不忍以致大乱焉”,王通《中说·阿易》“小不忍,致大灾”,与~意思相近,都说明应在小事上潜让忍耐.不要因计较小事而影响大局,招灾致乱。

《论语·卫灵公》

为君难,为臣不易。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做国君难,做大臣也不容易,这样国家就振兴了。振兴整个国家好像是很难的事情,政治领袖,国君知道自己的位置很难做而集思广益,让所有的人才得以畅通,让所有好的建议都有得以实现的机会,大臣也知道做大臣很不容易而努力廉洁的工作,国家就振兴了。

《论语·子路》

不知言,无以知人。

春秋·孔子《论语·尧日》。知言:分析别人言语的是非好坏。这两句大意是:不懂得分辨别人言语的是非好坏,就不可能认识人。言为心声,不同心理的人其言语也不同。诬人者其辞滥,谀人者其辞淫,急躁者其辞多,沉着者其辞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认识人应把分辨人的言语的是非好坏作为一个重要的方法。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善于分辨人的言语对知人的重要性。

《论语·尧日》

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载孔子语。上知:上等的智者。下愚:下等的愚人。移:改变。本句大意是: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孔子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可见他认为上层的统治者都是生而知之的上智,而老百姓则是困而不学的下愚,而这种智和愚的状况又是改变不丁的。这表现了孔子唯心主义的天命观和轻视百姓的落后思想。历代的统治者都以此作为统治百姓的理论依据。本句可用来作为反面论点供批驳用。

《论语·阳货》

巧言令色,鲜矣仁。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令色:令,本义是好、善。色,指面容,神情。这里“令色”指点头哈腰、皮笑肉不笑等虚伪做作的和善的样子。鲜(xiǎn显):少。这两句大意是:以花言巧语和伪善的面孔取悦于人的人,是很少有仁义的啊!言不由衷的恭维、奉承往往令人反感,做作出来的虚假笑容尤其做人生厌,因而后世常用“巧言令色”来形容那些惯于以虚心假意的阿谀谄媚来讨好人的庸俗、无聊之辈,或表面上花言巧语,实际上心情叵测的阴险小人。

《论语·学而》

道不同,不相为谋。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这两句大意是:对于主张不同的人,不必和他互相商议。现在常用这句话表示思想观点、政治主张不同的人,不宜交朋友,也不便在一起讨论问题;或者表示不愿跟思想观点不一致的人一道共事。

《论语·卫灵公》

朝闻道,夕死可矣。

春秋·孔子《论语·里仁》。朝(zhāo招):早晨。闻:听说.这里是学到、懂得的意思。道:泛指真理、知识、学同等。这两句大意是:只要在早晨学到一些真知灼见,晚上就死去都可以。这两句主要强调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永远不断地追求真理,充实自己。如果真正能学到一些东西,那么即使朝闻夕死,也心安理得.并不感到遗憾。本名句已概括为“朝闻夕死”的成语.用以论述人应当终生坚持不懈地学习,或用于反映自我修养的迫切心情。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名言及意思》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生日名言名专题。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m.j458.com/a/4066434.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属灵名言格言
下一篇 :数学经典名言